中学历史教学之我见

2009-07-14 05:58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历史课屈原笔者

李 欣

中学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今天的许多中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不大,面对这种状况,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学历史课上好。

一、将诗歌与历史教学相结合,文史交融,相得益彰

诗歌与历史发展关系密切,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决定了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中学历史教材引用的诗歌数量很多,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教材中引用大量的诗歌,这对于那些处在豆蔻年华又富有想象力的中学生来说,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也使我们这些历史教学工作者爱不释手。近几年来,笔者一方面深刻地领会教材,另一方面收集了一些教材之外的诗歌,经常在教学环节中使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注意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以诗为导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许多杰出的诗人和民间歌手创造了传世之作,笔者经常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择优选用。如讲到《三国鼎立》时,笔者首先背诵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许多学生在下面也跟着老师大声地背诵,顿时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起来,笔者也就顺利地导入了本课。

2.以诗叙史

课堂上利用诗歌叙述历史事件,既能使课堂活跃,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生记忆的效果,也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讲到“三元里人民抗英”时,笔者引用“三元里来声如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三星令旗迎风飘,锣声杀声冲九霄。大刀砍去鬼头落,银锄挥舞雪满壕。”这些诗歌,给学生描绘了当时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事迹,也向学生展现了一幅人民战争的壮丽画卷。当讲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把胜利的红旗插到伪总统府时,笔者便用毛主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来描述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蒋介石政权土崩瓦解的历史画面。

二、利用插图再现历史人物,心灵相通,以史鉴今

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喜欢历史名人,崇拜帝王将相。教学时通过展示一些图像,师生共同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其执政的方略、背景,在直观地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审时度势、立体地分析人物的能力,进而能够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学习历史。因此,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利用一些插图,达到教学的目的。如讲到屈原的时候,利用幻灯片把屈原的图像向学生展现,然后讲解史料:屈原为楚国重臣,希望革新图强,但受到当权者的排挤,最终被楚王流放。后来楚都被秦军攻占,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怀着悲愤的心情,跳进汨罗江自杀。传说他死的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因此,后人在这一天吃粽子、划龙舟,以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纪念之情。然后笔者再配上一副对联:一片丹心香汨罗,万年彩棹吊屈原。此外,笔者在讲到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人时,也采取这样的方式,讲解与插图相结合,在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同时,摆脱传统教学以读、记为主的羁绊,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史鉴今的能力。

三、提炼教学语言,接受历史洗礼,感受历史之美

一直以来,历史教师仿佛周身都写满了历史,往课堂上一站,更是轻松不起来——五千年的文明史要靠我们来传承,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要由我们来控诉,我们担当的是民族复兴之重任……如此,教师的语言怎能不沉重?沉重的学习自然也就少了些激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历史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仅就教学语言来讲,历史教师的语言要流畅、生动、有趣。具体说来,当讲述那些在山河破碎之际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的业绩时,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深沉悲壮之美;当讲述人类历史上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时,教师的语言应充满流动的诗韵之美;而当讲述那些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人民斗争或战争经过时,教师的语言则应具有生动的形象之美,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深刻领略到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充满的无限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四、调动真挚感情,培养历史情结

历史活动是人类的活动,这就必然赋予历史以人类的情感,历史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不仅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材料,也是我们用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与功利性的逐渐增强,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很少关心自我以外的东西,学习历史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在担忧之余,历史教师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上,使学生关心故事主人公的命运,心系国之兴衰,关注历史事件的发展,并寄予自己的爱恨情仇。首先,要将历史课讲得生动有趣。如讲甲午战争,如果教师能用一种慷慨、激愤、沉痛的语气,辅以恰当的教态和手势来讲述旅顺大屠杀这段悲惨的历史,就会引起学生憎恶愤恨之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从而被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气氛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深度地投入学习。其次,要用各种鼓励的手段,在师生互动中达到交流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效果。例如,在探讨历史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阅历有限,看问题的角度难免有些片面,此时教师可以努力将学生的视角引到更广阔的空间,培养多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引导换位思考,跳出我们熟悉的社会背景,综合当时当事的具体情况,甚至可以将“改写历史”作为某一学习内容长期思考的话题,以使学生持续保持在学习历史、关心历史、研究历史的情感状态。

(责编 庞丹丹)

猜你喜欢
历史课屈原笔者
老师,别走……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屈原送米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