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讨论.朗读

2009-07-14 04:02韦丽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语速师生文本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离开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学就没有任何意义。阅读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认为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应注意从自主阅读、课堂讨论、文本朗读等这几方面入手。

一自主阅读

主动才会有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人格。教学可以通过阅读来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课堂上若总是让学生处在被支配的地位是事倍功半的。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自由人格只有在自主的阅读中才能充分得以体现。

高中生是阅读的学习者。但现在的课堂阅读教学却基本上是让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他们的所读是编定的课文,所想的也是老师早已处理过的“二手货”,这样的课堂,如果不定答案于一尊,师生的内心则不踏实。如此日复一日,语文阅读课就变成“一言堂”的休闲课。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否换一个思路,让学生在自己眼皮下阅读。真刀真枪地实实在在地去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从字面上用一句话概括大致内容,再用内容提纲的形式把支持自己的概括的基础内容铺展开来;接下来就是依据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去研究课后的研讨性问题,解决课后的练习性问题。有了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的基础,随后我们教师才出面把学生易忽略或未深入的地方,与其他课文或文本有联系的地方,用尽可能有思考含金量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点出来,使得学生回归课文或经过思考后,产生一些豁然开朗或恍然大悟的感觉,使得学生由此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之体会到阅读的积累感悟、联想类比、分析推断的重要。这样,也就是在阅读上带领学生登堂入室,不断提升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课堂讨论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受重视,一些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讨论总是一种很常见的学习方法。讨论是阅读教学借助教材文本,转化成为学生理解、感受、品味语言的实践场。课堂讨论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实施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要途径,是深化学生认识,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是联系课堂与社会的最有效的中介环节,也是打破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沉闷课堂局面的重要手段。运用讨论能激发思维、活跃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深透理解文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师生、生生间的生活背景的创设下,进行自由讨论的交往,从而养成汲取他人的长处,善于发表独到见解的习惯,在语言交往的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和情感体验与表达的空间。讨论这种方法频繁呈现于课堂,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

目前我们课堂讨论的现状是:讨论无中心主题,此问题没讨论好,彼问题已来;学生层次不同。这组没讨论好,那组已经结束;讨论时间不够或过多,讨论话题过大或过小,甚至与教学目标根本无关,致使讨论大多无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不可能脱离对文本的理解,而应是让学生在拥有对文本的理解后参与师生、生生讨论,才有可能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深化,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讨论的一般流程是:确立主题,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相互讨论形成认识,拓展运用。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只有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才能达到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目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阅读、理解文本,再共同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对话中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生生讨论、师生讨论,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大家畅所欲言达成共识。这就为实现课堂讨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师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阅读文本,共同选择、确立一个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去搜集信息,自主探究,之后师生就阅读探究的成果展开讨论,切磋交流。最后形成新认识、新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文本朗读

文本朗读,是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亟待重视的话题。从教学的现状看,对文本朗读不够重视,或没有朗读,或象征性地读一下,至于为什么读,怎么样读,根本就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课堂阅读教学的重点问题。

这里,就目前语文阅读课堂中存在的这一误区或盲区找出突破口:

其一,朗读目的要明确具体。即通过朗读,让我们的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从实践上来看,通过朗读,我们的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不同人物的各自性格特点,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会从语速、语气、语调几方面朗读的方法。

其二,朗读过程要合理有序。教师先引导学生整体读,把握文意;接着引导学生体验、尝试读;针对不同人物的性格,从语气、语调、语速去尝试读;在此基础上,最后引导学生迁移读,趁热打铁,让学生巩固刚学到的朗读方法。

其三,朗读方法指导应恰当。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要用得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去学习,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抓住人物性格,从语气、语调、语速方面指导学生朗读。

其四,朗读评价应及时有效。课堂阅读教学中,教者对学生朗读反馈的信息应给予重视,并适时加以评价、矫正和巩固。可评价学生朗读的规范程度;评价学生朗读的领悟程度。通过评价朗读,让学生进一步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之后,让学生人情入境地朗读全文,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亦可评价学生朗读的技巧程度,让学生进一步去领悟朗读的技巧。进而提升朗读的水准。

由上述对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的要求,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认识朗读,重视朗读。朗读是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带进文章那特有的情境之中,充分感受作者的悲喜忧乐。应该说,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朗读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有助于体会,体会越深刻,朗读就越有感情。因此,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指导朗读,训练朗读。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语言清新活泼,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朗读的氛围。教师应在引领学生把握教材、领悟情感的基础上,对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及停顿等方法和技巧进行适时点拨,加强朗读训练,久而久之,便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情趣。

评价朗读,促进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朗读教学的总要求,也是进行朗读评价的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三者要求逐步上升:正确要做到字音正确、不多字丢字、声音洪亮;流利要做到停顿恰当、语速适中、不重复;有感情要做到读出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语调抑扬顿挫。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韦丽芳,语文教师,现居广西都安。本文编校:王玲

猜你喜欢
语速师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辩论赛之语速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