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的提问,会让课堂变成一潭死水;有的提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有的提问。则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同的提问设计,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笔者以为,运用矛盾策略进行课堂提问。根据课文的矛盾点,巧设问题,将会引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用矛盾来设计课堂提问,是活跃学生思维、培养思维深刻性的有效途径。
一抓住词句。挑起矛盾
文本中往往有一些词句,乍看也许你并不会十分留意,但是,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它与上下文构成了一种似乎矛盾的意趣,这些矛盾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你去发现它、挖掘它。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词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表现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触一发而动全身”;也许它是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追踪它,可以直达文本核心;或者它是一种蛛丝马迹,关注它,可能破解文本难点。所以。教师必须拥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捕捉有效信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在看似无疑处设疑,挑起矛盾,抛出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实,能在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矛盾,挑起“事端”,提出问题,恰恰是一个教师思维批判性与独创性的表现。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本是无疑之处,苏轼由公瑾当年的“雄姿英发”联想到自己此刻的“早生华发”,发出这样的感慨,当属水到渠成。但是,抓住“人间如梦”这个关键词语,却大有文章可做。世人谈到宋词,莫不公认苏轼乃豪放派掌门。一首《大江东去》,笔底风云,波澜壮阔。但是,千古赤壁,浩荡大江,苏轼从这片雄奇壮美的背景中飘然而出,却是一声长叹:“人间如梦!”这突兀之语,与“豪放”两字格格不入,说其“消极”尚不为过,甚至有人指责此乃败笔所在。笔者曾把这个矛盾的包袱抛向课堂、抛向学生——苏轼豪放中的消极,激昂中的悲观是否破坏了词的整体风格?学生明显分成两派。于是,热烈的课堂,喷溅着思维的火花。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身心备受打击,但面对“浪花淘尽英雄”,遥想的还是“公瑾当年”,这表明他的内心仍激荡着想要建功立业的激情,无奈“早生华发”,徒增愁苦。他的内心,其实非常矛盾。豪放和婉约的冲突正是其矛盾思想的本质反映。但是,他并不就此陷入虚无而难以自拔,超脱人世而看破红尘。他哀而不伤,宠辱不惊,旷达豪迈,虽仕途坎坷艰难,但报国之心犹存。这才是真实的苏东坡。
看似简单的一个句子,却因为教师挑起了矛盾,结果学生们自觉地直奔主题。抓住词句,挑起矛盾,惹“是”生“非”,却生出了课堂的风云变幻。
二利用情节,聚焦矛盾
于漪在《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一文中曾指出:“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在文本的内容上有着外显或者隐含的矛盾。其实这恰恰是文章的精妙之处,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文本情节(内容)的矛盾处,引导学生聚焦到矛盾点,从这些地方设计问题,以解开矛盾之结。以矛盾点设置矛盾冲突进行提问。其实就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利用情节。聚焦矛盾,驱动思维,理应成为课堂的一抹亮色。
贝尔曼是《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人公。一个六十开外的老头子,拖着虚弱的身体,在“寒雨夹着雪花”的“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点着灯笼,登上梯子,画下了一片生命的叶子。为了挽救另一个普通人的生命,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心地无私,灵魂崇高。但是,课堂上,随着笔者对主人公形象分析的深入,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生活中的贝尔曼被描写成一个糟老头子?他外表丑陋,爱讲大话,酗酒成性,脾气暴躁……所有这些与“崇高”似乎大相径庭。这就是本文内容上的一个矛盾。于是笔者引导学生直面矛盾,把眼光聚焦到这个矛盾点。这个矛盾点是小说鉴赏的难点,也恰恰是能够真正把握老贝尔曼形象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深入的讨论以后,学生的思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老贝尔曼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普通人,他有理想但是郁郁不得志,生活的窘迫使他变得满腹牢骚、性格暴躁,但是,在这样一种自顾不暇的困境中,仍能热心帮助他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精神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作者正是要借此歌颂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作者对主人公外貌及其性格的刻画就是为了突出老贝尔曼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恰恰是这种普通更反衬其崇高。这也是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风格的生动体现。
三,瞄准结局,制造矛盾
矛盾是打开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矛盾才能更好地促进课堂对话的纵深发展。“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真实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必须寻找契机,设置矛盾,提出既有价值又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激荡学生的思维,碰撞智慧的火花,勾起学生迫不及待的探究欲望,从而促进学习的自主性。如何寻找“契机”?不妨瞄准课文结局,也许会有意外收获。课文结局,往往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或戛然而止,留下一片空白;或矛盾纠结,任凭读者思量。教师若是能在此处开掘,制造矛盾,引出问题,尺水兴波,课堂将会风生浪涌,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对《清兵卫与葫芦》的分析,教师通常只停留在理解主题的层面:尊重个性发展,倡导自主自尊。但是,瞄准小说的结局,我们可以发现这里也有矛盾的因素潜伏其中。教师如果能够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些因素,设置矛盾,交付学生讨论,那么,课堂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生成。
《清兵卫与葫芦》展示了清兵卫与父亲、教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但小说以清兵卫转移兴趣,热衷于绘画作结,矛盾冲突戛然而止,那么。在这场矛盾冲突中,清兵卫到底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呢?这个问题本身就包含着一对矛盾,它必然会导致两种对立思维的激烈碰撞,引发两种观点的正面交锋。
其实,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清兵卫既是胜利者,也是失败者。以下是录自课堂讨论中学生陈述的理由。
清兵卫是胜利者:1清兵卫玩葫芦的水平是别人无法企及的,这是技术上的胜利。2清兵卫买人的葫芦,最后以6000倍的高价卖出,这是鉴赏者的胜利。3葫芦被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这是情感上的不屈。4清兵卫最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绘画,这是最沉默的反抗。
清兵卫是失败者:1清兵卫最喜欢的葫芦被没收,而且卖了高价,他分文未得,还蒙在鼓里,可悲。2清兵卫受到教员的训斥,吓得在屋角缩成一团。他根本不敢反抗。可怜。3他平日收藏的葫芦被父亲一个一个地打碎,却不敢作声。可恼。4清兵卫被父亲狠揍一顿,被迫转移兴趣爱好,他却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父亲了。可恨。5对于他喜欢绘画的新爱好,父亲又开始嘀咕了。可叹。
四,探究主题,激化矛盾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多元化理解课文。许多文本的主题本身就是可以进行多元解读的,有的甚至是矛盾的,截然相反的。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主题,其实就是激化原有矛盾,激活学生思维。课堂提问应该提倡思维无“禁区”,提倡多元理解并存。对文本主题的多元探究,开放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使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充满了艺术情趣和魅力,并使提问的效能发挥到极致,只要言之成理,教师亦应予以支持。
见仁见智看峰岭,众说纷纭论《兰亭》。《兰亭集序》的主旨,曾引得无数大家争论不已。这其中包括两种矛盾的理解,即达观主旨论、悲观主旨论。前者认为:王羲之力斥老庄“一死生”、“齐彭殇”的看法为虚诞妄作,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后者认为:文章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虽极写景色之美,聚会之乐,实则抒发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之悲,流露出消极的思想。
“兰亭”虽一,观者千种。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兰亭”。
《将进酒》可谓李白的巅峰之作,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那么,李白用狂歌痛饮的方式,跨越千年的时空,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心声呢?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及时行乐的姿态,还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是“钟鼓馔玉不足贵”的蔑视,还是“惟有饮者留其名”的向往?有人解读为“人生失意的愁绪”,有人却解读为“继续进取的宣言”。李白究竟表现了万古之愁,还是今世之奋呢?
很多时候,结论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维本身,是思考的过程。很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正是这种矛盾性使得作品充满张力,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同时,这也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探究冲动。思考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吧。
铁皮鼓(师从李镇西)在他的《语文课》一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一次奇妙的语言之旅、思维之旅。没有人拥有真理,我们从各自的理解出发,走向精神的共鸣;我们越过喧哗与骚动,走向更广阔的未知之境。我们共同生活在语文的深度里。”
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曾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于文本的微观分析。分析的目标在于揭示矛盾。否则就只能在表面平面地滑行。有了矛盾,就有了分析的前提。”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置矛盾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提问中设置矛盾冲突可以造成一种悬念,让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可以强化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的头脑保持知觉集中,凝聚思维焦点;可以让学习的主体活动得到有效体现,从而培养他们勇于探究、挣脱束缚、不断创新的精神。但是,利用矛盾冲突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理想的矛盾点,找到这个“支点”,课堂将会被“撬动”。
余全利,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诸暨。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