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祥临
编者按日本和韩国是我国的近邻,而且都是人口密度很高的国家,在许多方面与我们有着相似或相近的背景。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些经验,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城乡和谐发展面临的矛盾,推动县域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中国
具体做法:“产业集群”计划与农业金融
背景比较:日本的县来源于中国的郡县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具有可比性。日本上世纪50年代的社会经济背景与我国当前虽有诸多不同,但在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和资源条件方面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都是以农户为单位,分散经营、规模较小,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等。
成功关键:近年来,随着日本政府财政、金融、税制、规制等一系列改革的实施,尤其是在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战略的推动下,日本县域经济取得新进展。
在人均GDP几百美元到几千美元这个发展阶段上,城乡发展差距完全可以消除
日本的经验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日本的国土面积较小,实行以大都市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圈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等地,光一个东京都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加上周围的横滨、千叶等地区就更多了。但是日本的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并不落后,而且农民的收入和大城市的市民相比并不差。另外,农村的交通、通讯、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基本上和城市是一样的,基本没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地区发展差距。而这正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日本的发展可以看出,从人均GDP几百美元到几千美元这个发展阶段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可以缩小的,农业、农村是完全可以现代化的,城乡发展差距也是完全可以消除的。据我了解,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基本上在这个阶段实现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实现了均衡发展。
所以首先我们的学者应解放思想,不要认为在这个阶段城乡发展差距不可消除。包括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持这种观点,这对于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是一个误导。
日本的农业金融,让农民在任何时候为了发展现代农业都不缺少资金
日本比较高明的是农业金融,即农民搞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金融,让农民在任何时候为了发展现代农业都不缺少资金。日本有其独特的农村金融体系,由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农协金融)构成。政策性金融由中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提供,相当于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这个机构为农民搞现代农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用于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日本最重要的农产品是水稻,种水稻需要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就可以去贷款。农民搞大棚建设、现代化养殖业,都需要投资,都可以靠政策性金融来解决。政策性金融的最常贷款期限有33年,一般的养殖业等也有15年的期限,而且利息非常低,像塑料大棚等的贷款利息不超过商业贷款利息的一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干脆就不要利息了。
贷款期限很长,利息很低,先让货币流向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这个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就是让资金首先流向最需要发展的产业一即农业,最需要发展的地区一即农村,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改变财富分配格局,好处就让贷款的这个人一即农民得到了。比如当初贷款的时候,水稻是一块钱一斤,利润是百分之二十,即有两毛钱利润,如果贷款20年还清,水稻涨到了两块钱一斤,利润仍然是百分之二十即四毛钱,现在就可以用四毛钱的利润来还当初两毛钱的利息,所以好处就让农民得到了。日本就是用这样的政策,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很快地发展起来。
所以说,只要国家提倡,并且让农民得到好处,农民就会有积极性,我觉得日本在这一点上是非常高明的,特别值得咱们学习。中国的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广大不太发达的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农村学大寨的时候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高峰时期,但是现在农民却不去搞这些,为什么呢?农民去搞这些,会耽误农业生产,需要投入资金和劳动力。而日本则有这方面的鼓励机制,如果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买石头、砖、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需要劳动力,贷款中就会包括农民搞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农民的工钱和买材料的钱,这样就提高了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农为本”要牢记
从整个国家来说,日本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所投入的要素都得到了货币化评价,而且是参照社会平均的要素评价水平。在人多地少的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意味着公平,意味着共同富裕,市场经济意味着要素必须根据它的稀缺性来得到货币化的评价。现在我们都说农业资源是短缺的,农产品供应是紧张的,那我们更应该用货币来评价。我们现在不是没有资金,现在银行系统的存贷差大概是十六七万亿,虽然不能全部用于农业,但是拿出一部分来总是可以的。现在我们的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额度很小,这种机制还很不健全。
“以农为本”是日本人跟中国学的,并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而我们在现代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却把这个观点忽视了。学习西方是对的,但是不能忘记“以农为本”,应在坚持“以农为本”的前提下,发展工业。让农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吃亏,只要记住这一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实施“产业集群”计划
日本县域在注重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大力构筑产业集群。2002年,日本经济产业省推出了“产业集群计划”,也称“地域再生和产业集群计划”。此项计划是以世界市场为目标,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为背景,根据技术转移链和县域产业链构筑产业集群的计划。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在全国选定19个地区建设产业集群。在各县市政府的支持下,约有3800家企业和200多所大学参与建设。以产学官合作的方式,将人才、技术、信息等多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合理配置,全力支援技术开发、培育企业家和整备事业环境等,三位一体地推进县域经济振兴。各地区为产业集群建设投入的财力,仅在2002年就达到442亿日元。各地的产业集群计划,虽然刚刚起步,但在降低信息流成本、物流成本、加快知识和信息流通、加强产学官合作、增加网络化互动与合作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人民论坛记者杜凤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