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09-07-13 09:41王金保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概念创设

王金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利用教材和教学本身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促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起主导作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长时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与“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而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又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样呆板,着就使数学

敬而远之,那样,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体验身边的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如教“图形旋转”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风扇,和我手里的玩具风车等等,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定理,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进入学习角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形象,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许多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缺少语文的具体描述性,也缺少美术那样的直观性,各种概念的叙述既枯燥又乏味为。要想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的具体,就要观察生活的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这些现实的身边的数学知识来提高学习兴趣。

比如下列两幅图是随便从日历中摘出的。学生看到这样熟悉的图片,首先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但是这种熟悉只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最终目的却是要引导学生从中找出规律。如下图框中的黑框中的9个数字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仔细研究,学生就会发现四周的数字之和等于中间的数字的8倍。那么,这种规律是不是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日历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其中有规律可循:

图中四条黑线两端数字之和恰好是中间数字的2倍,所以8个数字之和就是中间数字的8倍。用代数式也可以列出来,(a-8)+(a-7)+(a-6)+(a-1)+(a+1)+(a+6)+(a+7)+(a+8)=8a。通过类似的趣味题,在学生接触新知识时,就可以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再如,教“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区别”时,我用了三句

话(线段是一段儿,面积是一片,积是一块儿)来形容这三个概念的不同点。这样相关的概念就是在脑海

三、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全方位参与

这里的问题指学生迫切希望夺得解答的关于数学教学内容的疑问。问题情境则是指在心气未至食物刺激下学生形成认知中突然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问,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情景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机一动想出来的,而是在备课时就应精心策划的。比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给你一把20cm长的尺子,怎样测量远处一棵大树的高度,或者怎样测量当地某一时间太阳的高度。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心理上感觉既然是老师出的题就一定有解决办法,于是学生就会调动起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当然教师最好允许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因为这些讨论往往容易使思维集中在一点上,更容易靠近或达到目标。教师一定要把握火候,适当地、逐渐地引入相似的原理但不出现概念。在原理的帮助下,学生们便会顺利达到目标。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一定要保证让学生们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自己得出答案。假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有一定补救措施——教师另行创造相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得到满足。虽然后者效果不及前者,但毕竟能够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概念创设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幾樣概念店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