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竞
摘要笔者在教学《三峡》这一课时,对任教的两个班级,设计和实施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迥异,检测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现将两个设计和教后反思写下来,与大家共讨。
关键词教学流程反思
1 课堂流程
设计A:第一个班级笔者教学流程是这样的:(1)导入;(2)学生欣赏配乐配画面的课文朗读;(3)学生自读疏通全文字面意思;(4)教师点拨字词要点;(5)探究课文写什么样景,抒什么样情;(6)简要延伸写长江的古诗名句;(7)布置作业。
设计B:第二个班级教学流程是这样的:(1)导入;(2)互助读准课文字音和朗读停顿;(3)先找出交流以前学过的旧文言词,再结合注释独立疏通课文字面意思;(4)图片导读:教师针对每一段内容,课前每段各选择一幅长江图片,课上按段逐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逐段咬文嚼字展开想像,来品评笔者预备的图片是否切合课文内容,指出不如课文文字生动的地方;(5)探究课文写什么样景,抒什么样情;(6)学生试着美读课文;(7)播放名家配乐(不要画面)课文朗读,要求学生闭目倾听,联想画面,学习美读,挑剔不足。
2 比较结果
一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状态不同。第一个班级教学中,教师轻车熟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学生训练有素,一板一眼,学有所获。第二个班级教学中,教师心存尝试,处处留心,收放慎行;学生时而静思,时而热辩,积极参与,身心投入。二是课后检查课堂效果,第二个班明显强于第一个班。
3 教后反思
3.1设计B从理念上看,是在寻求着“陌生化”理念
“陌生化”这一诗学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这里借用到教学上,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教学过程的惯常定式,产生教学过程的陌生感,增加新鲜感,激发好奇心,催生探求念。设计B的“陌生化”具体表现在两点:教学流程陌生化,打乱了师生都已习惯的教学流程,重新建立另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陌生化。
3.2设计B从调动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上具有激发性
如“四、以辩图片优劣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既激发了学生扎实品读词句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联想想像使“文字画面化”的参与意识。又如“八、听名家朗读,挑剔不足”激发和张扬了学生挑战权威精神。
3.3设计B从“源与流”“方法和目的”角度,恰当处理好了“导”和“放”的关系
具体说:第一,设计B不是在学生认知文本之前就配音配画面范读课文,而是通过第二、三两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认知文本(这可以说是“导”之源,),在此基础上才进行第四环节的图片导读,这就处理好了导和放之间的“源”和“流”的关系。如果没有学生对文本的初步认知就盲目导学,那就是武断地砍除学生的思维过程,会让学生在教师“导”中一头雾水,或者生吞活剥地全盘接受。第二,设计B不是把学生的想像引导于一组配乐配读的画面上,而是试图以一幅图片,牵出学生万千想像(如四、图片导读),这就恰当处理好了导和放之间的“方法”和“目的”的关系,“导”只是方法,不是目的,“放”于学生,才是最终归宿。“导”只是偶尔像大禹治水那样把学生思维洪水导入一流,更多情况下,“导”像星星之火点放七彩烟花,让学生个性的想像思维、创新思维满天迸放。
4 设计B从课堂的“外显性”空间和“内隐性”空间上都充分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里“外显性”和“内隐性”两个概念不一定提得准确,有待同仁指正。)“外显性”空间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说课堂上,老师只是搭个戏台,完全由学生唱戏,设计B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不作细说。当然,新课程改革以来,能做到这样完美的学生主体的课堂也不足为奇了。但是同时能兼顾到把“内隐性”空间也还给学生的未必多,也就是说能让学生真正在自己的思维、想像、情感等空间里也保持主体地位的并不多见。如设计A,在课堂第二环节时,学生的思维、想像力、情感体悟就受到了牵引和桎梏。设计B:(1)给学生留足想像的空间。这一点在图片展示方法和先后上可以明显体现出来,不作赘述。(2)给学生留足了品情抒情的空间。设计A在学生尚未接触文本时就名家范读,固然是教读了字音、朗读停顿节奏、语调、语气,但在朗读情感上束缚了学生的揣摩空间。
一篇写景文言文应该怎么来朗读,需要先读懂句义文义,理解景语、意境,才能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然后才能声情并茂地诉诸于声音。其次,设计A无意中可能会压抑学生展示个人朗读的表现欲:中学生在课堂表现上普遍表现得较为含蓄,羞于挥洒激情来美读课文,先把名家这样的美读示范横在学生眼前,有几人还有勇气和兴致来挑战“名家”呢?设计B就做得恰当得体,让学生充分理解品悟,然后自由展示自己的朗读,最后再展示名家范读对学生水平进行一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