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 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2009-07-08 02:57李小丽
科教导刊 2009年27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语文课资源

李小丽

摘要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但就语文教材本身而言,仍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教材内容的滞后性,课程资源的有限性。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学语文放大到社会的大环境去实践和应用,离开了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键词本地教育资源语文实践能力

1 以校为本,开发教师资源

教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当教师满怀真心、爱心、细心、耐心地投入工作,充分彰显主动工作的活力,教师的卓越智慧才能如同光芒辐射孩子心灵,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才会给予学生一生的影响,教师的自我人生价值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应当合理地开发教师资源,提升其素质,激发其活力,使之适应当前的课程改革,推进改革进程。开发教师资源,一方面是指对教师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则是指对教师资源的培养以促进其发展。学校要对教师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学校要善于发现和使用教师资源,使各种类型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各扬其长,互补其短。这样,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有所提高。

2 拓展本地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本是学生最直观的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尤其是现在成都市的小学语文教材是北师大版的,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借助语文课本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从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现代教育要求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即能提出、发现和解答与日常体验有关的问题。因此,充实教材,开放教材、超越教材已成为教师课堂的必然选择。

2.1借教材之情,抒学生之见,咏学生之志

语文课本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化的。利用语文教学的这一现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注意把握教材蕴含的思想感情,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写写感受。如:学了《孔子与学生》后,我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对孔子的评价。结果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孔子品德高尚,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为什么那么笨呢,要教那么穷、那么笨的学生,肯定会不适应当今社会。接下来,我让学生围绕这个“争议角色”,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会。教者不在乎谁胜谁输,用意在于通过写、辩,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应变、表达的能力。

2.2依教材找资料,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实践的兴趣

新课前,我总是设计一份资料卡,让学生回家查找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资料。刚开始时大多数学生通过《小学生词语手册》、《新华字典》查找不认识的字的读音、词语解释等,后来慢慢地有的学生开始查找文章作者、该作者的其他作品与文章有关的一些地名、自然现象,学生查找的书籍也不断增加。有的学生甚至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这样查找的途径也更宽了。从此,我的语文课堂上主动参与和积极发言的人多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2.3打破语文教材定势,想象变化结局

小学生对语文课本中的童话、成语等故事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我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要求学生角色扮演、续写故事、改变故事的结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组织、想象、创造等能力。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丑小鸭》这一课,我和学生合作,把这一课编成一部儿童情景童话剧,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丑小鸭变成天鹅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人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美丽高贵如白天鹅,也会有被别人误会、嘲笑、冷落、抛弃的经历,也难免有孤单困苦的时候,但只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甚至在学完这篇课文,我还让学生充当编剧,改编《丑小鸭》故事的结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3 充分开发乡土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特别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原因是固守教材,单纯从文字生发,忽视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乡土资源的结合。我们学校是城郊的一所小学,学校周边都是农民的田地,可以说我们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很贴近。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将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和乡土资源结合起来,让学生实地考察,以培养学生的观察、组织、口语交际能力等。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未来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语文课资源
语文课文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