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红
正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注意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那些不恰当的提问非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或无序,降低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把握好语文课堂提问的“度”呢?笔者认为,要有“五度”。
要掌握好问题的难度
问题设计应该难易适度。所提问题如果太难太深,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学生就会望而生畏,丧失回答的信心和勇气;如果所提问题太易太浅,学生无须思考而唾手可得,失去提问的意义。因而,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既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简单而不屑一顾,也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
要安排好问题的梯度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活动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学生难以一下子理解、领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复杂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这样既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又不会将学生的思维限制过死,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一位教师教学《孔乙己》,引导学生讨论小说最后一句的含义时,有层次地提出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学生深入文本,找出依据,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接着,教师抛出第二个问题:孔乙己为什么会死?以引导学生探讨文本的题旨。最后适时提出第三个问题:你对孔乙己这个人是否同情、怨恨?为什么?这3个问题,如行云流水,由表及里,具有序列性和梯度性,促使学生研讨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文本深层次的内涵。这样的问题梯度,妙在架设学习桥梁,巧妙引导,层层剥笋,引人入胜。
要调节好问题的密度
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问的多少,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能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如果提问过多过密,学生忙于对付教师的提问,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不耐烦,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提问过少过疏,则使整个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并且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所以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即不要多,也不要少,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使提问发挥最好的效果。如在理解《口技》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用简洁的话来概括文中表演者口技表演了哪几个声音场景?2)口技人在表演,那听众有什么反应呢?写听众有什么作用?3)这么高超的口技是借助什么道具来表演的?写道具有什么作用?4)整个故事的展开都紧紧扣住一个什么字来展开的?这样的问题设计,从抓住课文的场景片段入手,通过3、4、2、1(即3个场景、4处反应、2次道具、1个文眼)的教学,突出重点内容,巧
妙而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烘托口技表演之“善”的内容及特点。
要选择好问题的角度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要根据内容和实际需要从多角度来提问,要着眼于知识的不同侧面并注意体现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要从新颖的角度巧妙切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可以正问、反问,也可以开门见山式地问、拐弯抹角地问、居高临下式地问。从各个角度来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同一个问题,这样问,学生可能满脸疑团;那样问,学生可能豁然开朗。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一文时,曾向学生提问:“一个刚开始长牙齿的小孩去帮愚公移山,他的爸爸会同意吗?”学生考虑了一下,立刻就有学生回答说他没有爸爸。钱老师又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从“孀妻”一词可看出。从爸爸是否同意的角度来落实“孀妻”一词的意义,可谓角度新颖,理解深刻。
要设计好问题的宽度
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能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回答,这是探究性提问的重要特征。但并不是说,探究性提问没有一定的答案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要注意目标清晰,组织问题的语言精练,具体明白;二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宽泛,不着边际,使学生不知从何作答。如一位教师教学《始终眷念着自己的祖国》时,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马上要求学生“给钱学森做一份生平简历”。应该说这个问题设计比较新颖灵活,能够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学生初次碰到“做生平简历”的问题,不知怎么做,无从下手。很显然问题太“宽”了。如果改为:“找出文中的时间段,看看在各个时间段钱学森做了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整理一份钱学森的生平简历。”这样的问题和要求容易使学生把握,既能促使学生扣住文本积极思考,又能引导学生探究,做出有个性的“生平简历”。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为此,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提问,形成有特色的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宁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