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华
小学生行为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班主任长期辛勤而富有智慧地工作。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修养,达到教师引路、学生个性及品德修养全面提升的目的。我认为班主任既要有爱心培养学生、正确引导与评价学生品德行为的方法,还必须具有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磨炼其自身意志、不断修正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的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实施行为品德教育中用“爱”感染学生,达到教者施教的预期目的
爱是人类的一种需要,更不用说这些还在各方面依赖大人的孩子。学生希望老师像父母一样爱护自己,只有在老师的爱使学生得到满足之后,学生才会相信老师,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这时,老师用适当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他们会从心里感觉到老师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才会更好地与老师合作。特别对那些平时与老师唱“对台戏”的学生,老师夸夸他、拥抱一下或说一句关心鼓励的话语,拨动学生心灵,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学生才会自觉地改正自己的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正确评价,有效施教
正确合理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勇于改正自己行为习惯的一种手段,它能使学生知美丑、辩善恶、明是非。在平时的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尽可能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当然在许多时候批评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批评学生时,要根据学生的不足,明确批评的目的,进行有效的教育。教者必须明白,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去刻意挖苦、侮辱学生。要让学生知道,只要改正了错误,仍然是一个好学生。另外班主任批评学生时要掌握尺度,批评学生时心态要良好,要从保护学生自尊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出发,使犯错误的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和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批评的目的。
三、充分发挥班队干部的作用,促进学生间良好的行为品德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班级,一定有一支良好的班队管理队伍。班队干部的努力及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和适当的工作方法,都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使班主任的工作更轻松。班队干部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品德修养的形成都需要班主任的精心培养,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做到以下三点。
(1)鼓励班队干部大胆工作,班队干部在工作中虽然有时会出现一些过失,但班主任不要去指责而是要耐心指出他们出现过失的原因,帮助他们改正。力求班队干部各方面都能在班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要通过各种途径,使班队干部的优点、先进事迹在班上得以传播,使班队干部能在班上树立威信,减少他们在班上工作的阻力。
(3)要鼓励班队干部从学生中发现问题,及时将信息报告给班主任,与班主任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班队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又能提升班队干部的工作能力,还能减少他们的工作事务。
班队干部在班主任的精心培育下开始工作,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及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影响到每一个学生,渗透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发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加之他们的努力工作与监督使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更容易落到实处和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注重主题班会与主题活动中品德教育的实施,使每次活动都能体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主题班会与主题活动的主题可随时改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还可以根据某件事情在学校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而定。例如,我针对班上同学之间打架、起绰号等现象,特意举办了“夸夸我身边的人”的主题班会,趁机教育引导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应遵循基本的相处之道,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过失。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品德教育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各个环境,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因此,还有许多的方法与许多的教育环节还需我们去发现。把教师的工作做细、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一个品性良好、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