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教育

2009-07-07 09:52黄华璋
教师·上 2009年6期
关键词:数学兴趣厌学激发

黄华璋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数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动力。面对中学生厌学的现象,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效办法和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厌学;数学兴趣;激发;培养;教育

一、现实问题

从小学刚进入中学,很多学生对各科都有着浓厚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尤其像我校这样的普通中学,生源素质较差,学生数学基础薄弱。随着学习内容加深,任务加重,或经历几次不太理想的考试,部分学生便悲观起来,失去自信心,缺乏学好数学的勇气和毅力,对数学逐渐产生冷淡、畏惧的心理。因而这部分学生上数学课不想听课,懒于思考,无精打采,甚至伏桌睡觉,厌学情绪不断高涨。如此下去,待到初二、初三,特别是高中阶段,便产生两极分化,出现一大批数学学困生。

二、数学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习动机的最佳动力。正如

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兴趣表现为人们对数学的喜爱。心理学研究表明: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成绩的优劣,解题能力的强弱都与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程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浓厚的数学兴趣会产生很大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自觉而积极投入,聚精会神地学习数学,勇于克服各种困难,为取得优异成绩创造了条件;反之,优异的数学成绩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可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促进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三、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但人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数学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动机和积极性,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数学兴趣

师生关系可直接影响甚至制约学生情感与学习动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是否对某学科产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满腔热忱投入教学工作,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重视学生的新体会和新发现,肯定每个学生的每次进步;教师更要从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学生自然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数学兴趣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使学生能自然地获得知识技能,并促进其智能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导入情境,引发兴趣。如教学“相似三角形应用”时,我先问:“同学们,你不爬上操场边上的旗杆,能测出它的高度吗?你不过到河对面,能测出钦江的宽度吗?”这样在学生的关注中能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如教学有关“浓度”的方程应用题时,讲解例题前,我先设置这样几个问题:“浓度问题中有几个基本量?它们的关系如何?”“浓度20%的盐水a克,含盐多少克?含水多少克?”“盐水稀释过程中哪些量变化,哪些量没有变化?”“稀释盐水时含盐量不变,如何利用这一等量关系来列方程?”这样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他们分析,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对这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分析及解决,师生对答,使学生求知欲高涨、兴趣盎然,增强了信心。那么,解决像“浓度为20%的盐水50克稀释成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等有关的例题或习题也就变得很容易,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创设合作情境,保持兴趣。如教学“解直角三角形”时,可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配任务: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第一组已知任一边大小;第二组已知任意两边大小;第三组已知任一边和一锐角大小;第四组已知任一锐角大小。各组各自合作,试求出其他边和角。学生会乐意接受,积极参与,分析讨论,交流学习,协作完成,从中深入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很容易概括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4)创设悬念情境,诱发兴趣。课末小结时,教师可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一个小悬念,为下一节内容添上一层神奇色彩,诱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盼望下节课的到来;或在课末布置作业时“妙”设、“妙”留,让学生从悬念的练习中获得知识,学到方法,以勾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3.重视研究教学艺术,激发数学兴趣

1)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利用“读一读”“想一想”等栏目,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史、定理发现史、故事等。如讲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少年华罗庚自学数学成才等故事,让学生感觉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既能满足学生求知欲,还可把学生受到的激情感染引导迁移到学习新知识上来。

2)运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旧知识中发现问题,以学过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雷同点进行类比教学。如“解二元二次方程组”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等式”与“解方程”,“相似形”与“全等形”进行类比引入教学,使学生感到新奇,激发学习兴趣。

3)加强学生参与。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尽量为学生创设动手动口的机会:动手做模型、画图、操作,或演算,推理论证;动口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口述解题思路和过程,使学生对抽象概念获得感性认识,提高看图、识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数形结合。数中有形,形中有数,数形结合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美的完美结合。在教学中或解决问题中,若能注意数形结合,找出数与形的结合点,即可化难为易,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已知有理数a,b满足|a-b|+|5-b|=|5-a|,试比较a,b的大小。对这样的问题,可把要比较的有理数a,b移到数轴上,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判断出a,b的位置,故很容易比较它们的大小。

5)注意语言艺术。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数学教师也要加强语言艺术的修养。讲课时,教师用风趣、形象的语言,再配合恰当的手势,可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如教学“二次函数y=ax+bx+c中a,b,c符号判断”时,可概括表述为:“抛物口向上或下,a值正负两分家。c看y轴有交点,上正下负原无他。a b异同看图轴,同桌(左)友(右)谊(异)定无差”。这样用歌诀的形式来表达,结合谐音,定能引发学生会意的大笑,不但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学习情趣,而且使学生在笑声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规律,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4.教学形式多样,培养数学兴趣

1)合理运用教具直观教学。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故合理运用教具教学,除了能向学生直观形象地传授数学知识外,还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三视图”时,教师准备好正方体、圆柱、三棱锥等实物教具,让学生从它们的正面、上面和侧面仔细观看平面图形,学生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很容易理解有关物体的三视图,在快乐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空间想象力。

2)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能以声色、图像等直观形象,生动逼真地构置成特定的教学情境,极大地渲染教学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乐于看,又易于接受,启迪了思维,又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生动的函数变换,曲线坐标变换,平面几何图形的重叠、翻折、旋转等,生动直观的视觉会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3)习题形式多样。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目的,设计好习题。在知识和难易程度适宜的基础上,应采用问答题、选择题、改错题等多种形式来设计习题,力求题型、题材内容新颖,适合学生的爱好;贴近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学可致用;一题可多解,解题方法灵活。通过富有趣味,灵活多样的练习,激活学生思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题能力。

4)开辟第二课堂。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和教学需要,教师适当地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一些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介绍数学家贡献、讲数学趣事等活动;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学习。这样,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

5.体验成功,保持数学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都有赖于成功。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得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如教学数学概念、公式前,可先让学生观察数学现象,分析其中的数理关系,再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出有关的数学概念,发现公式,让学生感受发现的乐趣。又如用“分层教学法”,让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练习较为容易的习题或回答较为简单的问题,指出这部分学生的优点,肯定和表扬他们的进步;而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安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来练习,使他们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在愉快的情境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保持数学兴趣。

6.明确学习目的,激发数学兴趣

中学生有许多间接兴趣,如对某学科或活动本来没有直接兴趣,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他们能积极地去学习或参加这种活动。因此,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数学兴趣的有效办法。教师应在学科、单元的开头课中,介绍本部分知识的广泛应用,揭示所学知识的必要性;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无处不用数学。这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锻炼自己的思维,掌握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认识到学好数学不但有助于学好其他学科,能轻易地应付升学考试,而且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总之,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只要教师本身对数学怀有浓厚兴趣,责任心强,工作满腔热情,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言传身教,必然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感情和喜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兴趣厌学激发
以“媒”为“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生活助燃数学之光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