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雪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它为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很多教师过度过滥地使用多媒体而产生了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
妨碍师生情感的互动
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激活思维,形成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而不
当的多媒体使用,使语文教学这一充满人性的特点荡然无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世纪宝鼎》一文时,采用很多历朝历代鼎的图片。上课时教师忙于让学生观察鼎的图片,在讲台上认真地操作多媒体,一遍遍地演示图片,忽视学生的存在;而学生则目不转睛地盯着演示屏,忽视教师的存在,师生之间没有信息反馈与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对话”都已被冷冰冰的多媒体取代。
造成学生思维的单一化
现在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选定的,使用的素材也都是教师自己去搜集的,这就等于教师在课前就已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笼子”,课堂上教师就是要花时间把学生一步步引入“笼子”,课堂不再是学生的课堂,教师的思维行为主宰了课堂的一切,学生毫无个性可言,思维也是被动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朗读教学,教师轻轻一按录音机,事先准备的朗读磁带就发出优美的声音,教师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得惟妙惟肖算是成功。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难道一句话一段文字就只有一种读法吗?教师怎能将机械化的东西强行施加给学生呢?
导致课堂教学流程的僵化
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特点,每一堂课实际上都是教师无法预测的,这就给课堂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正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教师在上课时会发现精心打造的教案到了课堂便有点“力不从心”;而也正是这些不确定因素,让课堂教学有时却异常地生动活泼,异彩纷呈。现在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固定程序,僵化了原本灵动的课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花瓣飘香》一文时,原本设计得很好,准备先请学生在读课文后找出描写优美的段落起来读一读,然后再用多媒体出示这几段文字。但在实际教学时没想到请到一位偏不按教师的意图读课文的学生,他找了一段教师认为根本不重要的话。这下教师急坏了,想方设法准备把那位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上去,真是手忙脚乱。这样还是灵动的课堂吗?实际上,那位学生找的那一自然段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是情感的升华。任何程式化
的僵化的课堂教学都将是失败的。
弱化教材的本体地位
小学语文课文经过精心筛选编辑而成,其系统性、序列性、科学性是其他载体所无法比拟的。在时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从上课到下课,文本都由多媒体加以演示,重点段落都在屏幕上显示,学生眼睛盯的是演示屏幕,思维跟着屏幕上的内容变化而变化。一节课下来,连书角都没翻动一下,在这样的课堂里,教材已是纯属多余。不可否认,演示屏幕上的内容是图文并茂,声色俱佳,但这毕竟不是原汁原味,已经过教师的加工。语文是人文化、情感性极强的科目,新课标提倡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细细地把玩文本,才可能领略文中的奥妙,体会文章的感情。教学中只有做到了以本为“本”,学生才可能和这些艺术大师们的丹青妙笔展开真正的“对话”。
总而言之,多媒体是一种辅助教学、服务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应合理地使用,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那种为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思想要不得,不能因为赶时髦而滥用,要真正达到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城关镇城关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