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必要性

2009-07-07 07:36林铭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0期
关键词:基本技能习题交流

林铭锐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是需要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形成并掌握

的,数学基本技能的获得同样需要练习。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必要性。

对于小学数学练习及其练习课的研究,是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科学适量的数学练习,是学生数学知识运用的平台,也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需要。通过数学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已有的数学知识,使原有的认知结构更为清晰、牢固、稳定,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在后继学习中已有知识经验的“激活程度”,促进新知识的构建,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有效进行数学练习的策略

数学练习要结合基础知识现在的练习设计,不管是教科书还是配套练习,更多的追求题目的形式新颖、学生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恰恰忽视学生对数学技能本身的训练,又如何谈灵活运用呢?比如,人教版教材五(下)打破传统机械割裂的体系,将“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放在一起教学,加强知识的系统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用列举法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将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作为一种补充与了解,课本习题的基本训练又没有促进学生技能的逐步形成,那么接下去直接学习通分,学生知道通分的方法,但是通分的正确率很低。最明显的是,教学人教版四(上)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学生试商都没有问题,问题都出在商与两位数相乘的积错误,或者被除数减这个乘积的差错误。这些都是缺少基本练习的结果。在新课程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新授课受系统论的指导,学生接受的信息多,探究与交流的时空扩大,相对技能训练的时空就缩小。这时,教师更有必要补充基础性的练习,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1]。

数学练习要结合实际情境“数学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境的练习,它的功能也是众所周知,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设计怎么样的情境题,怎么样的问题?关于数学情境的问题目前大家都说得很多,情境题的设计原则、策略也很多,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明白的,那就是必须在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最基本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或者说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数学内部结构的时候,再去练习解决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实际情境题”。如果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内部本身的结构还没有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就过早让学生练习“实际情境问题”,即使抽象出“数学模型”,大多数学生却因为没有能力解决而缺少成功感,长此以往也就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2]。

数学练习要进行合作交流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有“探究、合作、交流”,那么数学的练习中也是需要“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是怎样处理好“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矛盾?笔者认为,不管数学习题的形式怎么样,只要是高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练习,就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如果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就没有必要“合作交流”,却更需要“独立思考”。因而,数学练习主要还是以“独立思考”为主,促进每一个学习个体形成相关的数学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困难的习题可以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切勿乱用“合作交流”。比如,教材提供的思考题、数学广角、综合与实践等习题,是高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教学的目标也只是让“学生经历或者体验一个过程”,不需要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解决,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

优化练习课的教学设计

练习课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要深入钻研课标,确定本阶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练习课的课堂教学计划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练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练习内容,并对练习进行科学的设计。

范例选择要典型、新颖、有层次练习课的课堂设计要合理地选择范例和练习题。一要典型,有助于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提高解题的能力。二是难度要适当,选题难度太大,超出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承受能力,将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不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多层次练习能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促进技能转化,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练习题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习题,以中等学生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配备好“必做”题和自选练习题,力求使好、中、差学生都有所获。

练习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做到“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在综合性练习当中,可以适当提高教材习题的难度,进行综合训练。当教材习题太少,或者已经处理完,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学实际,需要加大练习量,这时可适当补充习题。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也是很有意义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就要自身具有创新意识。

要合理安排练习的份量和练习时间练习的数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难易程度而定,要能保证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和基本技能得以形成,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特别要避免机械重复练习,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练习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景,提高学习的兴趣。如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的练习,一定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练习要有针对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加强分类指导。任何时候,任何班级,都会有差异。在练习时,无论是习题的份量、难度的大小,还是练习时间的长短,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做到学习好的学生能吃饱,学习较差的学生吃得了[3]。

练习课要适时进行反馈

学生练习结束后,应及时反馈练习效果。反馈过程的一般程序:1)教师或学生分析解题过程,核对解题结论;2)学生自己批改或同桌交换批改;3)统计检测结果;4)错的学生订正,对的学生另做思考题;5)教师抽查部分学生的检测题。

“反馈”可不可放在下一堂课上?一般说来,反馈越快练习效果越好。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练,扩大“检测”时间,待到下课时才收检测本子或卷子,课后再批改。笔者认为,练习课上从“准备”到“检测”,学生足足练习一节课时间,一味追求多练,学生会厌倦。同时,练习课是通过练习反馈学习效果,而且反馈越好效果越好,学生的需求也相应地得到较快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发现“检测”中的出错题可以当堂改正,防止错误痕迹加深。因此,“反馈”这一环节应在本节课完成。

参考文献

[1]苗潇文.数学练习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小学教研,2006(4)

[2]赵雄辉.开放性问题教学初探[J].数学通报,2004(9)

[3]黄清木.谈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J].教学设计,2005(2)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古镇古一小学)

猜你喜欢
基本技能习题交流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如此交流,太暖!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