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学生习作的两把金钥匙

2009-07-06 05:19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金钥匙作文生活

林 洁

【摘 要】要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来源必须通过阅读积累语言,通过观察积累生活,通过单项训练积累技巧。要克服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靠教师的多方“激励”。用“积累”与“激励”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习作,必将会使作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积累 激励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是相当一部份小学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长久恶性循环,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母语的积极性。

随着教育机制的全面转轨,我们开始从应试教育的泥潭里跋涉出来。培养学生运用母语进行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基本能力,作文教学在其中的地位尤显重要。近年来,笔者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中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开启了“积累”与“激励”这两把金钥匙,使学生的写作做到了“有话可写”。现关于如何去开启这两把金钥匙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开启第一把金钥匙——积累

苟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名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写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 。”由此可见,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没有生活积累就没写作的素材,学生作文将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所以,在指导学生作文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注重生活积累。

1.指导阅读——积累语言。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感情,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这些都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准备。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精妙的词句。

2.指导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社会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在学生课外观察指导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留心山川河流的形态,观察风霜雨雪的景象,了解鸟兽虫鱼的习性,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参观工厂,访问农家……学生观察前,要提出观察要求,学生观察时要进行相应指导,学生观察后要写观察日记。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分析事物的好习惯,观察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不能单用眼睛,要耳、口、手、脑并用,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日记是把每天观察到事、人、景、物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不拘长短,不拘内容形式。事要重点记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人要重点记下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每则观察日记都要写下观察的时间、地点,尽可能的记下自己的感受。

3.指导单项训练——积累技巧。小学生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实。因此,必须在各种单项作文训练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表达技巧。所谓积累技巧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思想的方法,它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篇章结构的技巧,选材立意的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训练,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训练。可以练习各种形式的开头结尾,可以结合相关课文练习写景、状物的写作顺序,可以联系课文的题目分析作者的选材,立意的目的。在进行片断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开启第二把金钥匙——激励

写文章是一件苦差事,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写作文艰苦,作文是靠苦练出来的,不是读作文书或者老师指导出来的。要把积累的知识、信息变成自己的表达能力就必须多写,没有任何的秘诀。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指导中笔者要求学生除每周写观察日记或读书笔记外,还要写一篇课外作文。但是学习写作有一个过程,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艰苦练习后,如果看不到什么成绩,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就会逐渐丧失信心,变得把每周的小作文练习当成沉重的包袱。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笔者采取多种形式激励他们,让学生感受成功。

1.正面评价,培养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我们不能人为地拔高小学作文的要求,为学生作文取得成功人为地设置障碍。在平时的作文中,只要学生习作达到了学段的要求,笔者就给高分,甚至给满分。尽量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还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基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目标,在给学生评分时对学生作文水平进行具体分析,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对每个学生进行前后对比,进步了,给予表扬、鼓励,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为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社会,而明天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使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且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而作文是学生将自己所发现和认识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外化到书面的一种综合体现,具有独创性。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不同个性有充分的认识,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搞一刀切,让每个个体的写作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对一部分处于“饥饿”状态、学有余力的同学要适当提高要求。对少数力不从心、作文能力较差的同学要降低难度,积极评价,多鼓励,少批评。

2.尊重学生的劳动。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必须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单一的教师批改模式,变为教师与学生面评面改,选取某个学生的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当面互相讨论、修改。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为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喝彩。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互相讨论、耐心启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者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全班评讲;或者举行佳作赏评会,每个学生自选一个时期以来最优秀的代表作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听,由大家来做赏析评价。总之,在整个评讲过程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激励学生求真求实,表达真情实感。所谓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学生只有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情感才能引发出写作的动机。常言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对一些社会生活现象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看法的,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无不在作文的字里行间里表现出来。受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的影响,学生作文中有意无意地说假话、抒假情的现象大量存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鼓励学生作文直抒胸臆,坚持求真求实的写作态度,“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求真知,做真人。还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审美指导,让学生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样学生对生活、人生的情感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现出来。有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做到求真求实,写出真情实感。

让教师们在课堂当中,以‘“积累”与“激励”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尽量多地去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激活作文课堂,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如能这样,作文教学就将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彩,鲜艳多姿,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S].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岑欣然.教育理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金钥匙作文生活
解题的“金钥匙”
金钥匙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处理力学问题的两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