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与传统教育的关系,从目标、环境、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创新教育的实现途径,并认为加强制度建设是更好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创新教育;传统教育;创新人才
当今社会的急速变迁不断引发教育改革的新浪潮,旧的教育理念、思想和形式也因此受着强大的冲击。教育必须寻求新的定位。事实上,人们早已对这些变化给予了多方面的关注,并竭力寻求新的途径。如今,教育变化的大致轮廓已逐渐显现,而创新无疑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和最显著特征。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1、创新教育的提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一词,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总是由一种社会经济体系发展到另一种社会经济体系,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系内部的创新运动推动所致。其后,创新这个词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大,现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创新、技术创新、文艺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等等。
众所周知,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运用基础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根植于教育。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因此要全面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创新教育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1]
正因如此,在世纪之交兴起的高等教育改革活动中,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2]显然这是由创新教育的特有功能决定的:一是创造性功能。创造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创新教育虽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离不开传统教育所提供的知识、技能背景,但它不是传统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在批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创造。创新教育就是在这种批判、继承、创新的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实验总结、鉴定评价,提炼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要求的那些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管理制度等等。二是激励性功能。创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成就。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项新的研究成果,给人以极大的精神享受和鼓舞,成果的价值越高,激励的力度就越大,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也就越显著。创新教育是一种高智力活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现代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是自主意识功能。创新教育是师生员工个人或集体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中迸发的思想火花及实践结晶,是新兴事物,受师生的自主意识所驱使。一位教师的责任心和求知欲越强,创新意识就越浓,创新精神就越旺盛,出创新成果的机率就越高。创新贵在自主意识。四是批判性功能。创新教育要求人们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人云亦云),就是批判自己身、心和行为习性上的某些缺点和弱点,如思想懈怠,不求进取,因循守旧,消极被动,无所作为或简单、机械地模仿、抄袭等等。勇于批判、逆反的实质就在于创新。
2、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创新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它与传统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传统教育的继承、超越。我国的传统文化灿烂辉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精髓,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想和方法被运用到现代教育中来,甚至可以启发创新教育的灵感,为其所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不仅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且其精髓更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穿越时空的禁锢,为今所用。正如:“温故而知新”,新思想、新知识产生于旧知识的土壤。
对待传统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加以扬弃、改造,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今天的创新教育一般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创新意识教育。创新意识是指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渴望创新。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驱使,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潜力,释放学习、探索、创新的激情。第二,创新人格教育。创新人格包括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前者是创新的动力,后者是创新的支撑。有了这种创新人格,才有远大理想,坚强信念,诚挚热情,勇敢笃志,以及坚忍不拔,一丝不苟的精神。第三,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者的操作技能,如创新思维的能力、创新信息加工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物化能力等,其中创新思维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二、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1、创新教育目标的设定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贯穿在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活动将围绕着目标进行,为实现目标服务。[3]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在现代和未来人才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具有统领作用和最大的时代适宜性。创新素质应包括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构,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精神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创新意识是指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人格指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具有献身科学、献身人类事业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具有敢闯、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4]创新能力则指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论,尤其是具备良好的创造技能,包括一般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和执行能力。
2、创新教育环境的创设
实施创新教育,创设和营造创造性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创设创新教育环境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民主、自由、平等、和谐,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学术自由、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由精神”。所谓“自由精神”,就是一种敢于冲破旧习惯观念和旧势力的力量,它是人的能动反映机能的实现。一个人只有具有“自由精神”,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所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
3、创新教育内容的完善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极大的相关。知识越丰富,产生重要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正如泰勒所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基于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对人的智能结构的要求,创新教育中既要有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又要有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容,要从传授分科知识转到进行整体知识教育,重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尽量开阔思考的领域,培养综合能力。既要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又要追随科学发展的新动态,强调让学生掌握最新科学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另外,还要突出方法论的内容,普及创造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新教育方法的运用
我们应该根据人脑生长发育的特点,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在创造性的启蒙时期(3~9岁)以发现教育为主,重点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产生好奇的心理,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创造性的培养期(9~22岁)要注意强化脑的功能,提倡教师、学生共同探究、共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多想问题、多提问题的习惯。在创造性的结实期(22~28岁)要深入钻研问题,广泛接触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4]
总之,一方面教师要启发性地“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启发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另一方面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树立起
批判意识,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进而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为提高创造力奠定基础。
三、创新教育的制度保障
1、人才培养制度
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制度强调统一性和标准化,能保证大面积的基本教育质量,问题是过于划一,按照一个“模子”塑造人,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更不能适应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要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发展个性,让教育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标准化教育的需要;教育制度要有更大的弹性,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权,在满足基本教育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其特长;在制度上保证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参与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学习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品格。
2、人才选拔制度
就教育领域而言,我国目前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是指入学选拔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选拔。现阶段主要通过规范化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其优点是体现选拔的公正和公平性,而不足是评价指标呆板,选拔方式单一,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选拔。我们应该在保持现有考试选拔制度的前提下,一方面,从侧重考查知识记忆转变为着重考核综合素质,把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摆到突出位置。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指标和方法考核、选拔人才,包括给予学校自主考试和选拔人才的权利,增加综合能力的考查,尤其是给有特殊才能的人以表现和入选的机会,即让那些才华出众的人才有破格录取和晋升的可能,使学校真正成为创新性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3、人才使用制度
人才使用无疑对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也可以说人才使用的方向决定了人才培养的途径,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以来,重视学历文凭,改变了“读书无用论”,极大地调动了全民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但是,过于单一的以学历文凭为衡量标准的用人制度,也导致了负面的社会影响,不仅使学习陷入了单纯追求学历文凭、忽视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误区,也使高等教育容易满足于简单的授予学历、学位等流水线作业。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制度化环境,一方面要实行包括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在内的多种证书用人制度;另一方面要打破平均主义的人才使用制度,实行奖优汰劣、优才优用,为有特殊才能的人创造特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给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以特殊的奖励。
总之,人才政策和制度,要激励上进,鼓励创新,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人才辈出的社会氛围,使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受到社会认同和赞扬。
【参考文献】
[1]何侃,储心健.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J],小学校长,2000(5).
[2]肖川.纵览中外,探索大学创新教育之路——评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3]方萍等.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计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陈英/毛霞.论创新教育——从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谈起[J],教育探索,2001(4).
【作者简介】
冯惠民(1953-)男,浙江宁波人,副研究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