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校学员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的优化

2009-07-06 03:54李忠武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文化意象

吴 昆 李忠武

【摘要】本文认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意象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因此,文化意象的翻译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文化亏损。作者分析了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意象之间的空缺、错位、易像、部分吻合等不完全对等现象,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意象的对应空缺或错位,使文化亏损能够达到最小化。

【关键词】文化意象;文化亏损;文化空缺或错位

一、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总是通过其民族语言表现出来。而不同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语言文化上也出现了差异,而文化意象(Cultureimage)是文化最能体现民族特性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精华,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谢天振1999:180)。也正是因为文化意象的这种独特性,在一种文化中存在的意象在另一种文化中就可能缺失或错位。文化差异造成的这种文化意象之间的非完全对等现象在翻译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文化亏损。因此,如何在翻译中有效地传递这些深具民族特征的文化意象、尽量减少文化亏损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二、文化意象与文化亏损

文化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有着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是某种现实存在的或想象中的动植物,如汉民族语言里的杨柳树、松梅竹、龙、麒麟、鸳鸯、乌鸦等,欧美民族语言里的玫瑰花、百合花、橄榄枝、狮子、猫头鹰、蟋蟀等;意象还可以是一句成语、谚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词语的形象或喻体等等,如汉民族语言中的“四面楚歌”、“三顾茅庐”等,欧美民族语言中的“paintthelily”(给百合花上色,费力不讨好)、“toputafifthwheeltothecoach”(给车装第五个轮子,多余的东西)等;意象甚至还可以是某种颜色或某个数字,如汉民族语言中的“红色”、“黄色”、“六”、“八”,欧美民族语言中的“蓝色”、“七”、“十三”等。

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最终导致文化亏损。所谓文化亏损,即误将文化差异当作文化共核,在以源发语的文化模式来硬套目的语导致交际失败的情况下,译者以目的语的文化形象重新取代源发语的文化形象,虽然交际成功,但留下的遗憾是源发语文化亏损(钱冠连,1994)。

具体说来,翻译文化意象时遇到的障碍和困难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意象空缺

有时不同文化之间的意象存在着非完全对应关系,相同的客观现象或物体,在某一民族文化的人心理存在文化意象,在另一民族的人心理却没有文化意象。如汉语文化中,梅兰菊竹有特别的含义,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相同的意象,而英语中的oyster指沉默寡言的人,beaver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而汉文化中,它们只是普通的生物,没有特别的意象。

而我们在翻译中还会碰另一类词——即只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不存在。如汉语中的“阴阳”、“扬州”、“临邛”等,在英语中就没有合适的对应词。

2、意象错位

相同的客观现象或物体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的意象不同或完全相反,这就是文化意向的错位,即不同民族对相同的客观现象或物体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英语民族的“MilkyWay”就是汉民族的“银河”。但同一宇宙景观,西方人把它想像成一条“路”,而中国人把它想像成一条“河”。正如谢天振(1999:182)所说,“世界各族人看到的是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却给它‘刷上了不同的颜色。”

柳树在汉语中通常被赋予分离、思念的联想意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借柳树来抒发离别思念之情的很多,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的“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李白的《忆秦娥》中的“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而willow在英语国家文化中常使人联想起悲哀和忧愁等。如在莎士比亚《奥塞罗》(Othello)中,戴斯德蒙娜(Desdamona)就曾唱过一首《柳树歌》,表达她的悲哀,同时暗示了她的死。这表明willow与汉语中的柳树所指物体相同,但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同。

3、易象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在表达同一或相似的文化内涵时,不同民族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意象,这就是“易象”,多出现在成语、谚语中。“力大如牛”英语为“asstrongasahorse”(力大如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英语为“leadadogslife”(过着狗一样的生活);“穷得像叫化子”英语为“aspoorasachurchmouse”(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挥金如土”英语为“to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水);“无风不起浪”英语为“Nosmokewithoutfire”(无火不生烟);“一丘之貉”英语为“birdsofafeatherflocktogether”(相同羽毛的鸟一起飞);“这山望着那山高”英语为“Thegrassisalwaysgreenerontheothersideofthefence”(篱笆外的草更绿)。

4、意象部分吻合

除了上述几种现象,还有一种需要提到,即相同的客观现象或物体在不同文化中的意象部分吻合。如“狐狸(fox)”,在中英文化中都有“狡猾”的含义,但汉语文化里与此词有关的描述大都是贬义的,如“狐狸精、狐朋狗友、狐假虎威”等,而英语文化里人们在形容狐狸狡猾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对它外表的俊俏和内在的精明的认同和赞许,其贬义色彩没有汉语文化那样浓厚。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民族在文化意象表达上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从源发语到目的语的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文化亏损现象,这也是翻译中最大的遗憾。

三、文化亏损最小化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性的接收语语段。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s)与译文读者的期盼(expectation)相吻合。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意象的错位或者文化意象的独特性,译者有时不能够把文化意象包含的原文作者的意图传达得既充分又准确,这样,译文就不能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换言之,即使译者的大脑信息处理机制运作正常,由于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亏损也将在所难免。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化意象时能做到的是尽量准确地传达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把文化亏损降到最低限度。

那么如何将文化亏损降到最低程度呢?目前,用异化方法来处理文化意象的翻译问题在翻译界占了上风。Verschuren(2000)认为,语言随时代而发展变化,语言的使用和选择留下了时代的烙印。因此,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也应与时俱进,历史地、辩证地处理文化意象。当源发语

被传递为目的语时,译者需要考虑当前影响读者审美观和接受能力的时代特点,应充分相信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翻译新的文化意象时尽量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培养目的语读者,让他们了解异域文化,待目的语读者熟悉这些意象之后就可以采用直译(即异化法)的方式了。

诸葛亮在中国文化中是“聪明智慧”的化身,以前由于交流较少,西方人对此知之甚少。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直译,势必影响交流,因此常翻译成Thewisdomofthemassesexceedsthatofthewisestindividual或Twoheadsarebetterthanone。但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也表现出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译者已尝试着用直译加注的方式将该谚语翻译成了“Three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ZhugeLiangthemastermind”。现在诸葛亮这一意象已为很多西方人所了解和接受,译者在翻译该谚语时已省去了注释性的词语“themastermind”。现在西方人已将“Jiaozi”、“Toufu”、“Kongfu”、“Yin”、“Yang”、“KungpaoChicken”等深具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收入到了他们的日常词汇中,这不仅有助于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为文化意象的翻译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当然,异化译法还要注意限度、讲究分寸,影响阅读时,还要利用归化的方式。将某“白象”牌产品译成“WhiteElephant”(累赘),把“雄鸡”译为“Cock”(男性生殖器),其不良的联想意义无疑会使消费者难以接受这些产品。所以采用异化法翻译文化意象时,如果译文会造成误解或读者反感,译者应考虑读者的审美心理需求,采用归化法加以灵活处理。

四、小结

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吸纳包容的能力,外来文化是可以逐渐被人们接受的。文化又有渗透的力量,凭借社会生活的种种契机进入其他的文化。文化的这种开放性和渗透力决定了异化翻译是总的趋势,它“如同一股潮流,不可阻挡,难以逆转”(徐丹1998)。在翻译文化意象时应以异化为主,必要时可加注解,大可不必用本族文化意象取而代之。随着时间的推移,等目的语读者熟悉了这些意象之后,注解也可以省略了。总之,译者在翻译文化意象时的主要任务是尽量地保持原汁原味,最大程度地减少文化亏损。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钱冠连.从文化共核看翻译等值论[J].中国翻译,1994,4.

[3]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

【作者简介】

王海军(1975-)男,应用语言学方向,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讲师.

张建青,男,毕业于复旦大学,博士,讲师.

汉英词汇对比研究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汉英词汇对比研究

汉英词汇对比研究

陈婔王燕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琼海571400)

猜你喜欢
文化意象
论《诗经》英译本中文化意象词的翻译
关于当代意象学视域中的当代艺术图像阐释
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影视翻译中文化意向的再现
汉维翻译中文化意象问题探讨
功能对等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处理
《牡丹亭》英译本中的文化意象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