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玲
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而导致肠道和全身的病理变化。除原发疾病的特有表现外,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或肠管痉挛、肠麻痹所致肠梗阻共同的表现是阵发性腹部绞痛,呕吐腹胀和肛门不排气排便。应及时治疗,解除病因,必要时手术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6~78岁,均行手术治疗。行肠粘连松解术12例、回肠部分切除术8例、回肠横结肠吻合术6例、小肠切除术5例,结肠造瘘术3例。伴有高血压1例,心脏病1例,糖尿病1例。好转1例,治愈33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耐心的解释并安慰,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使患者主动配合,解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陌生感,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了手术治疗
2.1.2 调节患者状况 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还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发现潜在疾病主动报告。除外科手术常规准备外,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应注意心、肺、肾和肝等重要器官检查。对一些特殊检查施行陪检,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补充电解质,预防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输血,输蛋白,应用有效抗生素,加强营养。在大量补液的同时应保护血管,必要时可应用静脉留置针。在最短时间内调整患者全身状况以提高手术的耐受力。
2.1.3 持续有效胃肠减压 放置胃肠减压管进行有效的减压,吸出肠腔内大量的气体和有毒性的液体,能降低肠内张力,改善肠壁循环,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是对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最基本而重要的措施,操作前向患者讲述留置胃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了患者积极的配合。
2.1.4 口腔护理 向患者解释因禁食、留置胃管,口腔内分泌物会减少,细菌易入侵繁殖,易发生口腔炎、腮腺炎等,通过解释及宣教,家属每天为患者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了口腔清洁,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发生口腔感染。
2.1.5 术前观察 手术前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神志、呼吸、脉搏、尿量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加强巡视。有些患者在口服甘露醇后会出现腹痛、头晕、恶心等不良症状,这些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处理,以便患者手术顺利的进行。
2.2 术中护理 在手术中要严防患者肠内容物污染腹腔,及时吸净腹腔内积液,凡绞窄性肠梗阻,应用大量氯化钠溶液冲洗腹腔,必要时放置腹腔引流,以减少毒素吸收。
2.3 术后护理
2.3.1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 凡肠梗阻患者应及早使用针对需氧和厌氧菌的抗生素,以降低肠坏死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率。笔者常首选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甲硝唑联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血压监测30~60 min测血压、脉搏1次,平稳后可根据医嘱延长测定时间;观察血压同时要注意脉搏变化。体温监测:术后回病房患者的体温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或体温不升,本组5例出现体温<35℃,所有病例均诉寒冷,除常规保暖外,要注意及时增减被褥,每天测体温6次,直到正常后3 d。
2.3.2 胃肠减压的护理 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的护理极其重要,尤其在术后更应加强护理。要保持减压管通畅,如有阻塞,可用注射器吸少量盐水进行冲洗;每天记录胃液量,便于医生参考,给予患者补液治疗;并注意胃液性质,发现有大量血性液体引出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2.3.3 术后恢复 指导患者术后6 h血压平稳后给予翻身叩背,以利于分泌物及痰液咳出,防止分泌物误吸入气管。注意观察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情况,一旦排气、排便、腹胀消失,应及时报告医生,适当停用胃肠减压。术后第1天可协助坐起并拍背促进排痰,有引流管者可取半卧位利于腹腔充分引流,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并要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防止脱出、受压、扭曲,保持有效的引流。同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便促进肠蠕动,利于创口愈合,促进生理功能和体力的恢复,防止肺不张。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发生肠粘连,造瘘口感染,下肢静脉栓塞和褥疮。
2.3.4 并发症的观察 术后1周内如患者感到腹部胀痛、高热,腹壁切口红肿,腹部伤口有粪臭液体流出,如出现这些症状说明已并发肠瘘。
2.4 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要有良好的排便习惯及个人习惯。饮食要有规律,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多食新鲜蔬菜,瓜果,保持大便通畅,忌暴饮暴食,饭后不宜剧烈运动,防止发生肠扭转。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3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准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护理技术服务,同时还希望护理人员为其提供自我护理技能与预防保健知识,使自己掌握保健知识,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护理人员术前、中、后的悉心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治愈率,也大大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参 考 文 献
[1] 周建英,郝原英,胡亚静,等.老年人的健康与心理护理.护理研究,2003,17(3B):325326.
[2] 白家英.按摩促进腹部手术后肛门排气效果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