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成
【摘要】 目的 探讨肛旁脓肿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本院运用挂线法治疗肛旁脓肿。结果 疗效确切,远比单纯切开排脓,复发率低,疗程短,但在治疗中要掌握好虚挂和实挂的时机与技巧。结论 肛旁脓肿行挂线术治疗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肛周脓肿 ; 挂线疗法
肛周脓肿祖国医学称为肛痈,是临床常见病,其特点是发病急骤、肛周剧痛,伴全身发热,酿脓破溃后易形成瘘管。密山市人民医院从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住肛旁脓肿300例中选用脓肿切排加挂线引流术100例,临床效果满意,术后1~5年复发1例,占1%。现报告如下:本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16~87岁,平均47岁;病程3~15 d;其中,肛门多发脓肿19例,坐骨直肠窝脓肿35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6例。
1 治疗方法
取侧卧位,骶麻或硬膜外麻醉,于肛门周围红肿按压波动最明显处或按压波动不明显针刺抽出脓液部位,作一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造成肛门失禁。切口应足够长,切口后以食指或血管钳彻底分离脓腔间隔,充分引流脓液,深部脓肿用刮匙彻底搔刮脓腔中的坏死组织,用3%双氧水冲洗脓腔,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冲洗后用球头探针或用血管钳从切口处深入脓腔探寻内口,寻找内口时动作应轻柔,内口大多在齿线上方附近,发现内口后,将探针从肛门内引出,如未发现内口,可在最薄弱处的最高点穿出,将橡皮圈固定于球头探针一端,牵引探针另一端将橡皮圈拉出,沿探针逐层切开肛管直肠环以下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肛管直肠环,如果是较浅的肛门周围脓肿,内口位置较低,不通过外括约肌,可伸入有槽探针,沿槽直接切断浅层组织或内括约肌,将内外口贯通,填塞凡士林纱条,加压包扎即可。
2 讨论
肛管直肠旁脓肿和肛瘘是一种疾病在不同时期中的表现,可看作“肛瘘性脓肿”。因此,笔者把部分周围脓肿和肛瘘当作同一种疾病对待。而一次性切开挂线根治术疗程短,痛苦小,避免了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的可能,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对术后换药的依赖程度减轻,该术式特点是不切割肛门肌,不破坏肛门形态和功能。而手术成功的关键是:①定位要准确,选择切口要适当。应根据脓肿部位、深浅、脓肿范围、距肛管直肠的远近选择切口。②准确寻找内口。准确寻找内口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③清除脓腔坏死组织。切开脓腔后,用食指或血管钳分离脓腔间隔,充分引流,深部脓肿用刮匙搔刮坏死组织。④按时换药⑤挂线松紧适度。挂线是一种慢性切开过程,由于橡皮圈的紧缩,逐渐扩大内口和引流通道,由于边勒开边修复,不致使肛门失禁和瘘道形成,挂线要掌握松紧度,一般距肛门较远挂线宜紧,距肛门较近挂线宜松,太紧达不到慢性切割的目的,不利于创面愈合,且易造成肛门失禁;太松,切割作用弱,影响疗效。且疗程相对相对较长,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挂线力度有实挂、虚挂之差异;挂线深度有高挂、低挂之分;挂线数量又有单线、多线之别。在临床运用时应视具体情况选择。多发脓肿,马鞍形脓肿,深浅并存脓肿,估计会形成主管和支管肛:瘘者,应采用实挂与虚挂并存,多置入橡皮筋切挂引流。对炎症侵润重,先行虚挂,只挂橡皮筋不收紧结扎,做为引流刺激作用,约10 d左右炎症减退后再收紧结扎,支管也如此法,而炎症轻,距肛缘远者实挂,收紧橡皮筋结扎。置入多根橡皮筋者,主管收紧结扎,支管虚挂,待主管橡皮筋脱落后再收紧支管橡皮筋,这样分阶段切挂橡皮筋,可避免肛管损伤,减轻局部疤痕形成,减少肛门精细功能的损伤。切忌在脓腔内盲目探寻内口,造成人工假内口,发现主管内口时,不要遗漏可能存在的支管内口,减少复发。
本组有l例复发者,总结治疗经过,归纳原因为术中处理了主管内口,而忽视了支管内口的处理,因此今后在脓腔内探查内口时要谨慎,切忌盲目,以免遗漏支管内口的处理,增加复发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目前肛肠科临床应用挂线方法多种多样。就挂线目的而言,用于肛瘘和肛周脓肿时主要是防治肛门功
能受损,处理好挂线技巧,即可避免。
参 考 文 献
[1] 张庆荣.临床肛门大肠外科学.天津翻译出版社,2001:9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