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河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素质培养的基础课。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重视的同时,也拓展了任课教师的视野,对该学科的内涵也有了新认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从教育内容到教育目标,无不肩负着德育和心育的双重任务。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尝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互促互进,相得益彰,个人以为收效甚好,现就从不同角度谨谈一、二并与同仁探讨。
一、注重营造课堂教学心理氛围,真诚沟通
我们一直提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健康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心理术语上称之为“心理相容”。只有极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真诚地和教师进行沟通,才能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而做好这些,前提有二点。
首先,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教师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和思考,即使学生的行为是有明显缺失的,也要看到其行为后面的合理因素,并敏锐地找准其中的“病灶”。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感受,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其次,教师要充分接纳学生。无论学生的行为举止有多么的不良,教师都不应当排斥和拒绝他们。要仍然尊重他们的人格,承认和尊重他们的权利,以最大的热忱帮助他们解决其心理问题。
二、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有机渗透
笔者认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不少课文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集体的校园生活,及至社会生活;从为人处事、品格修养到尊老爱幼、拥军爱国;从个人的道德准则到学校、家庭、社会的道德规范,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需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找准切入点,使心理健康意识渗透在水乳交融之中。通过发现,笔者认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涵括了以下心理教育因素,包括:自我意识、自信乐观、生命教育、学会感恩、乐于交往、克服嫉妒,等等。
如第十二册《你我同行》这一单元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渗透的内容是:人际交往。让学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与他人,乐于交往、善于合作、与他人友好相处,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学会表达、沟通和疏泄情绪的适当方式,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处理冲突、转化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
再比如: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常常因遇到一点点的小困难就感到烦恼、苦闷,影响了自己的进步。更有甚者,还会自暴自弃,有的还走上了绝路,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有关这方面的心理教育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心理。如第十册《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这一单元就是培养这种心理品质的着力点。
三、创新形式强化生活实践体验,多举并措
《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和载体,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地多创造条件,构建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品活动中来。以三年级下册教材为例,我们可以这么做。
(1)在生活中明理。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美丑观,培养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如在《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中,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这些不同岗位的叔叔阿姨的辛勤工作,我们的生活才能这样幸福美满,我们应该尊重各种职业的工作人员,不应有工种歧视。
(2)在体验中升华。情绪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为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如在上《来自社会的爱》一课中,我事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这么多无私的爱,进而实施学生的感恩教育。
(3)在实践中内化。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如在上《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时,可先通过课内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道理,再将学生带到马路上、十字路口,指导他们辨认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让小学生开展相应的行为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四、构建新的良好习惯目标体系,强化训练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的S-E-R刺激反应原理,教学中笔者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利用积分、奖章、文具等强化物或语言,及时肯定学生某种行为并增强、放大该行为,增加其自我效能感。同时,还注重培养、呵护学生良性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在实际操作上,可以与学生共同商定一份公正、可行的契约,它既是教师进行心理教育渗透的重点,也是学生通过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体系。通过心理训练的形式,既能使学生明白严格约束自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也能使学生相信自己,做到自律,做好自律。
五、遵循规律巧妙应用心理效应,事半功倍
教学实践中,品德与社会课的德育功能总是处于低效状态,究其原因是德育的熏陶并没有渗入到学生的心灵和行动中。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真正走进学生“心”的世界,运用心理效应,提高德育实效。
心理学中的“霍桑效应”说明了这样一个心理现象: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或学习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认识到了“霍桑效应”的重要作用。尽量多地给学生以关注,鼓励和肯定,捕捉闪光点,积极关注、尊重学生的感受。譬如,学生胡某是教师眼中所谓的“差生”,有一次,上课居然睡着了,而我并没有喝斥这种现象,只是不经意似地叫醒他,并就这一现象进行了几种归因。事后,我也了解到他上课睡觉确是事出有因。仅仅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让他感到受到了尊重,所以他特别爱上我的课。之后,我不断放大他的优点,对于他的一些小过失也从不小题大做。渐渐地,他的行为表现改善了很多。在这个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霍桑效应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另外,我还运用“鸡尾酒会效应”,倾听学生,走进学生,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运用“南风效应”,引导学生自省、内化,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运用“头脑风暴效应”,放飞想象的翅膀,进一步诱发创造性设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应该说,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提高他们道德认知水平、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把德育与心育的结合和渗透做得更好、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