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

2009-07-02 08:36李明国
消费导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传统文化资源

[摘 要]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和谐共荣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今天,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 传统文化 资源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6JSBLS003 科07-110

作者简介:李明国(1963-)男,研究生,副教授,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追求和谐,崇尚和美

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和谐问题很早就受到众多先哲的关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义。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一定历史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精神。比如,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讲“知和曰常”,墨家提倡“非攻”、“兼爱”,法家主张制定和实施法律以维护社会稳定等。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这些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二)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对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文明成果,不仅保存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文物古迹、典章制度中,而且渗透到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在中国绵延相传两千余年,甚至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柔韧度和渗透力。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渗透和影响无处不在。一些道德规范、名言警句,在群众中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这是我们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良好群众基础。今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只要我们引导得力、措施得当、运用得法,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修身立德、积极进取,扬善抑恶、提高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见利思义,推己及人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强调“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强调“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强调“与人为善、诚信待人”。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利益矛盾的重要作用,值得继承和弘扬。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以及开拓创新精神。但市场本身也存在着负面效应和消极因素,容易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现象,这些都是社会和谐的腐蚀剂和社会矛盾的催化剂。如何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有效防止市场的负面效应,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12)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和谐的价值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作用

(一)在自我身心内外的关系上,提倡以“一内外”即身心内外合一。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内外压力,特别是人们无止境的追求感官之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由于心理的不平衡引起精神失常、酗酒、自杀、杀人,等等,造成了自我身心扭曲,已经成为社会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其原因正在于道德沦丧,致使人失去了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对此,儒家的“修身”可以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闻道反己,修身者也。” ⑩意思是说,知道了“道”,就应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大学》这部书更是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对建设理想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大学》中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皆是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这就是说,儒家认为每个人(自天子以至庶人)的道德修养好了,那么“家”可以齐,“国”可以治,“天下”可太平,如果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一根本混乱了,要想把“家”、“国”、“天下”治理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么,如何“修身”呢?《性自命出》中说“修身近至仁”。修身应该以“仁爱之心”为指导。如果能做到自己的为人行事以“仁”为指导,那么真是“仁者无忧”了。做到“仁者无忧”的境界,其身心内外必是和谐的。儒家追求身心和谐的“安身立命”处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

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与之道,所以自镜者,未必尽同。”我们学习、阐发古代圣贤的思想,是为了能得到一些智慧的借鉴,以为今日之社会福址,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得可贵的思想资源,当然古今并不会全然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应用这些思想资源,给它以现代诠释,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这应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人所共知,儒家伦理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最大。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调人我,从而创造和谐人际环境。他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其意是说保持和谐而不结党营私,行为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善于团结别人而不搞小团体,才称得上君子。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⑦他还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⑧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正如礼记所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⑨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古人所设计的这种和谐社会,当然不能和我们今天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比,但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和追求目标,始终引导着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追求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目标。

当今社会所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较之于“人与自然的矛盾”更为复杂,它不仅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这当然要通过多条路径共同协力,但借助传统文化的资源,无论如何也是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孔子的“仁学”能为我们提供极为宝贵的思想资源。

“道始于情,情生于性”。⑩意思是说,人与人的关系初始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而这种感情是人的本性所要求的,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出发点。孔子弟子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这种“爱人”的品德从何而来呢?《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出发点,“爱亲则方其爱人”,但“仁爱”不能停止于此,必须“推己及人”。要由“亲亲”扩大到“仁民”,行“仁政”。

“仁政”在《孟子》书中讲得很多,意义也很广泛,最基本之点应是他说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是说:对民的道理是,要使老百姓都有一定的稳固的产业,他才能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固定产业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所以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行“仁政”,首先要使老百姓有自己的土地。可见,孟子的“制民之产”是一种民本主义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民为本”,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使民有恒产,这大概是建设“和谐社会”同时也是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最起码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③。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很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已及人”、“成物成已”。《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都是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法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对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更是有一段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为吉,应之以乱则凶。” ④强调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利用,而不是对立、斗争。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⑤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挂网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很显然,孔子是反对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的。

当前我国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全球各地也普遍存在着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臭氧层变薄、海洋毒化、人口爆涨,等等,严重威胁了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无疑,这与把“自然界”看成征服的对象有关,从哲学上可以说和西方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有关。如果我们换一个思维模式主客合一的模式来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作为一种解决“生态问题”的出发点,会是很有意义的。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哲学家对“天人合一”都有过解释,其中朱熹说过:“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天又在人矣。”意思是说: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人开始产生是得之于天,天把人产生了,那么天就要由人来彰显,人就对天应负有责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点:

1.我们不但应该“知天”,而且应该敬“畏天”。现在人们只强调“知天”,只是用知识来征服“天”,以至无序的破坏“天”,而不知对“天”有所敬畏。这正是“科技万能”极端发展的表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认为,“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死物”,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刚健运行;“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而使人不能真正得到“天”的恩惠。因此,我们可以说“天人合一”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不仅可以使我们走出“天人二分”的困境,而且也为人类走上“和谐社会”开辟道路。

2.我们不能把“天”与“人”看成一种外在关系,而应了解“天”和“人”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即“相即不相离”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就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传统,认为“天”和“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朱熹的《仁说》对此有一说法:“仁者”,“在天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得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⑥ “天道”生生不息,以“仁”为心,“天”有使万物良好生长发育的功能,故“人”效法“天”,应对人以慈爱,对物要爱惜。“天心”、“人心”实为“一心”,即“仁”。“人”有其实现“天道”的责任,人生之意义就在于体验证实“天道”,人生之价值就在于成就“天命”,故“天”、“人”的关系实为一“内在关系”。“天人合一”思想实际上是关于“人”如何处理与“天”(自然)的关系的思想,这个关系处理不好,“人”肆意地破坏“天”,如何能有一个建设“和谐社会”的环境呢?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模式,它的意义在于赋予“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人”应该在其生活实践中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提高自己,这样才可以实现自我的超越,使自身达到“同于天”的境界。 (11)

三、继承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途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认识的深化,是对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的扬弃和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这对于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非常重大。和谐产生活力,和谐孕育美好,和谐富有诗意。政治上和谐,才能长治久安,民以乐业;军事上和谐,才能御守疆土,无敌天下;科学上和谐,才能智慧迸发,不断创新;经济上和谐,才能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山青水绿,空气洁净;人与人和谐,才能谅解宽容,真诚相处;人自身和谐,才能平心静气,身心愉悦。总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2)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社会发展的和谐问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和谐促进发展,用发展促进和谐;二是要解决好社会关系的和谐问题,即“人我合一”、“身心合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坚持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和谐高于一切;三是要解决好外部环境的和谐问题,即“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一定要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向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反对短期行为,坚持可持续发展。(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决定了它有着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步进行,社会的生活方式、就业选择、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越发多样化,不同区域之间、阶层之间、代际之间的认识差异日益明显,统一思想和形成共识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以和谐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于加强社会团结和睦、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合力,至关重要。(1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种崇尚和谐的文化精华,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涵,努力促使人类实现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真正和谐。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应该继承这种崇尚和谐的精华,发扬光大,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极为重要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论语·学而》

[2]《老子·第25章》

[3]《庄子·齐物论》

[4]《荀子·天论》

[5]《论语·述而》

[6]《朱子文集》卷67

[7]《孟子·公孙丑下》

[8]《孟子·梁惠王上》

[9]《礼记·礼运》

[10]《郭店竹简·性自命出》

[11]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张万准,南方网 2005-06-27 16:20:28

[12]和谐社会应该是多元的,郑永年《联合早报网》2006-10-03

[13]传统理念中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中国网 2006-08-31

[14]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冯之浚《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8-31 第01版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传统文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