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秀
摘要:经济新闻写作要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就要以创新思维形式来观察和分析经济活动,才能及时传播出有效的经济信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创新思维 经济新闻 写作
思维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认知过程,写作就是我们把对世界的认知结果表现出来。思维与写作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经济新闻的写作中,对作者的思维要求与其他文章的写作有一定不同,它要求作者的思维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符合时代的需求。因为经济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跟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把握经济脉搏,给受众提供最新的经济信息,从而实现其新闻价值。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活动的决策者、参与者以及普通老百姓,对经济信息的关注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经济新闻写作如何跟上时代的需要,报道出最新的各种经济信息,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方式如何跟上时代的需求,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说,思维的质量决定了文章的质量。由于创新思维具有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主体的能动性和思维过程的思辨性等特点。在经济新闻写作中,用创新的思维形式来看待新时期多元化的复杂的经济关系,分析、研究新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可以更深入地发现新闻事实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挖掘出经济新闻价值和经济新闻固有的服务功能,提高经济新闻的实用价值,为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服务,也是经济新闻获得发展的关键。在此,本文就创新思维对经济新闻写作的指导作用作以下粗浅探析。
用开放的眼光看经济,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
开放性的思维形式没有固定的框架,在考虑问题时可以迅速地从一个思路转向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进入另一种意境,由于这种思维跨度的加大,就能够从多方位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更利于解决在新时期遇到的新问题。同时,由于创新思维的发散性特点,我们可以把一种经济现象与另一种现象甚至更多的事实联系起来,以一种现象为中心,发散到更多新闻事实,思维空间的扩大,使思维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相应扩展,从而捕捉到更多的经济信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经济新闻,对于外部世界来说,绝对是关于这个国家最主要的信息。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写作经济新闻,就可以把生产、流通、消费各经济活动环节联系起来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分析我国经济、世界经济。并把各活动环节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把这些分析结果充实到作品当中,新闻的内容含量就会大大增加,就能更好地把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信息及时传递出去,同时更好地接收外来的经济信息,使经济新闻的信息含量增加。在写作手法上,采用开放式的笔法,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经济新闻作品呈现给读者,它的可读性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例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经济上的一场变革,又是我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它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对老百姓的经济生活,正在产生愈来愈深远的影响。以石油价格来说,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会波及我国哪些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如何,这些行业的波动会给我国老百姓的经济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等。新闻工作者必须用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经济现象作为研究的整体,同时又善于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才能够从中挖掘出大量的经济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融入经济新闻写作过程中,并用普通百姓容易接受的表现形式传播出来,让受众从新闻中获取急需知道而又不知道的情况,其新闻的实用价值就会大大提高。
新华社2008年7月4日发表《“价格洼地”现象:考验中国智慧实力》的一篇报道,文章中作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什么我国会成为全球价格洼地?它有哪些利弊?如何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稳妥地理顺能源和粮食等价格,保障民生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经济学家、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采访,把专家对这一现象的分析研究结果和政府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及时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只要坚持既定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落实各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我国完全可以实现保持物价基本稳定、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目标。这样的经济新闻,对稳定民心、稳定社会经济秩序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它的现实效用明显得到极大地提高。
以能动的眼光看经济,提升经济新闻的服务功能
经济新闻服务功能的发掘程度,取决于写作主体思维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创新思维活动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这种思维活动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必然要满足企业对市场信息的需要,承担起企业和信息交流的责任与义务,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经济新闻写作时,充分调动这种积极、能动的思维,走出以往那种凭老经验看新问题的习惯,改变那种仅仅停留在报道数据、事实等简单的、割裂的经济新闻阶段,以能动的写作方式,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来增加经济新闻中的信息量,及时地为企业传递更多有效的经济信息,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
在写作经济新闻时,需要新闻工作者用企业家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经济,以能动的眼光,积极而密切地关注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随时留意并密切关注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这就可以在经济新闻作品中向世界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国外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信息带给中国企业,同时,还能够透过国际经济信息的表象去把握和理解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加强对经济新闻事件的分析、研究,从国内经济间的联系、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联系等多层面去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增加经济新闻的内涵,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经济信息。①例如,这次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的大共振。在这种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在写作经济新闻时,以能动的眼光,透视经济形势,观察国际市场,对国际间发生的经济现象与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联系起来进行相关的分析,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及时为受众解读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并把国内外权威机构和专家在经济领域里的观点看法,及时地传递给受众,就能为各个经济组织、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帮助。
早在2001年,我国很多新闻工作者就已经意识到了经济新闻写作中的思维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他们在采写经济新闻时注意积极地延伸观察的角度与深度,把新闻事件背后的信息挖掘出来及时传递给读者。例如,美国在“9·11”事件后,受炭疽菌恐慌影响,美国政府拨款15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采购抗生素药品。很多欧美国家的制药商抓住商机,加班加点生产,仍然供不应求。而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由于没有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生产的产品无法出口,就这样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机会。《文汇报》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他们深入地对这一新闻现实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加入WTO,固然可以减少高额关税等有形壁垒,但欧美等国对进口商品所设的无形技术壁垒却依然存在,各类国际市场通行证会对国内许多大宗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使我国的商品真正地实现“全球通”,关键是国内企业要适应国际标准和具备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事实上,其他行业也同样面临着进入国际市场“通行证”的问题。这样的报道,无疑给我国生产企业做了很好的提醒和引导。
2008年6月20日,中国经济报刊网刊登了《中国电路行业面临转型》的经济新闻报道,作者在文章中把全球电子电路形势与我国的经济政策结合起来,通过对国际市场形势及我国相关政策变化的分析,结合我国电子电路行业目前的产品现状,提示我国电子电路相关企业,应该及时研制开发具有自己自主产权的新产品,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像这样的经济新闻,不仅仅就市场说市场,在写作中把市场与环境、与政治结合起来思考,把国家的经济政策、国际市场的动态信息及时地传递给企业,实用价值也得到有效提升。
所有这些经济新闻,都离不开写作者在新闻事实基础上的能动分析,把主观的能动思维与新闻事实结合在一起,不仅仅停留在新闻事实本身,而是积极地发挥写作主体的能动性,透过现象发现新闻背后的东西。增加了新闻内容的深度与厚度,这样的经济新闻具有丰富的信息量和更强的可读性,就能为我国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经济信息服务。
以思辨的眼光看经济,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
创新思维与定势思维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定势思维往往成一种线性形式,在考虑问题时只注重于某一方面而忽视周围与之相关联的事物,而创新思维能够把某一现象和与之相关联的事实联系起来观察、思考,并通过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到问题的规律和本质的东西。所以在经济新闻的写作中,把新闻事实与周围相关联的现象结合起来,把经济现象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结合起来思考,就可以发现经济事实背后的实质,发现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复杂经济形势下,所有的经济活动与经济现象已经不再只是经济活动本身,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同时要受到来自社会文化政治等不同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经济新闻写作时,将经济新闻与社会生活、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等各种社会关系结合起来,就能使经济报道触及经济现象的深层次问题,揭示经济的发展规律,从而发现经济问题,预测经济的发展方向,经济新闻的内容就会深刻而有分量,并体现出指导性作用。这样的经济新闻更具有经济时代价值,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这方面,很多新闻工作者走出了过去那种传统的就经济言经济,只重视经济规模、投资规模、短期的经济效益以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资源的保护与企业的生态成本这种单一报道方式。运用联系的眼光来审视经济活动,把经济发展中相互关联的事实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写作出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经济新闻作品。例如,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中国正朝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前进的同时,生产、生活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针对这一现象,南方都市报在2007年派出数名记者,历时数月,走遍全国,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当年的11月2日起,推出《中国水危机》系列报道,这些报道通过对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指出我们所面临的严重的社会、生态、政治问题。这就提醒了管理者,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牺牲群众的健康来谋求短期的经济繁荣,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的经济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这一系列报道,可称为把关联思维与经济新闻写作结合的范例。新华社2008年7月6日《“成本倒逼” 激发新一轮产业转移》分析了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重压下,我国产业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过程中,从产业布局、生态安全方面要注意在技术升级、节能环保的前提下的转移,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给了我们同样的启示。这些新闻内容,都是改革进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写作时只有对某一经济现象与国家的整体发展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得以发现。这样的经济新闻作品,给我们指明了经济发展方向,具有典型意义,因而对社会经济发展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都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经济报道及时给予科学的解释和理论的说明。②而新闻工作者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往往决定着新闻作品创新的程度和整体水平。所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在思维创新的同时,掌握必要的经济学知识,运用多元思维把知识的触角伸向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去剖析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去揭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从而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透视,以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意义与内涵,就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让经济新闻成为经济发展与信息传播的桥梁,写出符合经济发展时代要求的经济新闻作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
注 释:
①宋群:《经济新闻写作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中国记者》,2007(7)。
②韩炼:《思辨美——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创新思维》,《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9)。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