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征
【摘要】伴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教育也应随之变革。“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育事业所追求的崇高目标。
【关键词】创新能力;考试改革;创造性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84-01
1改革考试制度,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
1.1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我国的教育史上,考试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通过考试除了可以为国家选拔人才,还可作为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在现实的教育界,考试的作用和功能却成了普通高校招生的唯一依据。
1.1.1淡化考试的功能,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功能考试只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一个人能力的强弱绝不可能完全通过考试展示出来的。因此,通过实施分类考试,扩大分层,拓宽毕业生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渠道,以此减轻考试这座独木桥的压力。
1.1.2丰富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考试只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应当通过丰富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来衡量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应当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1.1.3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在现有的各种考试中,都制定有相应的“标准答案”,考试阅卷也以“标准答案”评分。这种考试只重视思维结果,忽视思维过程,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1.2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良好的教育制度现今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年轻人接受的知识太多,而是他们不能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和创新。“培养目标和模式改革的主要依据是就业市场上反映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1],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具有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制度。
2丰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当代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创造性,适应能力强的各级各类应用型复合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取丰富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建立一种能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刺激。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建立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价值取向的创造性教育。第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启发的前提。尊重学生的自由意识和独立人格,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让学生破除传统服从教师的观念,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启发。第二,教学互动,实行启发式教学是创造性教育的核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灵活地去激发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第三,在授课技巧上,努力做到直观与抽象、内涵与外延、理论与实际、分析与综合、同向思维与异向思维相结合,通过对一个知识点建立的纵横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3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
3.1以身作则,及早教育,用正确的行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们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生活习惯等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其教育观念将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和前途,因此必须尽早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3.2时常鼓励,相信孩子,用充分的肯定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位儿童心理学博士说过,表扬孩子是一门艺术,批评孩子是一门高难度艺术,拿孩子同别人比较是一门危险的艺术。中国的许多父母望子成龙之心过于殷切,结果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应当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充分肯定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一味强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只在孩子身上找差距,而要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科学恰当。
3.1.3尊重孩子,宽容孩子,用诚挚的爱心塑造孩子的人格魅力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权威是绝对的,孩子只能服从,不允许有任何质疑。在这种环境下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吗,能使孩子过得快乐吗?孩子的一切行动都必须遵循父母的意愿,只有这样他们才被称为“乖孩子”,这也就是所谓的“听话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没有使孩子得到尊重,享受平等待遇,而且还扼杀了他们的个性。生命应该是快乐的,快乐应该是生命最本质最自然的面目,如果能做到以快乐为标准,那么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就不会被过于偏颇功利的教育方式所损害。所以,作为第一任教师的父母来说,要用宽容和理解去浇灌孩子成长的每个环节,要爱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个体的独立性,让孩子过得快乐,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关爱孩子的行为,要从他们的内心开始,加强与孩子心灵的沟通,尊重孩子的个性,用诚挚的爱心塑造孩子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用勤奋养成孩子爱学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享受快乐,丰富自己的想象能力,养成爱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从而实现“听话教育”到“爱心教育”的根本转变,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的智慧人。
参考文献
[1]朱国仁.教育体制改革.科教兴国战略下的选择[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27
(收稿日期:200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