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等

2009-06-29 05:25
职教论坛 2009年13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制度职业

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在课程改革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令人困惑的现象:改革成果与预先设想之间落差很大。作者认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五个方面:一、课程目标定位过于宏观。高职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人才类型思维方式来定位课程目标,是课改难以深入下去的首要原因。二、工作任务分析笼统、粗糙,导致最终依据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所确定的课程体系,与现有课程似乎并无太大区别。三、课程设置未能突破学科框架。受能力本位课程思想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深刻认识到重新设置课程对于取得课程模式突破的关键意义,导致其经过改革后的课程仍然基本是依据学科边界设置的。四、课程内容与任务的相关度低。目前,依据工作任务选择知识,只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剪裁原有的学科知识,所学内容没有实质变化,这使得课程改革成了知识游戏,大大降低了课程改革的成效。五、项目的训练价值需要提高。由于许多项目的设计比较随意,且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不多,导致现有项目的能力训练价值不高,课改效果有限。

针对以上高职课改中的困境,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一、确立课程开发的研究意识,把课程开发看成一项研究活动、探索活动。首先必须改变课程开发的工作方式,其次要努力形成每个专业、乃至每门课程的理念。二、提高对开发成果的精细化要求。除了按照精细管理思想要求改变工作态度外,还必须加强对课程开发者的指导,在专家引领下通过课程开发提升教师的分析能力。三、加强对课程开发过程的控制,不能机械地理解为要按严格要求完成了一个步骤后才能进行后一个步骤,而是指要清楚地意识到每一步的质量标准。四、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这是改变项目的能力训练价值不高这一状况和获得企业真实项目的重要途径。

总之,高职课改要顺利跨入全面深化阶段,必须把课程开发与课程研究结合起来。

新型产业大学:特色型大学发展的新路径

——韩日产业大学办学模式的中国视角

夏建国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一些新升本科院校应该解决好如何找准自身定位的问题,发挥原有的办学优势,突出特色,沿着特色型大学的路子发展,才能在高等学校体系结构布局中占据恰当位置。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大众化进程中出现了高校办学的“趋同化”倾向,而这种倾向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潘懋元教授认为:所谓特色型大学,是指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其特征包括学科专业类型的收敛性、服务面向的行业性、办学理念的应用性。发展特色型大学,是我国当前处于工业化和知识化并行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从“趋同”走向“差异”的必然选择。

作者介绍了韩国产业大学和日本的大阪产业大学的办学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韩日产业大学的办学模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产业大学办学模式,是新建本科院校走特色型大学之路的有效选择。所谓新型产业大学就是把大学最新理论成果与产业界最新发展趋势以及产业领域的新拓展在学科、专业与课程中集成,形成一种有别于纯理论性学科、专业与课程的产业、科研和学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学科、专业和课程。与以往以企业为主导、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形成的联合研究院(所)相比,新型产业大学是一个社会化的产学研基地,其投入的规模更大,辐射的范围更广,科技成果扩散的作用更突出;其培养目标主要以产业界工程技术人员为对象,以弥补他们在产品知识环节的不足,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办学过程中,新型产业大学在解决行业共性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新型产业大学与行业建立的产学研合作载体是行业创新体系的基础;新型产业大学与企业、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与产业技术活动在技术共享和传播中友好互动。

公共财政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中的职能定位与政策选择

宗晓华、陈静漪在《教育与职业》2009年2月下撰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从四个方面剖析公共财政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职能,提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财政体制未来的改革思路。

其一,从公共财政的公共品提供和补偿外部性的职能考虑,职业技术教育能使人内化一国经济生产中应用的适切性知识技术,有助于产业不断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产生增长外部性,但由于个人或企业投资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增长外部性不能得到确定的补偿,政府必须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补贴;其二,从公共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考虑,由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低收入家庭,财政对职业技术教育补贴能够直接改善经济社会背景较低阶层人群的福利,有效实现社会公平;其三,我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高质量的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更契合产业结构需求,能更快促进产业结构提升,从公共财政的就业波动熨平职能看,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成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重点投入对象之一;其四,从公共财政的产业扶持导向职能看,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财政的产业扶持导向功能仍必不可少,但是加入WTO后财政直接补贴受限过多,战略性行为必须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因此大力投资职业技术教育应成为财政扶持相关产业的重要手段。

发挥公共财政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职能,目前可行的政策有:加大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财政投入;构建输入地模式的办学体制,淡化输出地为主的办学模式;财政直补学生及其家庭,由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地区和院校,为输入地模式办学体制奠定财政基础,同时加强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办学质量;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审计和监督,严惩假公济私违规操作,保证财政投入的规则公正、运转高效。

高职课程开发理念、模式和技术的实践研究

李学锋、黄燕、杨蓉在《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2期撰文,论述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经多年的课程开发与建设,逐步提升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创新专业技术课程“334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理念、模式与技术。理念包括:以《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为课程开发的依据;基于职业分析落实培养目标、基于工作分析落实职业能力、基于任务分析落实能力培养;融合职业标准与专业标准,建立开放式评价体系。模式则包含三个阶段、三个步骤、四个环节和三个转换。从技术上精心设计课程建设普适性方案,系统规范课程建设步骤,破解课程教学设计难点,有力地推进了高职课程的开发和建设。1.课程开发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宏观的——基于职业分析落实培养目标;第二层次是中观的——基于工作分析落实职业能力。第三层次是微观的——基于任务分析落实能力培养。2.破解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设计的难点。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难点是岗位群实际工作向课程的转换。3.高职课程开发的工作程序和方法。(1)以市场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为依据,确定专业服务面向及岗位群;(2)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3)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课程开发建设平台;(4)按照生产(服务)管理流程归纳整合实际工作,形成“典型工作”,进行教学加工,形成课程;(5)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进行课程排序,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6)系统设计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7)逐级分解专业培养目标,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融合职业标准与专业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形成课程整体解决方案;(8)开展任务驱动的师资培训。在文章结尾,作者总结了基于能力培养高职课程系统化开发的成效:1.形成了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方法。2.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3.发挥了示范与辐射作用。

失地农民职业流动的约束及突破

吴晓义、李津在《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撰文指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从理论上说是职业流动问题。

作者认为,失地农民职业流动受到了三方面的约束:1.制度与政策的约束。主要体现在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及就业促进政策上;2.社会资本的约束。对大多数的失地农民而言,其社会网络关系主要分布在农村而非城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难通过社会网络关系获得必要的就业信息;3.人力资本约束。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农民被限制在土地上,从事着知识和技术含量不高的种植、养殖和简单的手工劳动,这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其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欠缺。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对其进行突破的建议:1.完善土地征用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创造公平的再就业环境。首先是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征地的相关概念和权力,从而使征地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其次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统计制度;第三是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法律服务体系;2.搭建失地农民职业流动的社会网络平台,积极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建设。一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二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信息体系;三是要积极推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教育;3.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切实提高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一是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供给机制;二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集中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开发出真正有助于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职业培训课程;三是以市场机制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使针对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更加灵活多样和优质高效。

论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原因及对策

匡瑛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令人担忧,成为企业和行业对其毕业生抱怨最强烈的方面。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表层原因在于“边缘化”和“失范化”的夹击。其中,“边缘化”是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内部原因,主要表现在:1.制度性的职业道德课程比例较小而且内容单一;2.专业课程中的技术伦理教育较少出现而且容易被压缩;3.就业指导课程中有关职业道德的篇幅偏少而且内容偏浅;4.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中职业道德教育时有时无。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外部原因在于“失范化”,即受到了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的种种不利因素影响。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系统原因在于“内外脱节”,职业院校所进行的正面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环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互相抵触,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呈现低效状况。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深层原因在于“道德人”假设和“规范伦理”所处的主流地位。其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在于“道德人”假设,不正视个体的自身利益,而导致产生种种问题;职业道德教育的依据是“规范伦理”,并没有把职业道德看成一种实践,无法很好应对现实复杂的职业情境。匡瑛指出,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出路在于选择“经济人”假设和“应用伦理”。其中,“经济人”具有理性和自利两个基本特征,正视“经济人”是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根本。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实践基础则在于运用“应用伦理”,注重工作情境中的两难问题,采用“实践”和“参与”的方式。作者最后指出,只有选用了“经济人”假设和“应用伦理”,才可能真正建构一个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劳动者。

美国的工作场学习与中等教育改革

赵蒙成在《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工作场学习是学生在参与真实任务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具有职业教育的价值,也可以成为职业生涯教育的组成部分。

工作场学习的内涵是指美国中学运用的一种具体教学策略,这种策略的目标是更有效地达到传统学校教授学术性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的社会化和工作做准备的目标。它具有学徒制学习、实习、合作教育、校办企业工作、参观学习、服务性学习、志愿者工作以及许多俱乐部开展的教育性质活动等形式,其中学徒制学习最典型、有效。与课堂教学相比,工作场学习强调学生主动且自然地参与,促进其对工作技能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理解;再者,它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对社会现实的理解,有助于成年后有效的工作和学习;另外,它还促进学生以课堂学习中很少使用的、新的方式思考问题,有利于其思维的发展;最后,它与学校学习相配合,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成绩。

该文指出,在美国,工作场学习的发展是与中等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工作场学习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总体上,工作场学习在中等教育系统中仍处于边缘位置。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环境变化,作为被仿效的德国、日本经济遇到困难以后,在教育系统中效仿德、日的做法、大力提倡工作场学习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消失,工作场学习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再者,由于对雇主的奖励不具有吸引力,工作场学习的实施得不到雇主的支持,致使其无法得到足够数量的、合适的实习岗位,这成为制约工作场学习推广的主要障碍。最后,工作场学习推广最为严重的障碍是家长和部分学生缺乏参与的热情,虽然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其巨大价值,但是在哪个教育阶段实施工作场学习存在巨大分歧。赵蒙成指出,就中等教育的逻辑来看,工作场应该成为普通中等教育重要的教学策略。

职业教育制度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孙玫璐博士在其学位论文《职业教育制度分析》中运用社会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与分析方法,从历史发生的视角认识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构建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变迁与创新的分析框架,并引入经济学的效率概念,分析了职业教育制度在不同功能视角中的效率状况。

目前,职业教育制度性变革的问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认识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和如何建立考察职业教育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以及评价职业教育制度的效率对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与重构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现实性的价值。

职业教育制度即“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结构状态,其建立于有关职业教育的共识和规范之上并由一定的强制性或权威性的规则加以调整和约束”。其中,社会学关于功能、结构、冲突、行动者的理论及制度经济学经济人假设与成本-收益方法和博弈论的制度分析分别是职业教育制度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从历史发生的视角来看,英国与德国职业教育制度形成的历史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三点结论:其一,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呼应双重功能诉求,在英国表现为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在德国则是劳动力与技能供给的经济功能;其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其三,企业在职业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基于要素与路径分析能构建起考察职业教育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分析框架。要素上,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分析职业教育制度要素中国家、教育机构、企业、目标群体博弈主体的特性以及教育体系中的政治文化、知识价值观、教育价值观在职业教育制度形成与变迁中的准参数作用;路径上,考察以英国为代表的补充型路径与德国为代表的独立型路径,从而构建起考察职业教育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分析框架。

职业教育制度存在社会和经济两大功能,两者是职业教育制度的效率制约因素,分析如何实现筛选和谁来投资的制度困境对社会公正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具有理论意义。

“双师型”教师概念:

过去、现在与将

朱孝平在《职教论坛》2008年第14期撰文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概念的产生、内涵以及发展趋势。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产生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量普通高中改制为职业高中时,出于对专业师资的需求而提出。第二个阶段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工科类专科学校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第三个阶段是在九十年代,由于政策与行政的力量使得这一概念受到广泛关注。

现阶段,对“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的理解十分多样化,常见的有:1.双职称说,即拥有两个中级以上职称,如讲师+工程师,一级教师+会计师等。2.双能力理解,即具备教学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能力。3.双证书制度,即获得两张职业资格证书。基于此,作者提出了“双师素质”,以此来回避“双师型”教师内涵难以准确表述的问题,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培养策略与方法的发展方向是“双元化”。在能力上,强调具有双重职业能力;在经验上,强调具有双重的职业经历;在来源上,强调多渠道,特别是来自企业;在类型上,关注教学实际需要,使以理论课教学为主和以实践教学为主这两类专业教师有侧重地发展。

文章最后提出,当职业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条件进一步成熟,我国将最终建立职业教育的教师职业资格标准制度,从而全面取代“双师型”教师的提法。

特约编辑匡瑛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制度职业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某些单位的制度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