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口
[一场中华老字号“王致和”与德国欧凯公司的纷争终于在近日划上句号。“王致和”商标侵权案是近年来我国民族品牌在国际化之路上频遭“暗算”的一个缩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局长李建昌表示,“王致和”商标案应引起高度重视。统计显示,商标国外抢注案件每年超过100起,主要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目前约有15%的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
仅是冰山一角
北京的老字号非常多,一说起“王致和”,大家没有不知道的。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的三百多年间,王致和虽更换了几代人,却始终保留着“王致和”这个老字。如今,海淀区阜石路北京王致和食品厂内,生产车间的风扇声音嗡嗡作响,独门手艺老字号的生命在这里延续着。
2005年,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为“欧凯”的公司抢注。2006年,试图开拓欧洲市场的王致和食品集团发现自己拥有的“王致和”商标和使用了几百年的标识被抢注,决定通过诉讼追讨商标权。2007年1月26日,慕尼黑地方法院正式受理了“王致和商标侵权”案。这是中华老字号第一次走出国门进行商标诉讼维权。
4月23日上午,德国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高等法院,宣布了对德国欧凯公司恶意抢注中国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一案的二审裁决,基本维持一审裁决,王致和方面胜诉。法庭要求欧凯公司必须停止在德国使用“王致和”商标和标识,并撤销它在德国商标局抢注的“王致和”商标。
事实上,除了“王致和”以外,被欧凯公司抢注的商标还有,老干妈、白家粉丝和洽洽瓜子等多家国内知名品牌。据了解,目前白家粉丝公司已经在与德方律师联系,准备追讨商标注册权。
不单是老字号
事实上,不单是老字号商标遭遇了抢注风潮,几乎每一家准备进军海外市场的知名中国企业都面临着商标被抢注的风险。
有不少中国名牌已在海外商标战中充当了冤大头。2005年,海信历时6年,最终以50万欧元价格,将被西门子在德国注册的“HiSense”赎回。腾讯域名被外国人抢注,最终以100万美元天价赎回。
此外,“五粮液”在韩国被抢注,“红塔山”在菲律宾被抢注,“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格力电器公司的“格力”商标在巴西被抢注。新科、康佳商标在俄罗斯遭到一家公司的抢注,“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被抢注,“红星”二锅头在欧盟被抢注。少林功夫也被多国抢注,包括“少林功夫”、“少林武术”“少林拳”“少林全套功夫”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商标。
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总共发生了2000多起中国出口商品的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案例,国内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其中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近100个在日本被抢注,近200个在澳大利亚被抢注,每年商标国外抢注案件超100起。同时每年造成无形资产的损失达到10亿人民币。
英国《金融时报》4月22日在头版就报道称,有两个人在加拿大抢注了60家知名中国企业的商标,惊呼“中国企业正成为海外商标侵权的受害者”。
曾几何时,国外媒体叫嚣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知识产权被侵犯,知识产权对话成为中美和中欧贸易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外企业纷纷到中国法院提出知识产权诉讼。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跨出国门,涉足欧美、非洲、中东等海外市场,伴随而来的是,不少中国企业的商标被境外企业或个人抢注,其合法权益被侵犯。
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商标已经进入了被疯狂抢注的高峰期。有专家称,这种情况将至少持续5年。从已有情况看,被外国抢注的商标中,只有少量华企最后能夺回注册权,另外大部分
商标都被抢注成功。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合伙人吴琼说,抢注的目的无非两种:一是借此牟利;二是海外同行企业通过抢注商标制造知识产权纠纷,向我国企业设置贸易壁垒。
2000年,青岛海信集团商标在德国被抢注,前后历时近6年,最终以50万欧元的价格将商标购回。而注册一件商标的费用,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一般为2000美元,东南亚等国家一般在1000美元左右。注册成本和转让价格之间的巨大差额,使得更多的人加入了抢注中国知名企业商标的行列中,甚至出现了产业化的趋势。加拿大多伦多甚至有一个叫作“中华老字号抢注公司”的网站。这家公司的页面中整齐地排列着数百家中华老字号商标,在网上公然大批量买卖中华老字号。
官司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
虽然,中国企业在海外频频遭遇商标抢注侵权,但是大多数企业多以磋商、妥协的方式解决或者干脆保持沉默置之不理,像王致和集团这样采取强硬态度提起诉讼却为数不多。
资深知识产权律师王浩介绍,在发达国家商标权利诉讼的费用是比较高昂的,以费用最高的美国为例,一件较为完整的异议程序,一般要10万美元左右的律师费,案情复杂一点的更高。
这对于习惯要求律师事先包干费用的中国企业来讲,一方面会认为国外诉讼的费用高,另一方面不能预见费用,也容易让国内企业产生畏惧感。
王浩认为,王致和不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知名度的企业,但在商标被抢注后,表现得比大企业、知名企业要积极,这并不是说王致和比他们有钱,而是王致和认为,为商标花钱是值得的。
此次王致和公司之所以能在德国胜诉,主要是因为王致和公司在进军海外市场前事先注册了国际商标,正是这个国际商标,在案件的审理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此,王致和公司德国代理律师提醒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前,首先需要提前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如果发现权利受损,则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专家建议,最好是当中国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或销售产品前,事先委托当地的律师事务所,并事先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
王致和集团总经理王家槐称“这起官司对于提高中华老字号走向世界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让更多的德国人了解了王致和,这很有利于今后集团在德国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