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琴 刘兵豹
摘 要:白蜡虫所产白蜡,是中国著名特产。白蜡虫产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历史上曾是彝族人民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美姑县所产的“大山虫”是白蜡虫的精品,1994年曾为美姑农民创造出51万元的产值,此后却一蹶不振。分析了美姑县的白蜡虫生产衰落的根源,并提出振兴美姑白蜡虫生产的措施:改变生产、管理方式,引进良种,改造老树;建立完善的生产经营体系;开发出生产白蜡虫的新技术,为提高白蜡虫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保证。
关键词:白蜡虫;白蜡;大山虫;美姑县
中图分类号:S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5-0096-02
1 引 言
白蜡虫产出的白蜡,具有密闭、防潮、防锈、防腐、着光、滑润和生肌止痛等功效,是我国的著名特产,国际上称“中国蜡”。广泛应用于军事、轻工、机械、化工、纺织及医药等工业。四川白蜡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国内用户又惯称“川蜡”。而产“川蜡”的白蜡虫种源区主要分布在凉山,凉山又以美姑县“大山虫”的产蜡量高而久负盛名。本文拟以美姑县为例,对振兴彝族地区白蜡虫生产作一探讨。
2 美姑县白蜡虫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美姑人民远在奴隶社会就有种树养虫的习惯,白蜡虫是彝族农民生产的主要商品和外贸物资,是四川屏山、峨眉、西昌和云南昭通等地蜡农所需白蜡虫的主要供给地。一到收虫时节,蜡农和商人披星戴月、翻山越岭,运入布匹、食盐、针线等彝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易虫回乡。
2.1 白蜡虫生产一波三折
1949年以后,白蜡虫生产继续发展壮大,1968年产虫37441.5kg,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极“左”路线的干扰,田边地角和房前屋后的蜡虫寄树遭大量砍毁,使蜡虫产量骤然下降,至1980年时仅产蜡虫403kg。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地正确地贯彻了党的农业生产方针,1984年产虫6338kg,恢复到最高产量(1968年)的16.93%。但自从包干到户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市场信息不灵,生产技术无人指导,使虫树老化,虫种蜕变,产量质量年年下降,到1990年全县产量仅有788kg,且由于质量差,每斤只卖3.00元。美姑的传统骨干经济林产品——白蜡虫走入低谷。
2.2 引进良种和技术
1991年在科技兴林浪潮的推动下,县林业局在陕西动物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引进全套“白蜡虫丰产技术”,并投资3万元,从喜德县两河口引进白蜡虫良种85kg,分别在5个乡镇的12个村建立起白蜡虫良种生产基地。同时通过县科技人员的努力试验研究,改良了该项技术,取得了“‘双层包装蜡虫生产技术应用”的科技成果,获得了美姑县人民政府的“美姑县科技进步二等奖”。
2.3 短暂辉煌后的一蹶不振
此后,美姑的白蜡虫生产得以逐步恢复,白蜡虫质量也逐步提高。至1993年产虫7500kg,当年市场售价达每斤20.00元(创美姑白蜡虫售价之最),销售收入达30万元;1994年产虫9000kg,当年市场售价又达每斤30.00元(再创美姑白蜡虫售价新高),销售收入51万元;1995年产虫3500kg,当年市场售价有所回落,每斤仍达20.00元,销售收入14万元;1996年虽然产虫12000kg,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出售,收入为零,极大地打击了广大虫农的生产积极性,至今一蹶不振。
3 美姑白蜡虫生产一蹶不振的根源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受市场经济的制约,以及少量替代品的出现,导致蜡衰而虫衰,但这都不是美姑蜡虫生产一蹶不振的根源。其真正原因是:
(1)各级相关部门只注重恢复和发展蜡虫生产,忽略了商品生产市场的建设,缺乏完整的商品生产产后销售服务体系。
(2)某些具体政策措施失当。如蜡虫良种基地建成后,立即把基地建设资金转入到“三木药材”基地、“花椒”基地等各类基地上,对比较成熟的“白蜡虫丰产技术”和“双层包装技术”的继续推广应用和蜡虫良种基地建设情况重视不够,导致虫农不讲科学管理,幼树不定型、壮树不整枝、老树不更新、不按技术规程挂虫、折包,没有专业的研究所和生产管理队伍,致使白蜡虫质量下降,产量降低,没有规模效益。
(3)“小农意识”破坏了和谐的商品市场。生产者和经营者没有把生产与效益、眼前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生产者和经营者只图眼前利益,掺杂使假,巧立名目乱收费,欺诈各地虫客,致使处于雏形的白蜡虫市场不断萎缩,虫农的生产积极性再次受到致命打击。
4 实现白蜡虫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4.1 加强科学管理
蜡虫生产的技术性、季节性和持续生产性很强,科学管理与产量、质量有极大关系。首先应改变自然的、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建立三套树轮作制,即将蜡虫寄主树分成三套,一套投产,一套间休,一套更新萌发新枝。三套交互使用,使之年年有嫩壮技条,保证蜡虫的营养供给。其次是搞好科学管理,促进高产、稳产、优质。应用全套《白蜡虫速生丰产技术》着重从老树改造、引进良种、科学挂虫和强化管理等方面来提高蜡虫的产量和质量。
4.2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完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尤其是建立蜡虫生产、科技和经营信息服务中心,用信息服务中心这根“链条”把生产者、经营者和各地虫客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广大生产者和经营者摈弃“小农意识”,杜绝掺杂使假,找回失去的市场。
4.3 开展科学研究
科委、科协、虫农协调配合,开展专业性科学研究和群众性科研。对美姑蜡虫和寄主树的生物学特性、长势、树龄、枝龄与蜡虫产量和质量的关系,以及蜡虫的生产管理,天敌和病虫害的防治,蜡虫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发展和指导蜡虫生产提供依据,加快挽救、发展蜡虫生产的步伐,提高美姑蜡虫市场的竞争能力,变“虫衰而蜡衰”为“虫旺而蜡旺”,从而实现彝族地区白蜡虫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使美姑白蜡虫成为美姑的“拳头”产品,实现早日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 何芳,葫芳名.经济林栽培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