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

2009-06-29 09:57葛鲁嘉
社会科学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生态学心理学

葛鲁嘉

[摘要]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的形成。生态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生的学科,也构成了新的研究方法论。这就是生态心理学学科和心理生态学方法论。生态的核心含义是指共生。生态的视角是指从共生的方面来考察、认识和理解环境、生物、社会、生活、人类、心理、行为等。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这是原初的生态学方法论,是强调人与天的合一,我与物的同一,心与道的统一。这应该成为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心理学;生态学;生态心理学;心理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2-0140-05

一、生态学和心理学的交叉

生态学的出现是对生态问题的科学考察和研究。生态的核心含义是指共生。所谓的共生不仅是指共同生存或共同依赖的生存,而且是指共同发展或共同促进的发展。其实,生态学的含义不仅仅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而且包含着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意义。当然,生态学的含义在一开始的时候,更多地是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理解。只是随着生态学的进步和发展,其意义才开始扩展到其他的学科领域,才开始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实,正因为有了生态的含义,才使得科学的研究和思考有了更为宽广的域界。

人的生存和人的心理所具有的含义是多样性的,不应该也不可能被限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方面。那么,多样化地理解人的生存和心理的含义,或者说统合性地理解人的生存和心理的含义,就是非常必要的。人的生存和成长并不仅仅就是物理意义的、生物意义的和社会意义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意义的。任何一个人都同时既拥有个体的生命,也拥有种族的生命,这就是所谓的性命和使命的含义。生命的最直接的含义是个人或个体的生存,这是人的最现实的形态。当然,在西方和中国的文化中,对个体存在的指称是不同的。西方文化中的个体是按照心来划分的。中国文化中的个体则是按照身来划分的。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是短暂的,但个体的生命却可以与种族的延续关联在一起。这就使个体的生命成为无限的和永恒的。种族的延续是由个体汇聚而成的,而个体的发展不过是种族历史的重演。关于发展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其实,无论是变化、变迁、演变、流变、生长、成长等,都与发展有着某种关联。当然,发展的含义可以被理解为是扩展、是升级、是多样化、是复杂化。

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兴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形成这种新的思考方式突破了传统上分离的、孤立的、隔绝的思考,建立了当代系统的、联结的、共生的思考。这种方式不仅带来了对世界和事物的理解上的变化,也带来了研究者的视野和思路的扩展,还带来了对待世界和改变生活的方式和行动的变化。这是导致生态和谐和繁荣的非常重要的思想或理论前提。

生态学诞生之后,就与心理学有了非常重要的结合。这形成了全新的学科领域,提供了特殊的研究定向。这就是作为学科的生态心理学和作为方法论的心理生态学。这是十分重要的学科,是有着发展前景的学科,是应该得到贯彻的方法论,是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法论。无论是生态心理学,还是心理生态学,都是人类为了解决心理与环境关系的问题,都是人类为了解决环境的健康发展与人类的心理成长的问题而做的努力。目前,环境心理学和心理环境学都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和壮大。作为新兴起的学科门类,作为具有重要生活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科学研究。生态心理学是考察生态背景下人的心理行为,研究环境问题、环境危机、环境保护等背后的心理根源,探索生态环境对人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对人的心理疾病的治疗的价值。因此,所谓的生态心理学是从生态学出发的研究,去考察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中人的心理行为问题。所谓的心理生态学则是从心理学出发的研究,去考察心理生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的问题。这是把人的心理生活看作是包容性的和完整性的生态系统。

当生态学的研究迅速地成为研究界的显学,生态学就不仅是一个学科的出现,而且是一种研究方法论的形成。这种方法论不仅可以带来理解世界的特定思考方式上的变革,而且可以带来特定学科的基本研究视野上的扩展。有的研究者就认为,生态心理学本身目前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式。那么,把生态心理学看作是一种取向,要比将其看作是一个学科更为合适,更能反映生态心理学本身的现状。

生态心理学一方面试图去寻找导致生态危机的人类心理行为的根源,另一方面则试图去寻求导致人类心理危机的生态学的根源。这其实表明,正是因为人类毫无节制地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消耗和破坏了自然的和生态的链条。正是因为人类人为地割断了自己与自然的有机联系,从而导致了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失衡和疾病。所以,自然的和生活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决定了人的生活的实际质量,也决定了人的心理生活的实际质量。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导致了人的生活环境的恶化,而且也导致了人的心理生活的损害。

在西方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完形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是导致了和促进了生态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学派别。这两个心理学派别所强调的整体不可分割和心理对环境的适应,就是后来生态心理学的整体主义和共生主义的基本主张和观点。但是,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反对完形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看作是自足的系统,也反对机能心理学把环境看作是自足的存在。生态心理学强调环境与心理是交互依存的。在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研究者主张采纳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论,反对把人的认知活动从人的生活活动中分离出来,放到实验室中进行孤立的研究。这就是认知研究中强调的生态维度。这重视的是对人的生活认知的考察。

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学方法论反对传统心理学的二元论的思想前提或哲学设定,反对把心理与环境、把个体与社会看作是分离和分裂的存在,反对把生理与心理、把认知与意向看作是分离和分裂的存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学方法论强调贯彻整体主义和共生主义的观点和主张。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通过多元的和互动的观点来理解人的心理,来理解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那么,生态学所理解的生态系统,是把系统中的存在看作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生存、共同成长、共同繁荣的。如果人为地割断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就会导致人的生活的失调和人的心理的疾病。“生态心理学将深层生态学与心理学和治疗学相结合,一方面探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为解决生态危机开辟新的途径;另一方面研究自然对人类的心理价值,在保护生态的更深层次上重新定义精神健康和心智健全的概念。”按照生态心理学的理解,人类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结。这体现在人类心理方面,就是所谓的生态潜意识。这是人

的天性或本性。然而,这种生态潜意识在后天很容易受到压抑、抑制和扭曲。目前,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也正面临着严重的精神危机。生态心理学是要解除对人的生态潜意识的压抑,使人在意识层面上与自然达成和谐。生态心理学也是要促进人的生态自我的建立,这会使人合理地面对环境,合理地满足需求。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可以使人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压力、治愈心理疾病、促进心理成长、形成健康人格。显然,生态心理学为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

二、生态学的视角及其方法

生态学的视角是指从共生的方面来考察、认识和理解环境、生物、社会、人类、生活、心理、行为等。这否定的是割裂的、片面的、分离的和孤立的认识和理解,而强调的是联系的、系统的、动态的、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生态学的方法论是指以生态的或共生的观点、手段和技术来考察、探讨、干预生活世界、生活过程和生活内容。也就是说,生态学的方法论对于人和人的生活来说,既可以是考察的方式和方法,也可以是解说的方式和方法,还可以是干预的方式和方法。

生态学给出了特定的看待世界、看待事物、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视角。人的认识或人的认知常常是开始于朦胧的、模糊的、笼统的了解。但是,随着人的成长,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人又去分析、分解、分离不同的事物。这使人会形成一种特定的认知习惯,那就是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定位,把事物按照其构成的单元来理解。生态的视角则恰好相反,是试图把事物理解成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是彼此互惠的整体,是共同促进的整体。这样,分离的部分、分解的存在、分开的理解就要让位于整体的互动、互动的整合、整合的理解。

其实,生态学的方法论提供的是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层次观、进化观、同生观、共生观、互惠观、普惠观等等一些重要的思路。这可以改变原有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式。整体观是通过整体来理解部分,或者是把部分放到整体中加以理解。系统观是把系统的整体特性放在优先的位置上。综合观是相对于分析观而言的,是把构成的或组成的部分统合或统筹地加以理解。层次观是把构成的部分看作是或分解成不同水平的、不同层次的、不同阶梯的存在。进化观是从发展的方面、接续发展的方面、上升发展的方面、复杂化发展的方面、多样化发展的方面等,去理锯事物的进程、进展、优化和优胜。同生观是把生命或生物的生长和发展看作是相互支撑的、互为条件的、互为因果的、互为前提的。共生观是把发展看作是彼此促进的、协同发展的、共同生长的。互惠观是把自身的发展看作是对其他发展的促进,同时又反过来推动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普惠观则是把个体成员的成长和发展看作是整体成长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一个整体中的个体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具有整体效应的。生态学的方法论可以带来心理学研究中理解对象或心理的重大改变,可以带来心理学研究中理解心理与环境关系的重大改变,可以带来心理学研究中理解心理学研究方式的重大改变。

生态学是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的,同时也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出现的。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是考察和研究生态现象的。生态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则是看待世界、理解对象、提出问题、提供思考、给出结果、提供方案的特定方式和方法。生态学方法论是指以共生的主张、观点、方式、方法、手段和技术来考察、探讨、影响和干预人的生活世界、生活过程和生活内容。也就是说,生态学方法论既可以是解说的方式和方法,也可以是考察的方式和方法,还可以是干预的方式和方法。在生态学的研究中,也有学科自身所运用的方法。生态学的方法可以包括野外观察和实验观察两大类。但是,这里所说的生态学方法论,重心并不在于生态学的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什么,关键在于生态学的研究为心理学的研究所提供的方法论层面的重要改变。这种生态学带来的方法论的改变包括哲学思想方法的改变,包括一般科学方法的改变,也包括具体研究方法的改变。

生态学方法论就是一种生态学的整体观、发展观、科学观、历史观、心理观。这对于心理学的学科、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改变。这是眼界视野的开阔,这是进入思路的扩展,这是研究方式的变革,这是探索途径的转向,这是考察重心的挪移,这是关注内容的丰富。生态学方法论使心理学家有可能在相互关联的、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相互构成的方式下,去理解人的心理行为,去理解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去理解心理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去理解心理学的研究所应包含的内容,去理解心理学研究者所能看到的生活。这也就是生态学方法论的根本含义所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在寻求自己的研究内容的定位,一直试图从纷繁复杂的人的生活中去分离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常常是带来分离和分割的考察和理解,而不是关联和互惠的考察和理解。但是,生态学的方法论则可以提供那种关联性和互惠性的考察视野和理解方式。

三、文化学的含义及其原则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中国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区分和割裂主体与客体或主观与客观。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的是道,道是浑然不分的,是自然一体的,是生灭不息的。按照中国思想家的理解,道并不是在人心之外,而是在人心之内。这就是所谓的心道一体,就是心性论的思想。人对道的把握,并不是到人心之外去寻找。所谓的道,就是人的本心。但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常会蒙蔽、迷失、放弃自己的本心。例如,人会受到自己的欲望驱使,人会受到自己的贪念引导,人会受到外界的刺激干扰,人会受到外界的多种诱惑。因此,人就会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见利忘义、泯灭良心。这就会偏离了正道,误人了歧途。

人的生活或人的心理生活,实际上都是寻找和追求意义的生活。对意义的理解、把握和创造就是人的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建立在人的意识觉知的基础之上的,是形成和发展于生存的体验和生活的创造,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和对生活意义的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就是有道理的生活,那么有意义的心理生活就是有道理的心理生活。所以,人的心理生活都应该是寻求道理、合乎道理、具有道理的生活。生活的道理就在于适应和创造。人可以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生活赋予自己的意义,并按照这样的意义来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个体对生活的适应。人还可以在心理上改变自己的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并创造新的意义来赋予和充盈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个体对生活的创造。

对于人的心理生活来说,非常重要的是适应。适应就是人改变自己或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来应合环境的条件和达到环境的要求。没有适应,就没有人的正常生活。在人的现实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对环境的适应问题。许多不适应环境的就会被环境所淘汰。对于人类个体来说,他从一降

生就开始了对外界、对环境、对社会、对他人的适应过程。个体必须适应自己所处的生活世界,他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对于人的心理生活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创造是人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现实境遇、心理行为,创造是人建构自己的生活环境、心理生活、人生命运、未来发展。

人的心理生活并不是单一个体的封闭生活,而是群体性或社会性的生活。在群体性或社会性的生活中,重要的不仅是空间上的接近,而在于对生活意义的共同的理解和沟通。对于人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的是理解。人要通过理解而达到和解,通过和解而达到和谐。人与物的分隔,或者是物与我的分隔,是在人具有了意识、具有了主体意识、具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才开始有的。当人能够把自己的存在、身体、心理与外界、他物、他人区分开之后,就是所谓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产生。这表明了个人或个体的成长、成熟、自立、自主,这也就意味着个体可以把自己与外界、与事物、与社会、与他人区分和分离开。但是,这种区分和分离也带来了分割和分裂,也就是主与客的分裂、心与物的分裂、我与他的分裂。分裂带来的是,在主体之外的存在,在人心之外的存在,在个体之外的存在,就是外在影响人的存在,就是与人心对立的存在,就是异于个体的存在。那么,对人来说,要么就是人受物的压迫,要么就是物受人的支配。要么就是物影响了人,要么就是人利用了物。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要么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环境塑造了人的心理和行为;要么是心理决定论的观点:心理改变了环境的性质和条件。这就是人与物的对立、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自我与他人的对立、主我与客我的对立。任何的分裂和对立,都意味着一种被占有和占有、被征服和征服、被消灭和消灭。这是一种原始的关系、原始的关联、原始的关切、原始的关涉、原始的关注。这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你消我长的关联、你失我取的关涉、你无我有的关注。

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重要的、重大的、重视的,是人与天的合一、我与物的同一、心与道的统一。人在自己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经历了逐渐把自己与外界、与环境、与社会、与他人分离开的过程。这是人的成长历程和成熟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也很容易把与自己分离开的对象看作是自己的对立面,是自己要征服、要占有、要利用的对象。那么,人也就孤立了、隔绝了、膨胀了、放纵了自己。实际上,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消除我与物的分裂,就是促进物与我的融通。这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的核心内涵,强调的是统一的、和谐的、容纳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或文化环境之中,重要的就不是征服和占有、索取和利用,而是和谐和统一、融汇和融通、容忍和容纳。

四、心理学的追求及其目标

天人合一、心道一体是指在根源上和发展中人与天、心与性是一体的。当然,这里的天不是指自然意义上的天,不是指宗教意义上的天,而是指生活意义上的道理。天道是指自然演化、生物进化、人类实践过程中的道理。这里的人不是指自然意义上的人,也不是指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指创造意义上的人。天人合一的含义就是指人的心理行为与人的生活环境的共生关系。如果单纯说环境创造了人是不完整的。环境决定论把人看作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制约和塑造。那么,人就会成为环境的奴隶和附属,就会成为环境任意宰割和挤压蹂躏的对象。同样,如果单纯说人创造了环境,也是不完整的。主体决定论把人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主宰者,人可以任意妄为和无所不为。那么,人就成为了不受约束的主人,成为了破坏的源头,成为了自然的敌人,成为了自毁前程的存在。人与环境是共生的关系,是共同成长的历程。人是通过创造了环境而创造了自己。或者说,环境通过改变了人而改变了自身。人与环境是要么共荣、要么共损的关系,是或者共同成长、或者共同衰退的历程。

天人合一的基本体现就是心道的一体。道是容含的总体,但道又不在人心之外,而在人心之内。所以,人心可以包容天地、包容天下、包容世界、包容社会、包容他人。这就是人在自己的内心中体道的过程,也是人在自己的践行中证道的过程。但是,人在生活中却常常会失去自己的本心,被利欲所蒙蔽。从而,人就会背道而驰、倒行逆施、见利忘义、为富不仁。那么,怎么才能复归本心、明心见性、仁爱天下,这就是体道的追求、证道的工夫、践道的过程、布道的行为。当然,心道一体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特定的含义。

首先,心道一体的重要含义在于,道并不是在人心之外,道并不是外在的对人心的奴役,也不是人迫不得已接受的外在限制,也不是人无可奈何接受的外在存在,也不是人力所不及的天生存在。其实,道就是心,心就是道。道是人心的根本、根基和根源。人只要觉悟到内心道的存在,人只要遵循着内心道的引导,人就会随心所欲、创造世界、无中生有、促进新生。其次,心道一体的重要含义在于,心与道是共生的,是共同创生的。心迷失了道就会迷失了自己生长的根基,道离开了心就会失去了自己演出的舞台。正因为人心中有道,才会有所谓的心正、心善、心诚、心真。道为正,道为善,道为诚,道为真。人心可以包容天下,正是因为人心中有道。所以,在人的生存中、生存境遇中,在人的生活中、生活追求中,在人的心理中、心理生活中,也就是对人而言,心正而正天下,心善而善天下,心诚而诚天下,心真而真天下。最后,心道一体的重要含义在于,道创生了万物,创造了世界,而心也同样是创生了生活,创造了人生。道是万物演生的根本,心则是人生演化的根本。人通过自己的心来体认道的存在,来创造自己的生活,来建构社会的生活。人可以通过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心理环境、心理资源、心理成长来建构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的根基和平台,来生成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人体认道的根本方面。

这就是人的文化、人的心理文化、人的创造所形成的文化、决定了人的生活和环境的文化。这就是人的生活、人的心理生活、人的有质量的心理生活、人的有追求的心理生活、人的有成长的心理生活、人的有成就的心理生活。这就是人的环境、人的心理环境、人的有和谐的心理环境、人的有建构的心理环境、人的有意义的心理环境,这就是人的资源,人的心理资源、人的可以转用的心理资源。这就是人的成长,人的心理的成长,人的无止境的心理成长。对社会个体来说,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心理环境、心理资源、心理成长都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对特定社会来说,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心理环境、心理资源、心理成长也都是其必不可少的构成。

“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以探讨和揭示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心理环境、心理资源和心理成长为目标,以开创和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学派、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己任,以推动和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创造、发展和繁荣为宗旨。因此,新心性心理学就是把生态学方法论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围。并且,新心性心理学就是把心理生态学作为自己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核心内容和核心原则。

猜你喜欢
生态学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跟踪导练(二)5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数码上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