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加强高职学生学风建设,就应该在明确学风内涵的基础上,研究学生学风系统的核心及其层次关系,抓住问题的实质,并通过对核心问题的分析引导,从根本上改善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气。
[关键词]学风 层次 关系 动机 引导
作者简介:史晓江(1966-),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会计教学与研究。
一、学风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一)学风的内涵
学,指学习,具有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风,指风气,具有指向性和渗透性。学风,简而言之,指学习的风气。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它以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是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学风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和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典型的思想行为倾向,是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角度不同,对学风内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就学校整体层面而言,学风既可以是治学之风,也可以是学术之风,还可以指学生的学习之风。从学生个体角度看,学风是指学生学习的风气,是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经过长期教育和熏陶逐步形成的一贯的行为风尚和精神面貌,是学生个体的知、情、意、行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二)学风的一般分类及其辩证关系
学校的学风根据其范围大小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学风:学生个体学风、班级集体学风、学校整体学风。
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学风是构成班级集体学风和学校整体学风的最基本单位。可以说,学生个体学风决定班级集体学风,班级集体学风又将决定学校整体学风,班级集体学风、学校整体学风又会反作用于学生个体学风的形成。学校整体学风的形成基础,归根结底又在于学生个体学风和班级集体学风的培养。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作用又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辩证关系。
二、学生个体学风内涵的心理学层次
学风的本质是抽象的,学生个体学风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学生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结合体。同时,学风的表现又是具体的,按照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围绕学生学习的動机产生的目标、态度、行为、成效、社会反映等,构成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最终将体现在学生的各种行为及其成效中,包括学习精力的投入,课堂表现、兴趣爱好、遵守纪律的情况、学习成绩等等诸多方面。
学生个体学风的核心和源动力更多的来自于精神层面,它是决定学风方向的根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围绕学习动机这个核心,影响学生个体学风的因素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成效、社会反映等五个层次。其中,动机决定目标,目标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效。成效又会影响动机,它们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又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辩证关系。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将体现为社会反映,即学生个体学风的整体表现。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个体学风的核心,而学生个体学风又决定着班级集体学风和学校整体学风。因此,学生学习动机的正确引导是整个学风建设的核心。
三、学习动机的引导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 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相对于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机来说,可以概括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一)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学生的学习动机复杂多样,可以归纳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1.内部因素
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对学习动机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包括学生的自身的理想或愿望、自信心、意志品质、兴趣爱好等因素,且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2.外部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等,其中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社会因素又包含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导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舆论导向、大学生就业状况等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引导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会使学生产生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并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 推动其学习行为朝着预定目标奋进。这是学风建设最根本的意义,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2.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如果说,学生个体学风和班级集体学风的培养是学校整体学风的形成基础,班级文化的树立与培育则是学生个体学风和班级集体学风培养的重要手段。班级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较强的影响力,早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如果说文化是“人们生活的方式”,则班级文化就是班级学生生活的方式。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班训、班歌、班徽、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兴趣小组、志愿者活动等班级文化建设方式,积极塑造健康向上的班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个性。利用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约束作用,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风建设的有力保障。
3.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作为高职院校,应当利用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手段,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育学生优良学风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 ]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3)
[2 ]李伯黍。教育心理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 ]沈国强。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