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惠
[摘要] 近年来,学生在语言课堂上沉默的原因成为教育者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过大量研读文献,笔者发现,以往文献缺乏有效的实证研究且研究对象很少涉及学习英语的学生。因此,本文对某市旅游商贸学校的学生从自身因素、教师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为沉默现象的改观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课堂 沉默 改进
一、学生在课堂上沉默的特点和现状
中国学生在海内外一直被公认为是勤奋的学生,但在课堂上居多沉默寡言,在语言课堂上大多数学生更少言寡语,有些令人费解。近几十年来,“交际法”英语教学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热潮,此方法诱导学生多说英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操练,从而消除“聋哑”英语现象,但是它没有使课堂沉默得到根本改观。于是,很多教学工作者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笔者借鉴有关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进行了一次实证调查,来探索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我们可以把课堂沉默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的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刘向前,2005)本文将此狭义地理解为课堂提问或讨论中学生的沉默。
二、课堂沉默现象的分析和研究
纵观有关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本人将其原因总结分为三类:学生因素,教师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
1.学生因素
学生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语言水平,接触英语的多少、自我认识,交际与合作技巧,性格与思考过程。
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包括自我观念,气质性格特点与学习风格,自信心和自尊心是自我观念的最重要的两方面。如果学生自尊心太强、自信心不足,就会导致其在回答问题时犹豫不决。至于气质性格特征,内倾型兼自卑型的学生在课堂参与方面显得不那么积极。研究还发现英语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课堂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84%的学生认为因为英语水平不够而使他们选择沉默。另一项关于沉默与其原因的调查表明:自评英语学习成绩好坏与沉默与否有一定的联系。对英语水平的自我感觉差的同学,尤其是口语方面更易在课堂上保持沉默。除此之外,英语学习开始得越迟以及平时接触英语越少就越容易导致课堂沉默的产生。
2.教师因素
除学生因素外很多研究者提出,对于课堂沉默,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教师方面涵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交际风格,师生关系以及课程任务的难易。对于交际风格,教师在课堂中若过于关注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略大多数成绩一般或不尽人意的学生,因此,造成了后者宁可倾听也不愿意积极发言,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很重要。
3.社会文化因素
也有不少学者提出课堂沉默受其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本人将其概括为应试教育体制、班级规模、传统教学理念,教师的权威地位,谦虚原则,面子观以及传统文化对沉默认同。
教师的地位导致了学生的盲从信从。教师权威的慑服以及长期以来尊师重教的思想使学生不敢质疑老师,不敢在课堂上公开争论,否则会被认为大不敬。谦虚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少说或不说(谢元花,2006)。影响课堂言语互动的另一大因素为面子观。因此,中国人的面子观不仅强调了个体的需要与期望,更注重集体所推崇的公众形象。因此,学生更担心的是周围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学生怕说错而沉默或不懂装懂都是怕学生或老师的嘲讽,为了不丢脸,为了保全面子。
三、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分类
学生课堂沉默自身因素有:口语不好不会表达,我对所教内容不感兴趣,我未做课前预习或准备,我缺乏自信心,平时课外接触英语不多,比较喜欢思考,不喜欢表达。社会文化因素有:习惯老师讲我听,不愿意去挑战老师或同学的言论,即使知道答案,也想谦虚一下而不回答,害怕回答有误遭到老师或同学的批评或嘲讽,很丢脸。教师因素:老师经常关注一些成绩好或活跃的同学,我有时想发表见解,但老师没叫到我,问题或讨论内容太难,所以,无法回答。
另外,教师的因素:那些上课无精打采的教师容易影响学生的课堂情绪,而幽默的教师更容易调动课堂气氛。有些教师讲的内容太肤浅或速度太快也是造成学生沉默的原因。
四、解决课堂沉默的建议
首先,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教师应先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帮助每一位学生明确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应对新时代语言教学的要求。要消灭“哑巴英语”现象必须大胆开口,勇于挑战他人的言论,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要明白回答错误并不可耻,更不要盲从他人沉默的行为。这种认识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本人在平时的课堂上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每一次交流都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传统的学习观念。在学期末本人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的表现写在小纸条上,以及他们认为可以打破沉默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尤其是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不要立即否定他们的回答。对于他们的每次发言给予一定的肯定,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营造一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另外,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提倡通过实践来发掘个人潜能。关心课外知识,培养独立见解,教师还应提供生动的内容与风趣的问答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言人不应作为加分的目标,而且让学生意识到其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要提供学生各种交流渠道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接触英语,每个地方的景色吸引着许多外国游客,具有得天独厚的语言学习环境。我通过讲述自身经历,鼓励学生多深入到风景点与涉外饭店,与外国游客沟通,向他们介绍景点。学生进行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锻炼胆量与提高口语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这无疑是打破课堂沉默的有效方法。
五、结束语
本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英语学习中学生课堂沉默的自身原因,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另一方面,我们则要求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材施教,使他们消除种种顾虑,勇于开口,最终师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2]姜新生.无问题学生是如何产生的——关于课堂沉默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4,(3):28.
[3]谢元花.外语课堂学生沉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