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琴
词语是文章的基本单位,我们如果在教学中重视词语教学,就能让学生在品读中学会抒发情感,在理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想象中丰富表象,在学习中认识世界。
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从而成就了全文的深厚情感。如果我们让学生细细地品读,就能把词句作为抒发情感的工具,让他们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教者在《特殊的葬礼》一课教学中,给学生两组词语让他们细细品读: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逐渐枯竭 生命垂危 奄奄一息,在品读中,学生读出了瀑布的豪壮,也读出了瀑布的垂危,深刻体会到了瀑布的变化,抒发出了对昔日瀑布的喜爱和对现实瀑布的惋惜之情。语感的培养从词语开始,对词语动情地朗读,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词语中充盈的生命活力,开启他们丰富的情感。
让学生学会联系课文理解词语,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借助文本,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如《争论的故事》中“两全其美”一词的意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读读词语的前后内容,学生自然很容易地找到有关句子加以解释:“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这样两方面都满意地顾全到了,这就是“两全其美”的意思。有时,同一个词语在字典中有不同义项,如若让学生结合课文来理解,他们便能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词语就像一扇窗,打开窗户你会发现窗外无限的风光。透过词语,打开学生的想象之窗,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的东西,丰富学生的表象,从而让词语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让词语更具有活力。如在《秋天》一诗中“井井有条”这个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读到这儿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秋天到了,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金黄的稻子翻滚着波浪就像跳着舞,洁白的棉花手拉着手享受着阳光,红褐色的高粱像喝醉了酒挨着同伴,田野整整齐齐的。”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透过他们的想象,我们窥视到了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情感,这不仅仅是一个个词语,更是一幅幅五彩的画、一首首优美的诗、一部部精彩的电影,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语言的魅力。
词语来源于生活,它是对生活的阐述,是生活的再现,我们可以借助生活来更好地理解它。如《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中有“拦腰切”一词,就可以让学生先摸摸自己的腰在哪里,差不多是身体居中的部位,从而理解“拦腰切”就是从苹果“腰”部开始切。理解“新绿”一词,可以让学生想想春天小草刚刚长出来时是什么样的颜色,引导学生把词语的理解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和世界,让词语牢固地贮存于学生头脑中不易忘记。
学生学习词语不仅是为了理解课文,而且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众所周知,学生害怕写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词语贫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课文里的一些词语,拓展延伸出更多的词语,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语,同时也可以帮助其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有一句是“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其中的“五彩斑斓”一词,就可以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语?通过一个词语拓展出更多的词语,这样就让学生丰富了自己的词语积累。
除了拓展一些近义词、反义词外,学习了课文中的词语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一类的词语,如学了“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再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学生会说出很多,这样就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词汇,写作时就会信手拈来,笔下生花。
当然,学习词语更高的境界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如果他们学会了一些词语而不去运用它,久而久之就会忘记。因此,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写写,在说与写中积极地运用词语,使这些词汇更牢固地识记在头脑中。提高词语的运用频率,进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如在《春到梅花山》一课中,可供学生积累运用的词语有:景色秀丽、变幻无常、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先来说几句话,学生会用这些词语说话了,今后也就会运用了,这些词语就内化成学生语言的一部分,进而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再如,在学习《看菊花》一文时,学生学到了描写菊花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词语后,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菊花呢?学生想起“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形态万千”等词语,无形中学生学会了运用词语,发展语言。
(作者单位: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