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刚
摘要: 本文阐述了高职进出口业务函电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思路,并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方法与实施路径进行探索和实践,呈现其特色与成效。
关键词:进出口;函电;教学理念
商务英语专业进出口业务函电是一门将国际商务与英语书面表达相结合的实用性英语课程。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操作中书面交流的基本规范和技术要求,具备从事对外经贸活动的沟通能力,为日后走向跟单员、业务员、单证员、报关员、货代员等外贸岗位并顺利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既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跨文化交际的后继课程,又是进出口单证制作、进出口业务综合技能实训、职业资格考证等专业课的前导课程,与进出口业务洽谈、基础英语等课程齐头并进,也是其他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课程教学理念与思路
笔者根据对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外贸行业、企业的调查分析,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定位为“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从事外经贸行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又被称为“英语语言能力(English)+商务专业知识(Business)+实际操作技能(Skill)” 的“EBS”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岗位群主要是外贸企业业务员、单证员、货代员;金融机构国际结算业务从业人员;中外企业涉外商务人员等。因此,课程教学的理念也紧紧围绕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其具体表现为:
1.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观。本课程首先面向企业,以立足珠江三角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与行业企业共同对外销员工作岗位(群)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开发,然后将进出口业务函电课程目标设定为通过训练学生进出口业务的书面交际沟通能力,使之能熟练运用国际商务领域进出口业务过程中往来函电的基本写作技巧,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境拟写内容正确、符合国际商务习惯的函电文书。
2.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观。本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珠江三角洲的陶瓷、玩具、轻工外贸行业一线实践中挑选大量的、合适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与操作,以使学生对课程内容能确实领会掌握,快速掌握外经贸业务实际操作中最常用的行业语言,形成独特的职业思维习惯和工作作风。鼓励学生用特殊用途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实现与外商的有效沟通,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本质属性。
3.任务驱动的学习动力观。任务驱动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本课程的学习者就是未来的职业外销员、职业经理人,其学习、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如何技巧性地获取订单,负责任地履行订单,安全性地收回货款,营利性地获得较高的利润率。
4.知行合一的实践价值观。要熟能生巧,就要坚持把实践教学贯穿于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专项技能,也要加强课程综合技能实训,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更要重视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并非只是懂得技能、片面发展的“工具人”,而应该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即具备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职业技能熟练、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所以
主张“business is not business”。
二、课程内容整合及其实施路径
课程内容应体现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进出口业务函电主要立足于外销员工作岗位(群)。根据原国家外经贸合作部(现为商务部)制定的《外销员工作规范》规定,外销员在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具备“较为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笔者认为“较为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就是要做到“能写”“会写”。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一线经验,进一步研究认为,外销员岗位(群)工作内容其实就是以订单为中心,工作任务包括建立业务关系、交易磋商和客户下单等业务技巧;工作过程可以序化为涵盖货、证、船和款等业务流程。相应地,进出口业务函电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就可以整合为建立业务关系、询价及答复、报价、报盘及还盘、定单及其执行、支付条款、包装、保险、装运、抱怨与处理等磋商环节。围绕着这样的工作过程,英语作为国际商务沟通交流的工具、进出口业务操作模拟或真实的案例作为载体,就能够把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有机地融合起来。
能力的培养历来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笔者主张在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英语语言教学,在理论课程讲授中推行双语教学,练就学生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职业本领。实际上,双语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的应用,的确是出于进出口业务函电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的需要。因为在进出口贸易实践中,绝大多数函件都是以英文拟就和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大量专业英语进行讲解和讲授。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熟悉业务操作实际环境,真正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此外,笔者还主张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以案例教学作为先导,突出教师的传道授业职能。因为教师通过模拟案例启发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对操作技能内容进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处理和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仅仅是机械地掌握操作技能,还能将高职学生的应用操作技能力提高到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彰显高职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属性。不过,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对外贸业务的各个环节已基本熟悉,对商务信函的格式、句式和习惯用法能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将课程实践教学安排在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教学实验室进行。学生在模拟的中国贸易公司并以该公司业务员的身份通过网络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模拟实习操作软件提供的不同案例与“国外客户” “银行” “海关” “船公司”和“保险公司”等进行业务交流。老师针对不同的国际商务情境及不同的操作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做到学以致用。不过模拟虽然逼真,但毕竟不是真的,学生都渴望能有机会直接与外商联络。于是,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成为必由之路。我院外语系充分发挥与阿里巴巴旗下公司及台资企业—广州保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及广州海鸥卫浴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功能,不定期地派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外销员或客户服务中心等一线岗位上经公司授权并以公司名义直接对外联络,开展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利用所学到的英语语言知识、国际市场营销原理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全面、系统、规范地熟悉和掌握了进出口业务的程序、环节及做法,练就了进出口交易的操作与函电拟写的技能,同时订单的规范填写、签订与履约、信用证的审核和修改及制单业务技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课程特色呈现与效果评价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进出口业务函电课程突出强调从珠江三角洲外经贸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能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进行进出口业务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彰显了高职教育的应用性特点,也践行着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思想,特色较为鲜明,具体体现在:
其一,将课程立足于外销员工作岗位,面向企业、面向学生。实行课程设计与企业挂钩、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实现了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由结构单一的学科型教学计划制定向行业项目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转变;由国际商务合同条款为中心编排教学内容向由进出口业务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教学方案突破;由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校内课堂实训教学模式向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的立体化模式跨越。既凸现了职业性,又兼备实践性、开放性。
其二,找到了该课程对应工作岗位的内核(订单),明确该工作岗位的任务(获取订单),厘清其工作流程(履行订单),发现了一条从一般语言(基础英语)—同类语言(商务英语)—特殊用途语言(外贸英语)的语言教学与习得之路,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开放教学等多种学习平台之上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行任务驱动、双语结合;多管齐下,以达到熟能生巧、相得益彰之教学功效,形成课堂讲实务、机房练技能、企业做业务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职进出口业务函电课程建设既是一个载体,也是一个平台,它应该能够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符合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就目前而言,我院进出口业务函电课程基本突出了教学理念的导向性,师资力量的专业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技术运用的恰当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具有一定的可诱导性。然而,作为不断建设发展的课程,应该具有大课程意识,着眼于未来,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不断完善。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硕士)
参考文献:
[1]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don:Longman,1996.
[2]Long M&G.Grookes.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 design[J].T.ESOL Quarterly, 1991 (26).
责任编辑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