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院生 彭静飞
摘要: 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了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方共赢,是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推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着力抓好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顶岗实习等重要环节,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方式,也是我省实施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非常切合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实际,有力地推动了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和特点
在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广东省加大工学结合的改革力度,佛山与清远、江门与河源在全省率先探索出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联合、学校与企业联合、优质教育资源与一般教育资源联合的中职“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入学时,学校预先垫付其费用,在学三年,实行弹性学制,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共同组织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企业向学生支付合理劳动报酬,用于学生缴纳学杂费和生活费用。学生到工厂实习,中职学校老师也进厂全程跟进,边学习边工作,并与学生“同吃” “同住” “同劳动”,这是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
首先,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实现了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方共赢。据初步统计,每个学生在企业劳动和实习,每年可获得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平均约5000元,基本解决了学生的学杂费;同时,把课堂设在工厂和车间,学生毕业后无需再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就业,更好地满足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由此看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政府没有多花一分钱,学生没有缴纳一分钱,学校收费没有减少一分钱,企业没有额外增加开支一分钱,从而政府满意、学校满意、企业满意、学生满意,真正做到了四方共赢。
其次,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动手能力。工学结合模式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把课堂设在工厂或设在车间,学生可以一边在工厂劳动,一边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总结,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又由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学生必修的课程不因参加工厂劳动而减少,切实做到保质保量。这就摆脱了过去传统的职业教育在教室中教学的模式,贴近生产劳动的实际,贴近企业的用人需要,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受欢迎。可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新形式,对全省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最后,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有助于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品牌。以前,珠江三角洲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都来自本地,学生的来源单一,不利于形成多元的校园文化。开展工学结合,招收欠发达地区学生到发达地区学校就读,使学校的生源组成趋于多元化,对多元校园文化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农村学生比较纯朴,比较吃苦耐劳,学习也比较刻苦,这有利于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学生形成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作风,从而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形成健康向上、积极奋发的校园文化。
二、开展工学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开展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要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基础上,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是搞好试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在试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扩大试点面,但是务必克服贪多求快的冒进心理,务必抓好抓实,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在全省推广,做到推广一个,成功一个,争取3年后全省有10万农村孩子“零学费”读中职学校,按每人每年顶岗实习收入最低5000元计算,加起来就是5个亿,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智力扶贫”工程。
二是严密组织,加强管理。要吸取以前管理松散,与企业联系松散的弊病教训,认真做好招生组织、学籍管理、企业合作等方面工作。要优先招收农村、山区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身体健康的学生,要以学生自愿选择为原则,并与学生家长签订协议。职业学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主动寻求企业的支持,也要妥善选择合作企业,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大中型企业顶岗实习。
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切实保证教育质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能否成功推广,能否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能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突破教育教学常规,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创造性地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要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积极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要突破偏重课堂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切实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计划,确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实施顶岗实习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如果抓得不好,工学结合模式就会流于形式,将直接影响到这种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成功和推广,必须非常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职业学校要加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指导,实施上岗前的心理辅导和实习动员,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劳动观;要与企业共同开展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操作、服务规范、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确保顶岗实习取得实效,学校要与企业加强协商,签订有关顶岗实习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建立协商机制,共同研制实习计划,共同制订实习管理办法。
三、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推动全省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
从全省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和布局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路,从全省的大局和全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突出建立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的机制;以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要根据我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财力状况的差异,分类制订不同的发展规划、战略和思路,总的来说,这种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思路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做大做强珠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珠江三角洲地区要面向全省招生,特别是要创造一切条件招收欠发达地区初中毕业生就读,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高技能产业大军;要激励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继续办好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新办一批职业院校,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职业教育基地,积极扩大招收欠发达地区初中毕业生,采取工学结合、减免学费、政府补助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并且在当地推荐就业。
二是重组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财力的实际,主要集中在地级市办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开展与珠三角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联合办学,既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又切实做好输送初中毕业生到珠江三角洲就读和中职毕业生到发达地区就业的组织动员工作,做到“盘活存量,做新增量,借力发展”。有条件的县(市)可通过整合当地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一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加挂县(市)职业教育中心牌子,既从事学历教育,又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
三是推进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联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联合办学,目的在于有效扩大欠发达地级区职业院校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要使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分校,做到招生计划统一、课程设置和教材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实训实习组织统一、师资培养培训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在联合招生、师资培训、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训实习场地建设等方面,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运行。
(钟院生系广东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彭静飞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