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德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近十年间,学校德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要应对错综复杂的新形势,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克服长期存在的“要求过高、内容过空,方法过死,实践太少”的弊端,更新德育观念,规范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优化德育环境,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德育工作重要转变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学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政治课教师应当更加关注、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笔者就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笔者主张:学校德育工作要实现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变:
1 突出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实现德育目标由笼统划一向分层递迸转变
德育工作效果不佳,与德育目标提得过高和过于划一大有关系。从小学到中学甚至是大学,都是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内容笼统,目标不明,难以操作,必然事倍功半。德育目标应是分层次递进的,按照青少年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小学阶段应着重进行养成教育。养成讲文明礼貌、讲卫生、爱学习、勤劳朴素的良好行为习惯,这可以使学生终生获益,因此这是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的道德意识教育应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主,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贯穿教育始终。贯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让他们做到知法、守法。同时要努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畏困难,自强不息。
高中阶段应侧重理想信念改育。要抵制各种不良文化思潮的冲击,杜绝追求享乐、精神萎靡、不思进取的倾向;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解释周边的现象,解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要突出正面引志,注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净化学生的思想,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注重有针对性地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让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 突出德育工作的灵活性,实现德育途径由形式单一向多管齐下转变
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必须改变封闭状态,注意德育途径的多样化。重点要突出“三化”:
(1)注重教化——追求正面教育的实效性。正面教育要提高效率,必须摒弃那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的说教,实现理性化、科学化与情感化、艺术化的有机统一。要注重把科学理论与社会实际及学生思想实际有机结合,通过生动的社会生活实例的分析,论证科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来分析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同时,要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之中,在同一时空把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品德有机结合起来,使正面教育能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2)注重同化——捕捉集体改育的着力点。环境在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良好的集体环境,能敦促集体成员共同进步;而不良的环境,也能将好学生引入歧途。因此,要积极引导,扬长避短,发挥班级集体、团队集体、学校集体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健康、愉悦的环境中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要倡导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要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开展好帮助特困学生的献爱心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自觉融入到班级集体之中。
(3)注重感化——寻找情感情教育的突破。一是环境激情。要重视学校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建好校训墙、宣传栏、文化走廊、花坛盆景等风景点,让一草木寓情,一砖一瓦启智,使学生目之所及能教化,耳之所闻能修身,激活他们对学校,对教师,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师爱激情。师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德育优化的重要条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用自己的真爱、真情、真诚,去唤起每一个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尊敬和崇拜的心理,进而延伸、幅射到爱学校、爱集体、爱社会。三是榜样激情。要充分运用榜样引路这个法宝,教育青少年自觉以革命先辈、当代英模及创业先锋为榜样,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3 倡导“知行合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和内化正确的思想信念
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中比较、去检验。社会实践是“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例如有教师在教学《理想与奋斗》时,发现部分学生对现阶段还要提倡艰苦奋斗不以为然。针对这种思想,教师组织学生访问了典型的乡镇企业。该企业原只有5名工人,12000元毛资产。2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企业成为拥有6000万元资产的大型企业。他们至今保持着创业者们只值几分钱的旧扫帚也加以再利用的优良传统,规定“上至厂长,下至各级管理人员,不得私用、挪用企业的信封、稿笺”。通过调查访问,学生懂得了“经济发展了,但艰苦奋斗绝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