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及利用

2009-06-25 11:13王强林
管理观察 2009年35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受教育者思想道德

王强林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对我们这个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相关知识及准则的了解、认同和内化,最终实现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的改善和提高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但也还是存在着明显欠缺和不足的。比如,像马加爵杀人案、北大学生伤熊事件,以及缺乏信仰而唯利是图、欠缺诚信而坑蒙拐骗等现象,都从教育所达成的最终结果与所追求目标的差距中,揭示了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种种不足和欠缺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拟就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及其利用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及其利用问题已获国内学术界和教育实践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近几年来,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及其利用问题屡屡在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中被涉及。比如江西师范大学曾绍东先生于《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就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运用的问题,并从红色资源应用的价值、前提和原则三个层面分析了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①。张奇才先生在今年三月份出版的一本书中也提出了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学科定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社会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资源②。黄永明先生认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现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开拓创新,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③,也涉及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利用问题。湖北省建始县大堰中学的王国强先生,早在2004年4月27日就于《课程改革网—经验交流》专栏上挂出了一篇名为《开掘运用本地初中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实践》的文章。文中就开掘运用本地初中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开掘运用本地初中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资源的界定及意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他们有的是探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及其利用的问题,有的是探讨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及利用问题。但其中也反映出研究的某种共性,就是他们都在探讨某种具体的资源及其如何利用的问题,而对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内涵及定义、特点及各种资源间的差异及互补性,以及这种种资源在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的利用技能及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的研究却很少涉及。

也就是说,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

二、关于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及其利用相关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及其利用并开展相关研究是抓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前提之一。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能围绕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个人道德品质和修养的提高而就相关教育资源的内涵、特点、分类及其各自的利用真正做到全面探讨、认真考量、统筹兼顾和适度利用,以至于在我们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有些资源是被多次利用、反复利用、过度利用;有些虽然被利用起来了,但由于教育者对这些资源的内涵界定和特点分析不当、利用方法和技能不了解、不熟悉而妄加利用或不恰当利用。这些都使得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利用问题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和不足,致使我们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弊端和不足。

基于此,我们认为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及其利用问题十分必要。一是通过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可以使我们的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直接责任部门及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认识及其利用问题上真正能够认真对待、全面考量、恰当选择并适当利用。二是能够在利用资源的实践中根据各种资源的特点异同及相互间的功能互补性做到统筹兼顾,相互配合。三是可以在利用和弃用间进行恰当的取舍,以服务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追求目标的实现。四是可以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和思想道德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间建立起恰当的教育实践逻辑关系和作用传导机制。我们把这些归结为一句话,就是通过对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及其利用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运用一切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资源以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终极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利用的原则分析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理念和标准,运用有关教育资源借助一定运行机制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其追求的目的和效果一是达成受教育者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方向的思想道德相关知识及行为准则的知晓、熟悉和理解;二是促成受教育者对社会所倡导的这些知识及准则的认同、内化,最终实现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的改善和提高。仅就第一点来说,我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就已经达到十分不错的教育效果了。这是我们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就之所在。然而,就其追求的最终目的来讲,光靠课程上的老师讲和学生背是远达不到所期望的目的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不足所在。这说明在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建设中,一是资源利用的目标不明,二是资源利用的原则不清,三是资源利用的方法、技能设计和选择不合理、运用也不当。客观来讲,方法、技能的开发、设计、选择和取舍决定于目标和目标决定下的原则。而在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取决于原则。

那么,依据我们所理解的前述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理念,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教育资源利用原则以服从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首先,服从于追求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的改善和提高及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原则。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唯一追求目标就是实现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的改善和提高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利用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目标。只要是有助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的改善和提高的资源,比如说某些视听艺术作品、比如说宗教仪式里的某些有益的行为规范、比如说某些媒体信息等等,我们都应该根据资源自身的特点灵活的加以利用。然而,我们在教育实际工作中却有很多时候在环节上背离了这一原则。

其次,全面利用相关资源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同样源出于服务思想道德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它的内涵是:尽一切可能利用当下社会环境中已有的可影响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之改善和提高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一切资源,以服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比如说今天的网络空间资源、国际交往之信息流与人流及物流资源、传媒资源、圣贤教化资源和楷模感化资源,民族及历史文化资源、宗教信仰资源、理想信念资源,企业及其他组织文化资源,当然还有课程资源、友情亲情资源、师长资源、学业和事业压力资源,甚而包括生活娱乐资源等等,都应该不分彼此尽可能的充分加以利用。

其三,切忌搞形式主义和避免高大全的原则。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改善和提高有其特别的途径。经过长期的时间观察,我们认为,受教育者必须通过接触与感悟、观察与思考、评价与实践、反省或再评价等环节,然后才通过行为的反复确认达成深入灵魂、溶入血液的巩固与提高。在这整个过程当中,不仅是施教的内容要贴近生活、深入生活、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而且施教者也要让自己的施教行为和方式尽可能的人性化、生活化、情感化、合理化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才能使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思想道德教育要感性、丰富、具体,要贴近生活,要有可操作性,也要有一定的可娱乐性。所以,切忌形式主义的敷衍了事或一窝蜂,也切忌不着边际的高大全道德形象感化诉求。在这方面,新中国既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

其四,遵循心理学理论成果及实践指导机制进行教育的原则。人的身心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运行机制,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与改善,应该也是遵循这样的机制而成为可能,这些机制在一定层面上也为心理学的研究所揭示。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学研究的心理机制看似两个不同的东西,但实际上二者有着极大的关联。从现在的心理学成果在西方民众生活及企业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的实践知道作用来看,像潜意识和显在意识相互作用的理论原则及其他的很多心理学理论原则和操作技能都完全可以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所利用并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其五,贴近感性生活与社会现实的原则。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和改善,无论是源出于榜样的力量、课堂的力量、圣贤的力量、生活反思的力量、伙伴的力量、友情亲情的力量、宗教的力量还是师长教化的力量,说到底都是源于受教育者所感受到的感性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的引导或促进力量。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一切违背生活和社会现实之行为价值原则的教育行为,最终都是失败的。所以,今天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要想达到所期望的目的,它的一切方面、环节以及技能和方法的运用等都必须遵循源于生活并贴近生活与社会现实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曾绍东.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 9卷 3期

2.张奇才.重点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以德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工作指导手册.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3.黄永明.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4期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受教育者思想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