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氛围的创设初探

2009-06-25 02:20李仕青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创设情感思维

李仕青

数学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过程,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启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规律,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权学习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而且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自主”必须有“参与”,只有充分参与才能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践中,我们在“情感调动”、“民主交流”、“兴趣激发”、“成功体验”等方面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

一、创设“情感”氛围

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动力、调节数学学习行为。创设积极的学习情感,必须从教师的课堂情感开始。“没有爱的教育是贫乏无力的!”从步入课堂开始,教师就必须是精神焕发、情绪饱满的,从言语到动作,甚至眼神,都要充满着对学生的信任,对数学学习的激情,引导学生人情人境。教师神采奕奕、笑容可掬的神态,教师一声有力而充满激情的“上课”,教师对数学美的由衷赞叹,教师对学生数学探索成果的热情鼓励……都将感染学生。引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感受。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生错误时,如果教师用充满爱的会说话的手抚摸他们的小脑袋,并微笑着暗示方法,他们的反应是积极的;当学生探索困难时,如果教师给予略带遗憾又充满鼓励的一个鬼脸,再提供线索时,学生又会重振精神……

二、创设“民主”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要积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学生提供适合的参与机会和足够的参与时间,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同步发展。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创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参与学习的动机,做到敢想、敢问、敢说。课堂民主氛围的创设,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教师每一个亲切的眼神、细微有效的动作、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等,都会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尤其是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在自主教学中发扬民主,保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可以进一步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必须做到:耐心地听取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即使言论本身是错误的);积极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相信每一位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任何结论都充满着智慧;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数学教学,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善于吸取学生中的意见。在自主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辩,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达到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目的。

三、创设“兴趣”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

1在猜想求证中引发兴趣。

猜想是一种数学方法,是数学研究中的发现法,是一种创造性的直觉思维方式,是关于数学规律的联想和设想。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保护这种非逻辑的思维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证欲望,进行不懈的自主学习。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中,我首先让学生猜想“2400000÷300000=?”学生根据经验,大多数都认为结果是8,但为什么是8,一时说不清楚(即使学生能乘法反证),于是学生产生了求证的欲望、积极探索的兴趣。

2在新奇悬念中引发兴趣。

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在数学自主教学中布置悬念,以疑激趣,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课始我问学生:“身高120厘米,但不会游泳的小华,不小心掉入平均水深有100厘米的水中,他会淹死吗?”学生有的说:“会淹死的。”有的说:“不会淹死的。”少数学生自言自语:“好像都有可能。”……“到底小华会不会淹死呢?”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地做进一步的探索。

3在动手操作中引发兴趣。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学“移多补少”时,我准备了一些圆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使两行的圆片一样多。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思维始终在“状态”中。起先是笨拙的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以后来移,最后学生们又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利用求两者的“差”来移……通过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创设“成功”氛围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强大的内部力量,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1提供机会,表现成功。

有一位学生数学成绩一般,但手工特别好。有一次制作数学模型后,我有意让他上台展示他的作品(他那时的神气宛如一位大发明家)。此后,我发现凡是有数学操作的课,他特别认真,成绩也有所提高。

2“再创造”,获取成功。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尔认为:“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每个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再创造,可以稳固学生不断自主学习的信心。”例如,教学“乘法的意义”时,我有意让学生写出下列加法算式:(1)3个12相加;(2)17个12相加;(3)100个12相加;(4)999个12相加……学生写到最后,产生了“有没有简单的写法”的念头。有的学生这样写:12+12+12……+12(100个);有的学生这样写:12+12+12……+12;有的甚至这样写:“999个12=”。虽然学生创造出来的新算式有些滑稽,但毕竟是学生的“创造”。我热情表扬了他们。通过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再创造”意识受到了保护,转化成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3“恰当评价”。激化成功。

尝试成功者会产生自我激励,然而未必人人都能获得成功。“错误中往往有成功的成份”。教师应该更多地给予学生的自主学习于鼓励,让他们有成功感。

首先,通过表扬维持动力。数学教学中应坚持“无错原则”,“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遗憾而坐下”。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2+2与2×2相等,而4+4与4×4却不相等呢?”这位教师并没有由于学生的“破坏”大动肝火,反而热情地表扬了他,维持他的高涨情绪,并且利用这一情境,让学生积极探索,从而让全体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再次,批改中利用分数激励。教师要让学生看到前景,不要让学生连续得“不及格”而怀疑自己的才能而自暴自弃。对于学生的平时作业,一般不给低分,即使错题经过订正同样可以得“优”,充分发挥分数的激励作用。第三。纂写评语,激励学生。学生的每一丝成功,都会体现在课堂中或作业中。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发现学生的“成功”,给予诚恳的评价,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成功,取得前进的动力,以更好的姿态参与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重在学生的参与。通过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功欲望,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去。

猜你喜欢
创设情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