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龙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作者就此谈了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学习兴趣 激发与保持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成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显然,学生只有对某门课程有兴趣,他才能愿意学,也才能学好。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教学心理学角度讲,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兴趣的培养,对教学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信息,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其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在教学中,只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想就能集中,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且记得牢。在此我对如何激发与保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发挥教材激起功能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学生往往觉得枯燥,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发挥教材中的激趣功能,根据学生好动、好想、好奇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学习,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体验。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我请学生“考老师”,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数,我很快就判断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并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结果完全正确,学生又高兴又好奇,我问他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从而创设了教学的最佳情境。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从中能发现什么?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能被3整除的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最后,我让学生利用这个结论进行了一些练习。学生在知识内在魅力的激发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认知冲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尝到了自己发现规律的乐趣,学得主动积极。
二、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如能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并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会使学生兴趣横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运用投影仪、模型、实物等教具,形象而直观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综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不至于在深奥的数学迷宫中迷失方向。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课前准备了各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让学生逐一当面认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在使用人民币方面,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实际问题:1.在投影仪上出示5元面额的人民币1张,2元面额的2张,1元面额的5张。问拿出5元有几种拿法?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纷纷要求上台演示自己的拿法,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投影仪出示单价为1元的牙刷,5元的洗衣粉,3元的面纸,4元的香皂,问一张面额10元的人民币可以买到哪些东西,要找回多少钱?学生的思维活跃,纷纷发表意见,并摆出了几种不同的买法,应找钱数也是对答如流。3.把计算器、羽毛球拍、篮球、录音机等带进课堂并标出单价,让学生思考如何付钱,既让学生尝到了购物的乐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运用直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仅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如教学“认识长、正方形和圆形”时,我边放音乐边让学生分组搭积木,比哪一小组合作得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摸、想、画。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掌握了长、正方形和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头脑中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四、重视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仅靠教师的演示而获得的知识是比较肤浅的,只有参加实践,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学生才能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我打破了以往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第一步,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容器装满水后再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步,让学生将圆柱容器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容器之中,分三次才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第三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了“倒水”实验,结果表明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
五、融洽师生情感
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才能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学生才会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流畅,才会敢想、敢问、敢说。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过于严肃的、不信任的,甚至是对抗的课堂气氛,只能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增加精神的疲惫感。因此,教师要力求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情境,要带着微笑上课,做到语调抑扬顿挫,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体验美感。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适当的幽默,不时作些生动有趣的比喻给学生带来欢笑。此外,教学中师生互相考问、共同实验、一起参与教学更是注入融融师生情。师生情感同步也能促成教与学的同步,从而使学生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要做的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求知的钥匙,用亲身体验成功后的乐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