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职教难的两把钥匙

2009-06-25 08:42胡宏文龚鹏飞江新军李茂林晏菊梅
湖南教育·A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岳阳县职业中专职教

胡宏文 龚鹏飞 江新军 李茂林 陈 宇 晏菊梅

金融危机来了,大量农民工返乡。而在岳阳县职业中专的教室里,电工、电焊、缝纫、计算机等技能培训班,一班班地开,一班班地结业。学员们又风风火火闯九州,去上海,去深圳,去温州,打拼生活,创造未来。

金融危机来了,青年学子就业困难。而岳阳县各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毕业的学生到今年四月底,90%以上已签定就业(或顶岗实习)意向书。

金融危机来了,海外学子纷纷归来。而岳阳县却向新加坡、日本、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约旦、阿联酋等派劳务工1300余人。

弯道超车,化危为机,岳阳县职业教育做了有益的尝试。

省领导梅克保、郭开朗,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王继平,省教育厅领导张放平、王键都来该县调研考察职业教育,对该县职教发展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长沙、株洲、湘潭以及湖北沙洋县、安徽界首市等省内外50多个县市派员到这里求经问道。

在当前职教难的氛围里,岳阳县职业教育却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它在吸引众多关注目光的同时,也吸引了记者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前往采访。

从“部门工程”到政府“一把手工程”

岳阳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条清晰的轨迹,那就是从教育部门管理的工程到政府统筹由副县长牵头的工程到县长挂帅的“一把手工程”。这是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从探索到实施,也是一条攻坚克难之路。

办教育难,办职业教育更难,而办农村职业教育则是难上加难。有多难,与教育工作挨边的人都知道。

最难的还是观念。在农村,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激励自己的娃儿,“伢崽,认真读书,考不上高中你就给老子打工去”。这个高中指的是普通高中,可不包括职业学校。甚至也有初中教师教育学生说,“你再不好好读书就只能去读职校”。

然后就是招生。对于普通高中尤其是省级示范性高中,人们是有条件要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进,削尖脑袋拼命往里面挤。而职业学校呢,即便是有分就取,甚至是没有分数也要,但人家还犹豫着不来。读职业学校实在是许多学生没有办法后的最后选择。有些学校干脆挂职校的牌,做普高的事,来个“曲线救校”。

再就是投入。本来办职业教育需要场地、器材、实习实训基地,成本比普通教育要高。有专业人士计算过,可能要高两至三倍。但实际上,职业教育从政府手里拿的钱要少得多。有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增长了两倍,但是中职经费增长仅仅只有1.4倍。由于经费不足,职业教育只能“原地踏步”。

岳阳县的职业教育也在等待“平地一声惊雷”。

2005年全国职教会召开,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这给了岳阳县人精气神,也给了他们方法论。

此时县里决策层也在深入考虑,岳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亟需职业教育的援手:全县有近12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每年为县里赚回近10个亿的劳务收入,但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中,仅有2%经过劳动技能的培训;国有企业改制有近万名下岗工人需要转岗培训;数万名从业人员需要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

显然,县委县政府对职业教育颇有期许。职业教育怎样突破现有困局,来个“鲤鱼打挺”“鹞子翻身”,作为职业教育管理部门的县教育局也在思考。

岳阳县从职业教育诞生起,就是教育局管,并且是由教育局一名副局长管,是名副其实的“部门工程”。

职业教育姓的是“教”,由教育部门统管应该说是理所当然。就像基础教育,教育部门可以一竿子插到底。但职业教育有它的特殊性,它牵涉面广,在很多时候,教育部门是有心无力。实际上职业教育分属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各行业部门多头领导。教育部门发学历证,劳动部门发职业资格证或技术等级证,不同行业又有执业证、专业技术等级证,等等。这也就是说,一个中等职业学校要面对好几个“婆婆”。另一方面,职前教育主要是教育部门的事,职后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则多是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各行业、社会和个人的事。

就拿岳阳县来说,到2005年底,全县共有7所职业学校,另外还有部门办的各类培训机构15所。其中县职业中专归教育部门管,粮食学校和卫校又分属粮食部门和卫生部门管理。各有各的菩萨,各烧各的香。2005年县职业中专新招学生1500多人,在校学生近4000人,教室爆满,学生公寓短缺;而同样是公办的粮校、卫校等学校的学生不足300人,却占有超过3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等设施,利用率不到50%。在专业设置上,各个学校都各拿各的“方向盘”,各开各的车,撞车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当时每所职业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而社会急需的车工、钳工、电工、焊工等人才却由于师资和设备的缺乏不能开设。而每到招生季节,各个学校都一窝蜂地往初中学校跑,你方唱罢我登台,相互拆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至于劳动技能培训,那更是各部门培训机构的特权,绝对不能“侵犯”。更为重要的是,大家都向财政伸手,本来就有限的职业教育经费,变成了毛毛雨,谁家的地都浇不透。

媳妇管不了的事,还得由婆婆出面。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必须由政府承担。

“就从办学体制搞起。”时任教育局长的余大红深思熟虑后,亮出了这一想法。他的提议也让县委县政府眼前一亮。2006年1月,县委县政府拍板:成立县职教中心。就这样湖南省第一家职业教育中心在岳阳县正式挂牌。

最初,县职教中心主任由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担任,成员由教育、计划、人事、财政、劳动、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副职担任。中心的职责就是统筹、协调和管理全县中初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就业与再就业培训。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县职业中专),办公室主任由县职业中专负责人担任,负责日常工作以及招生计划的分配和落实。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政府“副手工程”(我们姑且这样称之)。“副手工程”运行了几个月,它较之“部门工程”确实具有了很多优越性,也解决了一些分管副县长权限之内能够解决的难题。但是大家知道,每个行业都有分管领导,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仍难以进行跨行业的“统筹”,资源条块分割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比如有些部门仍然把培训控制在手里,爱给谁就给谁。

这些难题如何解决?同年6月,县里派出县委副书记龙建新、副县长许欧蛟带领由县教育局、县职业中专相关人员组成的职业教育中心考察小组,专程到陕西省眉县职教中心、山东平度市职教中心及陕西宝鸡三和学院进行专题考察。“这次考察针对性强,收获很大。尤其是眉县和平度两地通过政府主导、学校主体、部门联动、全面整合职业资源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回来后,我们就建议县职教中心应该由政府一把手挂帅,分管县领导直接负责,成员也应该由各相关部门一把手担任。”参加考察的县教育局职成股长彭乐新介绍说。

提议很快就成为了现实。7月7日下午,县政府专门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县长黎四清担任县职业教育中心主任,常务副县长张中于和时任分管教育的副县长许欧蛟担任副主任,政府办、教育局、发展和改革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人事局等17个成员部门的“一把手”担任成员。各部门在中心都不仅有“名”,还有实实在在的“责”。比如企业发展局的职责就是:“争取项目经费,督促中小企业职业培训的归口和落实”。商务局的职责则是:“负责出国劳务的联络、转移、项目经费的争取,加强培训指导”。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是否履责,年底都要接受督察室的督查,督查结果作为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

这样一来,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政府“一把手”工程。

从政府“副手工程”到政府“一把手工程”,仅仅只用了几个月。这中间的奥妙恐怕只能用“领导重视”来解释。

原县职业中专党委书记方正春回忆,那天他请黎县长担任职教中心主任时,黎县长沉吟一会后答应请求,并殷殷嘱托说:“正春啊,你要明白,我在县里就兼任了两个组长,一个是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再一个就是你这个职教中心的组长了,你要明白我的期望啊!”计划生育工作大家都知道,那可是号称天底下最难抓的工作,但又是咱们国家的基本国策,“一把手”不亲自抓不行。把职业教育与计划生育工作并列起来,可见职业教育在岳阳县领导心中的分量。

最先感受这种分量的是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们。联席会议制度是县职业教育中心运行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过去,教育部门的会议要求各部门配合的,有些部门往往是能拍板的人不来,来了的人拍不了板,只负责带耳朵来把精神领回去,不过很多时候也就只停留在领会的阶段。现在不行了,县长和常务副县长往台上一坐,不来不行,想溜号也不行。用黎县长的话说就是:“职教中心工作是在座各位的工作,我们的联席会议就好比是一次校务会议,我是校长,在座各位都是校务会成员,大家都有责任为办好这所学校献计出力!”

“我们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依托学校,乡镇联动的县职教中心运作模式。”现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县职教中心副主任吴桐肯定的话语中不无自豪。

据说,在概括总结运作模式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有人就提出“部门参与”,后来改为“部门合作”。“办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参与意味着只是辅助,而合作则表明大家都是办学主体,这才是县委县政府倡导的大职教。”县教育局局长张所志的解释确实不无道理。后来,在一次会议上,县长黎四清还专门强调,这个运作模式实际上就是政府办教育,大家一起来办教育。真没想到,这个一词之争,还真争出了大道理。

最能深刻感受“一把手工程”威力的还是职业教育人。

过去一些难办的事情变得好办了。比如培训,过去一直条块分割,后来县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按‘党员教育进党校,技能培训进中心的原则要求,全面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全县所有职能部门的劳动职业技能、技术培训由县职业教育中心统筹安排,统一组织培训,统一进行管理。县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职业学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其他部门不再设立培训基地,不再自行组织培训。”县里还明确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县医疗、餐饮、特种行业等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拿到由县职教中心核发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方可就业。

过去让人头痛的职业教育经费也有了保障。为此,县里专门开辟四条渠道: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年人均1元的标准职教专项经费,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的职工培训经费以及在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职教经费。这样一来,县职业教育中心每年就有上百万元的经费来源。

最让职教人振奋的是,县里投资800万元的实训大楼今年已经破土动工,预计在下学期即可竣工。“这是我们过去一直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县职业中专校长胡铁可以算是老职教人了,他说起这事有难以压抑的兴奋。

为这栋实训大楼,中心主任黎四清县长没有少操心。他多次过问进展,并明确指示各相关部门在办理大楼批建手续时,要比照县工业园项目的优惠标准收取相关费用。他责成中心副主任吴桐副县长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最后,县职教中心实训大楼办理批建的相关手续由县政务中心实行“一费制”全程代理,政府性基金和服务性收费15万元包干,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

“轻舟已过万重山”,岳阳县职教航船,至此已冲破重重难关,驶向了相对平静的水面。

其实,在岳阳县,职教中心也是县委书记工程。

当我们采访岳阳市委副书记兼岳阳县委书记彭国甫时,他高度评价县长黎四清同志很有战略眼光,很智慧,对教育很重视,很关心,并说,职业教育在岳阳县不仅是县长工程,也是县委书记工程。

在前任岳阳县委书记童康宁看来,职教中心树立的不只是牌子。而是全新的大职教理念,整合资源,构建职业教育新体系。童康宁在全县党政干部会议上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经济,可以解决教育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我们成立职教中心,就是要提升全县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的重任,理应由政府承担。政府要将散落在各家的“散碎银子”,集中起来统一使用,这样,一分钱就能发挥两分钱的效用。

去年11月,彭国甫从湘潭大学党委书记调任岳阳市委副书记兼岳阳县委书记。头天到任,第二天中午就打电话询问县职教中心运作情况,专程听取职教中心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亲赴省城协调工作,为职教中心实训大楼建设项目争取资金200万元。

彭国甫到任不久,在审阅一份工作报告时。看到报告上写到要在2009年启动县职业教育中心实训大楼工程,他赶紧与县长联系,把“启动”二字改成了“建好”,并要求县里各部门积极支持。

至此,我们感到,从“部门工程”到“一把手工程”,岳阳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牵头人的提升成正比的。“一把手工程的实施,就像人攥紧拳头,打出去更加有力,我们搞职业教育更加有信心了。”县教育局分管职业教育的副局长李响球感慨道。

说句题外的话,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不顺已经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在2009年全国职业教育论坛上,有学者提议面对当前条块分割现象,建议块与块(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统筹协调,但这个统筹不等于合并和转移,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机制;在条(职业教育系统内)的方面,重心下移,高职要发挥省的作用,中职要发挥地市统筹作用,在发达地区可以考虑发挥县市的统筹作用。他们强调“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上,变行政命令驱动为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变部门分割管理体制为统筹协调管理体制”。

看来,岳阳县人在职教体制改革的路上,已经先行一步找到了破解职教难的第一把钥匙。

从“两个脱节”到“两个对接”

在解决了职教的办学体制问题后,岳阳县人发现,职教难的内在原因体现在“两个脱节”上,一是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二是与老百姓赚钱致富脱节。

不是么?你看一个计算机专业,哪一所职业学校没有?哪一年不是如数招生?但社会需求到底有多大,培养的学生到底能不能就业,似乎与办学者关系不大。

为什么一方面是有企业花年薪几十万招不到熟练的高级技工,另一方面是成千上万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有人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面对职业教育的“脱节”,岳阳县人没有少思考。随着思考的深入,他们越发坚定两个追求:一个是职业教育要能给受教育者一个点石成金的指头,另一个是能给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座取之不竭的油库。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与老百姓赚钱致富的良好愿望有效对接。这种紧贴经济要求、紧贴群众就业需求的办学思路,也是解决职教难的另一把钥匙。

先说第一个“对接”: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这个“对接”,不是闭门造车想出来的,它缘于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2006年7月,岳阳县从广东佛山引进了华雄陶瓷公司,公司从当年10月与县里签下合同到2007年3月试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几个月后,公司老总徐进金犯愁了:第一条生产线的技术工人是他从广东带来的,而第二条生产线马上要投产了,可技术工人却没有着落。怎么办?焦急的徐进金找到主管招商引资和教育的吴桐副县长,吴桐毫不迟疑地对徐老板说:“不急,有职教中心吗。”

“职教中心?有陶瓷专业吗?”

被徐总这样一问,吴桐才知道职教中心不仅没有这个专业,连这个专业的老师都没有。

如何是好?电话打到职教中心主任黎四清县长那里,黎县长当即表态:“没有老师,马上送培;没有专业,马上开设。职业教育不就是要与经济建设有效对接吗?”

第二天,县职业中专火速选送教师去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华雄公司也在县电视台打出了招工广告。

当老师学成归来时,华雄公司也在本地分两批招收了400多名农民工。

老师有了,培训的对象有了,还不需要企业掏一分钱的培训费,真是天上掉馅饼呀,华雄陶瓷公司的徐总高兴极了。

通过培训,400多名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纪律大为改观,产品的优等率从最初的80%提高到95%,品种也由最初的耐磨地砖,发展到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水晶砖、抛光砖。

现在,华雄公司的1000多名员工,70%是通过职教中心培训后的本地农民。

“把农民变成遵厂规、懂技术的工人,让外地企业扎根岳阳而不愁没有技术工人,职教中心功不可没。”公司人事部冯经理感慨地对记者说。

其实,受益于职教中心的外地企业远不止华雄公司一家。在岳阳县初具规模的工业园里,仅生产陶瓷的企业就有7家,哪一家绝大多数的技术工人不是在职教中心培训后上岗的呢?

记者来到管理严格的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时,恰逢工人们下班。但见天蓝色的厂服、精致的厂徽、面带微笑的脸庞、小声道别的挥手……公司人事部主任告诉记者:“公司头几年的技术骨干全部从四川带来,现在从骨干到工人,90%本土化了。这都是职教中心订单培养的功劳。”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以来,县职教中心立足县域内陶瓷、制药、扇业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为华雄陶瓷、科伦制药、芭蕉扇业等企业订单培养中级技能工人2000多名,有力地支持了这些规模企业的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对接,说白了就是与县域支柱产业对接。但要对接好,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

比如专业设置,就必须因地制宜。2006年以来,岳阳县引进了陶瓷、制药等产业,开发了扇业、生猪养殖、葡萄种植等产业,职业教育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脱离这些产业办学,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好在县委县政府及时引导,好在办学者跟进意识强烈,这几年岳阳县的职业教育总能根据县里的支柱产业开设专业,培养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以来,县职教中心立足县域内陶瓷、制药、扇业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为华雄陶瓷、科伦制药、芭蕉扇业等企业订单培养中级技能工人2000多名,有力地支持了这些规模企业的发展。

比如学制设置,也不能完全搞大一统的三年制了,必须因时而动。人家企业开工了,等你三年恐怕是“花儿早谢了”。因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时间性,往往是“短平快”的项目,你来个慢四步,不把人急死才怪呢。聪明的岳阳职教人闻风而动,在学制设置上,走出了“长短结合、以短为主”之路。对接这些产业,培训时间长的也就三个月,短的十天半月,也有一周甚至一天的。乡镇(村)农校还有一个小时的。这种灵活的培训方式,用人者满意、被培训者满意、学校如意,真是皆大欢喜。

职业教育如此跟进,何愁县域经济发展不快呢?

“有了原材料和及时培训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全县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由2000年的3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90多家。像科伦制药的年产值达3个亿,利税3800万元,已成为县里的纳税大户。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带来全县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2002年全县财政收入仅8000多万元,2008年是2.8个亿,翻了三倍多。从这些数字的变化中,我们尝到了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的甜头。”县财政局常务副局长吴军威欣慰地告诉记者。

再说第二个“对接”,职业教育除了要“对接”县域产业经济外,如何让广大老百姓致富奔小康,始终是县委、县政府考虑的大事。于是,与老百姓赚钱致富的良好愿望有效“对接”便成了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追求。

岳阳县的做法是实施“两个工程”。

第一个工程是上面提及的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按照“各乡镇农校组织学员——职业学校和技能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农业部门实施监管——财政部门核发培训经费”的工作思路,一环紧扣一环。特别是职业学校实行免培训费、免食宿费、包就业的“两免一包”后,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络绎不绝。

在县职业中专,返乡农民工焊工班班主任司马学龙对记者说:“今年2月20日开办的返乡农民工焊工班,共35人。他们都是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被工厂裁减下岗的工人。有了在外打工没有过硬本领难以立足的切身体验,他们珍惜学习机会的愿望、钻研过硬本领的劲头比任何一个读职高的学生都足。”

当记者走进焊工班实训车间,35个学员没有一个闲着的,他们三人一组,五人一群,焊了相互评点,评点之后再焊,力求精益求精。记者拉了两个学员到车间外采访。

毛焕军,鹿角镇先锋村人。2004年他在县佳成职业学校毕业后,去北京、上海打工,于去年12月回

家。记者问他为什么回来,他说:“经过这几年的打拼,我有一个切身的体会,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要有过硬的一技在身。我感到自己技术不行。回家后,看到县电视台打出招返乡农民工焊工班的广告,我就报了名。通过20来天的学习,我觉得焊工是一门永不过时、永远不会被淘汰的好技术。”

汪铁球,甘田乡横铺村人。2006年他在县四中读完高一后去深圳一家模具厂打工,因金融危机工厂拿不到订单,于去年12月被裁员回家。他说:“我以前只读过一年普高,在模具厂我什么都要学,比学过模具制造的职高生辛苦得多,收入却赶不上他们。当我的技术和那些职高生不相上下时,金融危机来了,我也就被裁员回家了。感谢职教中心开办这个班,还对我们实行‘两免一包。我相信,一个月后我会学有所成,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据司马学龙讲,这个班的学生毕业后,学校推荐他们一部分到长沙的三一重工,一部分到上海的江南造船总厂。这么诱人的单位,难怪学员们学得这么主动,这么认真!

岳阳县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仅2008年,县域内各职业学校共举办培训200余期,转移农村劳动力7000余人,全县劳务收入比2007年增加了8000多万元。

第二个工程是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说实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象大都是青壮年,那些年龄偏大或不愿离乡背井的农村劳动力怎么办?况且这部分人占了农村人口的大头啊。

“一村一品,一镇(乡)一业,学校培训,政府埋单,农民受益”,二十字解难题。

近年来,岳阳县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依托县职教中心,采取集中培训、送教下乡(村)等多种方式,加速了全县初级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进程。

记者站在新墙镇清水村村部大楼的二楼走廊上,放眼四周,看不到头的葡萄园令我们仿佛走进了葡萄王国。村支部书记李大树告诉我们,如果等到葡萄藤长叶的时候来,清水村和红光村的3000多亩葡萄园,会让我们觉得置身于碧波荡漾的大海。

当记者问李大树,村农校搞培训,师资哪里来,效果好不好时,李大树张口就说:“师资由县职教中心委派,比如今天葡萄有什么不对劲,一个电话,半个小时老师就来了。在村农校培训,有这么四个好处:一是适应农时,到什么季节上什么课;二是适应村级产业,比如我们村既有葡萄和台湾野生蔬菜种植,也有草绳加工,青壮年种植葡萄和台湾野生蔬菜,老人家搞草绳加工,都需要培训;三是授课不定时,比如前年,葡萄突然出现烂果情况,职业学校教师第二天就赶来上课了;四是长短适宜,3天以上的中训班少,1天、半天甚至1小时的短训班多。2008年,我们村农校共培训了1000多人次,这个数字不包括去镇农校和县职业中专培训的人数。”

谈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新墙镇袁镇长如数家珍:“清水村275户1020人,去年的人平纯收入是7000多元,村里买电脑的不少于200户,有22户买了小车,大客车有3台。村民们富了,各项设施设备大为改善,改水、改厕已全部到位,村级主道安了路灯,一到晚上就像城市的街道。打牌的、游手好闲的没有了,村民们逢人便说,凭自己的能力致富比什么都光荣。所有这些,都是县里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乡)一业战略带来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没有实用人才的支持实现不了,而实用人才得靠职教中心培训啊。”

记者走进刚刚下课的培训教室,只见电脑、投影仪、大屏幕电视机等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培训的内容有种植美国红提应注意什么、如何栽种台湾野生蔬菜、池塘养鱼高产技术等,授课的教师既有湖南农大的教授,也有职教中心的教师,还有从其他葡萄种植大县请来的种植大户,培训的时间有中训,但更多的是短训。

刚听完课的余泽林告诉记者,他种了12亩葡萄,挂了两年果,每年的收成将近10万元,比过去打工10年的收入还要多。他一年大概要来听课15次,种葡萄的技术大部分靠上课、小部分靠请教种植大户和上网查找,但最靠得住的还是老师上课,因为老师讲的既合农时,又合本地土地、气候的变化实际。

“全县20个乡镇农校、100个村级农校,2007年为农村培训实用人才达1.5万余人次,2008年达2万余人次,2009年计划是3.3万人次。原来的乡(镇)村农校无经费、缺老师,基本上形同虚设。职教中心成立后,整合乡村农校资源,建立了系统的农技培训与推广网络,其培训、指导作用大为增强,全县形成了柏祥镇生猪养殖、新墙镇水果蔬菜、麻塘镇苗木、张谷英镇竹业种植加工等特色产业基地。”陪同我们采访的彭乐新补充道。

当我们的采访车驶至一座山岗上时,树木掩映下的两排10多栋房子一字排开,记者以为这是一座什么工厂。随车的镇农校副校长邓伟告诉记者,这是养殖大户李海东的万头猪场。

朴素的衣着、黝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眼前的李海东怎么看也不像个千万富翁,倒是眉宇间的那份精明与执着,是同龄人中少有的。

李海东告诉我们,1993年他从县职中毕业后去深圳打了几年工,但人才济济的深圳,始终未能让他找到人生的坐标。1997年他回乡养猪,租的是镇供销社的房子,上半年养猪40多头,赚了,下半年行情不好,亏得一塌糊涂。2002年开始承包这280多亩荒山,承包期30年。猪场发展的高峰期是2006年和2007年,那两年每年要出栏生猪一万多头,每年的纯收入是200多万元。

“李海东养猪发财了。”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周围赵李村、明淑村、中村村三个村的养猪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赵李村仅70户人家有30多户养猪达到50头以上。全镇2007年出栏生猪18万多头,产值过亿元。

“柏祥镇历来有养猪的传统,在李诲东等几个养殖大户的带动下,许多村民都建起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场,但规模一大,病就多起来了,有的病还闻所未闻。”镇领导给我们介绍说,“要不是县职教中心指导及时,柏祥镇的生猪养殖恐怕会夭折,至少发展得没有这么顺利。”

感受最深的李海东说,中心成立三年多来,每个月都会组织在镇农校办班讲课,一般一次3到5天。一有上课的信息,村民们十里八里风雨无阻地赶去听课。遇到特殊情况,职教中心的老师还上门服务。前年年初,一种叫“蓝耳病”的猪瘟横行,两三天之内,他家的猪就病死了1000多头,职教中心的老师紧急赶到他家猪场,同时还请来了湖南农大的教授,5天之后,疫情才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48岁的明淑村村民潘多良兴奋地告诉记者,养猪好啊。为什么好?一是技术有职教中心的老师把关;二是养猪专业户都是朋友,朋友之间信息互通有无;三是养猪不是尖端科学,基本技术依葫芦画瓢照着老师讲的严格操作就行;四是在家门口致富比在广州、上海打工自在得多;五是养猪能带动当地

的旅社、商店、餐饮、运输业的发展。

“讲老实话,未办养猪场前,我家一年12个月喂不大一头猪,通过这几年农大教授、农校老师的讲课,加上镇政府发的资料,除了特殊病例外,我基本搞通了技术,胆子就大了。去年、前年我出栏生猪1600多头,每年赚80万元左右,今年因为金融危机,养得少了点,等明年经济回暖,我力争养到2000头。”

在回城的车上,我们几个议论着潘多良。不说他会养猪,不说他讲话有条有理,单说从他嘴里说出“金融危机”“经济回暖”,就让我们好生佩服。

“能说会道、关注政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村民这些素质的提高,也是职教中心培训产生的社会效应嘛!”县教育局党委书记方小林作了点睛式的总结。

两个“对接”,受益的不仅是县域经济,不仅是农民致富奔小康,意外的收获是职业教育本身走出了困境。

过去长期“吃不饱”的县职业中专,也在两个对接中不断壮大。“以往一说起读职校,家长不愿送,学生不愿读,群众说怪话。现在是乌鸡变凤凰。第一,学生人数由原来不到1500人增加到现在的4000多人,翻了一倍多。第二,学校条件大为改善,今年县里再投资800万建实训大楼,条件就更加好了。第三,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过去‘赋闲的专业老师们,现在每天忙碌地在田间地头传授技术,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教师中读硕士、考技师的风气日益高涨。第四,发展后劲增强了,学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其中‘大专业、小工种课程开发研究获中国职业教育学会2006~2007年度科研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全国106个高职高专和中等职业学校课题中排名第11位。”职业中专校长胡铁掰着手指头对记者说。

统筹和服务,两手都要硬

“一把手工程”,体现了管理体制的刚性;“两个对接”,体现了办学思路的与时俱进。它们是解决岳阳县职教难的两把钥匙,给岳阳县职业教育带来了聚变效应。而岳阳县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还得依靠县职教中心的“苦心经营”,也就是说要靠县职教中心高水平的工作。对全县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进行统筹和协调,这是《岳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的决定》赋予县职教中心的职责。职教中心的日常事务归口中心办公室管理。中心办公室是职教中心承上启下的机构,既是倡导者,更是实施者。在中心成立几年的生涯中,岳阳县职教中心“苦心经营”的要领是什么呢?中心办公室主任兰常春对记者说:“职教中心办公室是在县长领导和指导下做具体工作的。我们必须做好统筹,凸显县职教中心的工作权威,同时,我们又要搞好服务,提高工作水平,只有两手都硬,岳阳县职业教育才有后劲。”

先说统筹硬。因为实行了“一把手工程”,统筹是“硬”得起来的。但“硬”要有章法,不能霸蛮。岳阳县职教中心的章法对全县职业教育进行了五个统筹。

记者了解到,岳阳县除了县职业中专外,还有7所民办和部门办的职业学校,有5个技能培训机构和200余所乡村农校。这些学校在行政上不属县职教中心,比如县职业中专还是教育局管,部门办的学校还是部门管,但除了人财物以外,各个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招生与就业等,由县职教中心根据全县一盘棋的思路统筹。为此五个统筹就“诞生”了:

——统筹规划布局。县职教中心制定了《岳阳县2006~2010年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方案》,对全县各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进行布局定位。比如把岳阳县成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与中山职业学校合并,既让岳阳县成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走出了困境,也扩大了中山职业学校的规模,实现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岳阳县成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林亮感叹说:“还是要感谢职教中心,没有职教中心的指导,我办培训那些投资肯定收不回来,是职教中心的因势利导给了我出路。”

——统筹专业设置。县职教中心根据各职业学校设施设备及师资力量,从贴近市场需要、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农民现实需要出发,统筹全县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明确主打专业。比如县职业中专的电子电器、网络技术、服装及酒店管理、商务英语、会计,县成人中专的模具,中山科技学校的电子,新科职业学校的家政服务,华程职业学校和佳成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等。

——统筹实习实训。以县职业中专为主阵地,集中资金配置设施,以实现县域内职业学校实习实训资源共享。近两年岳阳县已投入资金300万元,在县职业中专重点建设了信息技术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电子电器实训中心等5个实训中心。同时,还充分利用县域内企业和行业实训资源,建设了上面提及的华雄陶瓷、柏祥生猪养殖、新墙清水现代农业、张谷英生态旅游、科伦制药、芭蕉扇业等十大县域内实训基地。目前,计划投资800万元的县职教中心实训大楼在县职业中专校址破土动工,预计今年9月能投入使用。

——统筹招生就业。在招生方面,县职教中心对公民办职业学校,不分厚薄,一视同仁,全县实行统一宣传、统一计划、统一录取,目的只有一个,达到普职招生比1:1。就业上,由县职教中心统一收集用人单位和就业学员信息,建立信息库,统一安置和推荐就业。

——统筹教学管理。对各个职业学校,由县职教中心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考试评价。

这五个统筹,让全县各职业学校感觉都很舒服,但舒服过了之后就是压力。统筹强调步调一致,也照顾了各个层面,但各职业学校的竞争是隐性的,有时也浮出水面。职教中心成立前,岳阳县职业学校招生中存在相互攻讦和诋毁的现象。职教中心成立后,把每年的5月定为“招生宣传活动月”,统一组织各职业学校入校宣传,制订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签订职业学校招生自律公约,规范职业学校招生行为,严禁高价买卖生源。职教中心加强监管,确保了招生秩序的规范。

除了对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层面统筹外,县职教中心还要对县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再就业、农村各类实用技术等培训项目进行统筹。

在成立县职教中心之前,全县共有18个部门承担着不同的培训任务,这些机构各吹各的调,造成师资、设备重复建设。成立职教中心后,撤消了部门办的12个培训机构,各部门不再管各自的培训,而由县职教中心统筹。

县职教中心统筹部门培训的程序是:每年年初,县职教中心办公室向各职能部门征集培训信息,制订全县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计划,将全县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学校招生的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个乡镇和各职业学校。各职业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培训,职能部门进行监管。培训评估考核合格后,县财政局根据中心填报的培训情况拨付培训经费。年终由县政府督查室组织专项考评。这就是中心办公室对部门培训项目实施的“一条龙管理”。

县职教中心办公室的工作主要依托县职业中专培训部。走进县职业中专的培训部,墙上张贴着“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乡镇联动、统筹资源、构建网络、

依托学校、培训转移”的宣传版,档案柜中分类存放着职教中心的工作档案。在“中心发文”一栏中就有“政府发文”“中心办公室发文”“联合发文”几类,比如《关于开展企业职工培训需求状况调查的通知》。就是县职教中心办公室与县经委联合发文;《关于下达2007年县职业中专“阳光工程”送培计划和乡镇(村)农校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通知》是县职教中心办公室与县农业局、县教育局联合发文。还有县职教中心办公室与劳动局、人事局、安监局等的联合发文。当然,更多是县职教中心办公室单独发文的,如中心办公室2009年第1号文件就是《关于下达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的通知》。

各部门毫无保留地把过去的自留地拿出来了。请看——

县劳动局2008年有700个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指标,劳动局一个不剩地给了县职教中心。县职教中心根据各职业学校的培训条件分配任务,360个给职业中专,其余指标给了其他职业学校。2009年有1000个洞庭湖渔民培训指标,还有返乡农民工培训,摩托车司机的转岗援助培训,这些培训的指标,也由县职教中心办公室分拨给县职业中专和其他职业学校。

县农业局的“阳光工程”培训,主要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进行的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农民朋友的稳定就业,并增加收入。2008年全县有2600个培训指标,县职教中心分配给了350个指标给县职业中专,其余指标给了其他职业学校和劳动培训机构。

眼下,县里干部职工技能培训,全部由职教中心这个大本营统管。这对一个县来说,又是一番“壮丽的景象”:人事局的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电力系统农电员的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公安系统和武装部干部的计算机能力培训、财政局的会计证培训、审计局的金审工程软件培训、税务干部的税务知识培训、纳税申报及税务登记知识培训、县委办的全县保密员计算机知识培训……都集中到了这里。哪个部门有了培训任务,县职教中心办公室统一安排,一个星期之内,培训实施方案制订出来,协调会议召开,大家就可以按部就班实施培训了。

考职称必须先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2006以前岳阳县公务员的计算机培训都是县人事局自行组织的。为了让全县3000多名公务员拿到计算机等级证,2003年县里投入30多万元兴建了机房,每年培训400多人,教师工资、机房维护费,一年要五六万元。至2007年,原有机房设施设备已不能适应更新后计算机软件培训需要而被淘汰,县人事局将这一培训项目交与县职教中心,完成92人为期6天的培训,县人事局支付给职业中专教师劳务工资及场地租金6000元,而培训后的考证通过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了近80%。

统筹培训资源,县里面还有一个硬招:凡属培训的钱,没有经过县职教中心,财政局就不给予拨付。县财政局局长刘小良说:“过去很多单位都有培训任务,甚至有些项目还是雷同的,大家要教室要设备,都向财政伸手,而每年的培训不过两三个批次,结果是资源闲置,浪费很大。归口后,政府可以将散落到各部门的培训经费统一规划,集中使用,一分钱发挥两分钱的作用,降低了行政成本。”据估算,从各部门白建机构分散培训到统筹培训,至少每年为县财政节约了200万元费用。

而今,岳阳县没一个部门办班了。这是统筹显示出的威力,同样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记者从县职教中心办公室拿到了一份2008年的培训清单,县职教中心全年主要为9个部门开展了培训,总计培训13850人次。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最多,共开展了再就业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返乡农民工培训等五个项目培训,计4300人次;最少的科技局的农民建房抗震设计培训,也有450人次。

“要搞好统筹,更主要的是搞好服务。”岳阳县职业中专分管培训工作的高兵元重申着兰常春的观点。他说,中心办公室要制订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招生宣传,核实学员身份,对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进行指导。为对接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

“中心不是万能的,中心的权威也体现在服务上。”高兵元如此说,“部门合作中,部门都是主体,各有各的职能,中心不能剥夺部门的职能,只有搞好服务,才能长期合作。为此我们要求培训学校一定要做好培训的各项服务工作。我们建立了县职教中心专家、高级技师人才库,制订了岳阳县职教中心客座专家管理办法。把畜牧局高级兽医师康赛娥、农业局农艺师胡林生等聘为中心的专家,还从省市研究院所、高职院校聘请了一些专家充实我们的专家技师库,以拓展培训范畴,提升培训的档次。另外,为了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我们倡导各职业学校对本县农民工、渔民朋友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实行‘两免一包,即免培训费、免食宿费、包推荐就业。这都是我们真心实意做好服务工作的体现。”

统筹的权威要靠搞好服务来体现,这是个很现代的观点。县职教中心搞好服务的一个卓越表现是建立了劳动力资源库,构建了农技推广网络。他们依托乡镇农校和乡镇劳动服务站,收集了20多万条农村劳动力的信息资料,制订了中短期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规划。记者打开资源库看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邹勇男岳阳麻塘镇渔业队初中汉团员

户主(邹弟报)家庭人口(4)家庭收入(人均1700元)

身体状况(良好)就业培训愿望电子电工20万条这样的信息,存放在资源库里,随时备查。

县职教中心以乡农校为主体,将乡农校、村农技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兴农示范基地有机连结起来,构建了覆盖全县各乡村的农技推广网络,这个服务做得大,做得有气魄。

“我们的服务水平,展示着岳阳县职业教育的新形象。因此我们要求各职业学校都要成为服务的窗口学校。”兰常春对记者说。

服务工作做得好,职教中心办公室也赢得了岳阳县方方面面的信赖。兰常春兴奋地告诉记者,县职能部门的一把手主动与县职教中心办公室联系工作,去年劳动局局长胡团生两次找到他们,就培训提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畜牧局负责人虽然不是职教中心的成员,今年年初也主动与中心办公室接洽,要求职教中心帮助他们组织畜牧兽医及养殖户养殖技术的培训。这都是由于职教中心工作做得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啊!

“有意思的是,一些农村家庭主妇听说上网有很多好处,可以了解很多信息,学习很多知识,可以购买生活必需品,头痛脑热了,上网一查就知道吃些什么药,还可以上网看电影,与亲人联系不花钱,她们也要求到职业中专来学计算机,学上网,我们去年还专门为她们办了两个班。”兰常春向记者介绍。

一个个电话,打到了职教中心办公室;一个个渴求知识、渴求技术、渴望创造新生活的人,来到各职业学校“拜师学艺”,这已成为岳阳县的一道壮丽的景观。在东洞庭湖渔民转产养殖技能培训班上、在退出营运市场摩托车司机驾驶技术培训班上,在街道,在地头,在餐桌边,岳阳县人深情夸赞职业教育。良好的口碑,不正是岳阳县68万人民给这些呕心沥血的职教工作者的至高无上的奖杯吗?

猜你喜欢
岳阳县职业中专职教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感闻书香
岳阳县:举行中小学生演讲、朗诵比赛
东洞庭湖砂石码头还湿复绿迎来万鸟翔集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基于衔接理论的职业中专英语完形填空教学的实证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例说向量方法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