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品卿 刘昱红 崔 敏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入学门槛的降低,那些文化基础差,自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的学生分流到中等职业学校。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校从教学生“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原则出发,自2004年开始,从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入手,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把这种教学模式概括为“一三五”教学模式,即:一个原则,三种模式,五种教学方法。
一、实施德育达标原则(一个原则)是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未成年教育永恒的主题。新时期的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年较龄小,文化基础较差、自律能力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农村生源占80%以上,大多家庭生活困难,从小缺少父母双亲的关爱;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又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与表扬;还有15%左右的学生是单亲家庭、无双亲家庭、不正常家庭结构、不稳定家庭,造成了他们有着极强的逆反心理,有些学生甚至出现性格扭曲现象。为把他们培养成为自强、自立的实用人才,我校做了大量的摸底调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学生德育达标标准,按照标准,大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1.学生存在主要问题
{1}来校学生多是家长的安排,不是出自学生主观愿望,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现象比较严重;{2}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承受挫折,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教育;{3}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单调乏味,上网玩游戏成瘾;{4}年龄小,自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5}人生观、价值观低下,没有学习目标;{6}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与人相处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和谐;{7}文化知识基础差,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差。
根据以上情况,学校制定了学生德育达标标准,将其做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
2.德育达标标准
{1}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自觉遵守学生管理制度;{3}能正确评价自己及他人,能处理好与老师及同学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4}懂得法律常识,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5}懂文明,讲礼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礼仪社交常识;{6}能独立自主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自理能力;{7}自信心强,能刻苦钻研,吃苦耐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3.德育教育对策
{1}健全机制,明确职责,坚持不懈的狠抓德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德育教学科,负责全校德育和法律、哲学常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及常年的心理咨询;增加学生科团委的人员配备,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独立性;把班主任做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一线负责人,落实责任制;各科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教育做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关爱疏导,帮教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人生目标。由于中考失败或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升入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很强的自卑感,有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是教师一贯批评的对象,自信心严重受挫,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今后的生活失去目标。他们自暴自弃,养成了吸烟、喝酒、打架、说脏话等不良习惯。面对这样的学生,学校没有放弃,而是给予了更多的关爱,班主任、学生科、团委建立了“差生”档案,三方齐抓共管,做到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及时找到问题根源,及时沟通疏导,因材施教。组织全校教师与每名 “差生”结对子,一对一“帮扶”,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更多关心、爱心、耐心,鼓励、夸奖,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弘扬正气,树立样板,激发学生内在动力。首先,我们高度重视建立一个团结奋进的、作风正派的学生干部队伍,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与自豪感,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与自主管理;其次,及时发现好人好事,大力弘扬正气,对学习好、品德好、行为好的同学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让学生们心中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将遵守校规校纪化为自身的习惯,对于不遵守校规校纪的行为予以批评指正,让学生们知道,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些学生由于一贯处于被批评的地位,所以他们比其他学生更渴望被得到认可与表扬,因此及时地发现他们的长处甚至有意有限地放大他们的长处,对促使他们的人生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组建社团,搭建平台,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年龄较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为了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以便毕业后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学校成立了学生会、共青团志愿者、小记者站、各种兴趣小组等社团组织,他们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参与学生管理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和专业活动。在工作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而且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得有特长的学生能尽情地发扬长处,增强自信,提高自律能力。小记者站的学生创办了《火鸟》报,刊登学生投稿,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宣传了学校的政策及时事新闻,小记者的多篇文章曾发表在《新职教》杂志上;团委主办了《阅报栏》、《宣传栏》,使得有绘画、书法等特长的学生有了用武之地;学生会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等等。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即陶冶了情操,又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重新找回自我,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明确生活目标。
{5}丰富内容,完善体系,搞好德育课程教学创新。我们尝试充实了德育课教育内容,实行了教学方法改革,除了开设法律常识、哲学、职业道德等课程外,还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同时改变传统德育课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兴趣出发,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如报告式、讨论式、演讲式、模拟式、演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
4.德育达标的考核验收
对学生的德育达标情况,实行全程量化考核,采取四段式考核(日常考核、学期考核、上岗实习考核和毕业考核)和四方式考核(问卷调查、日常操行考核、班级讲评测评、实习单位反馈调查)相结合进行,不达标的学生不予毕业。我的体会,学生德育达标,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目标、人生理想的基础,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底线——培养有技术的合格公民之必需。
二、采用三种教学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
1.结合专业打基础,文化基础课“适用够用”模式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我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上下功夫,围绕强化技能培养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在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为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打基础,适当减少理论深度及其所占比例,删掉那些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后续课程用不上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形成了文化基础课适用、够用的教学模式,从而将更多的课时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倾斜,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其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部分实训环节进课堂,“边教边训”模式
课堂理论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差,为了使课堂理论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制定了部分实训环节进课堂、边教边训教学模式。
主要方法是:根据所学科特点和具体内容,将与教学相关的实训环节搬进课堂。如养殖专业把小动物习性外貌观察、疾病诊疗技术、病理标本识别、外科手术缝合打结等技术的训练等搬到课堂,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种植专业把各种植物的识别和特点的认知、鉴别、昆虫病害的认知和识别、嫁接技术等很多内容搬到课堂,边讲边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解决了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存在的弊端,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下步的现场实训打下了坚实基础。
3.专业教学进现场,“边训边教”模式
对于实践性强、实践环节复杂、实践过程特殊的学科和内容,能够进行现场教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一律进入实验室、实习场、生产场、实训车间进行教学,一边操作,一边讲解,通过实践教学方式完成以往在课堂难以完成的教学内容。为此,学校建立了大规模的养殖实习场、种植实习场、食品加工实训车间等实训基地,在大棚里、猪圈里、牛舍里、实训车间里都安上黑板,为学生分配了“自留地”、“责任田”,还有学生自营动物舍、自营的温室大棚。其它专业也建立了相应的实训室、实训车间,与边训边教模式相配套。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掌握技能快。其实施的基础条件是,按农事活动季节安排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要求有完善的实训条件,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通过以上三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是精讲了文化基础课;二是增加了课堂实践教学,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三是把课堂搬到现场,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突出了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与三种教学模式相配套的五种教学方法是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技能训练的有益尝试
在实施三种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
1.实训型课堂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部分实训环节进课堂模块,是边教边训的教学模式。专业科组织全体专业教师,对教学计划中每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做了认真研究分析,根据学科特点、内容特点、农事活动季节、校内外实训室、实训基地条件,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为部分实践环节进课堂模块、专业教学进现场模块和到企业生产现场实训模块,进行分类实训教学。选择可行的部分实践环节进课堂,内容主要选择认知、鉴别、小型操作、技巧训练、模拟操作等方面,使学生便于理解,产生印象,为现场教学打基础。教师要在课前对器材、材料等做认真准备。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要配合得当。实践证明,实训型课堂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2.生产现场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专业教学进现场模块和到企业生产现场实训模块教学,是边训边教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做边讲,学生亲自动手,教师指导,使学生基本掌握生产设备、生产流程、技术常规、操作要点、关键环节、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能吃苦、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不仅有益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有益于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
3.探究型实践教学法
探究型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分析、操作、解决问题——总结归纳这样的模式,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过程。以往都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运用,我们尝试在以上三种教学模式中应用,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不但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也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同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最佳教学效果。观察、分析、操作、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中适当给予点拨和指导。总结归纳是师生对所研究的问题达成共识,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作必要的说明、补充或纠正,这一环节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及综合能力。
4.特殊技能训练教学法
在教学中对专业特殊技能进行专门训练,各专业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科学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学生实践技能考核方案。根据学生特点及今后从业方向,结合学校学生技能考核,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专业技能训练,使其达到毕业时基本技能考核要求,还能使学生掌握一两手“绝活”,这样的学生不仅很顺利通过专业技能考核,获得该工种的从业资格,而且就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5.导师型实践教学法
导师型实践教学方法,是将各专业学生按专业特点,将学生分配到专业教师单独指导。专业科有计划地根据专业教师特点,确定单独培训计划,然后向本专业学生宣布各位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培训项目和培训目标。学生自愿报名,专业科组织“导师”制定导师带徒计划,上报专业科审批备案。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带学生深入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很多学生学到了老师的专业特长和“绝活”,使学生也具备了具备了专业特长和技术强项。
综上所述,我校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的“一三五”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位,以教学生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符合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当代中职学生的年龄、心理、智力和专业教学特点,同时,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彪,孙艳霞.关于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
[2]周宇飞.五年制高职生品德问题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
[3]丁国文.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责任编辑:颜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