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萍 林更茂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是个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所涵盖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蕴涵了对科学而崇高的人生信仰、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中华民族心理归依与意义支撑以及公民德性修养标准的价值认同。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崇高要求内化为公民个体的认知,再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就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增强公民认同的自主性、自为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3—0001—04
独立的民族国家作为一个主体,一个系统,必须要有一根整合的支柱,这根支柱就是民族的价值认同。正如丹尼尔•贝尔指出的,“归根到底,任何社会都是一种道德秩序。它扎根于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帮助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提供了重要指南。它既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显示了对多元价值取向的包容性、适应性、涵盖面和导向力。从公民个体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吸纳将构成多元环境下个体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成为人们行为选择和价值追求的科学导向。
一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人们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多种价值关系进行整合梳理而形成的最优价值关系或最大化价值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共同理想、愿望和需求,其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蕴含着对人们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意义世界和行为规范的价值认同。
1.蕴含着对科学而崇高的人生信仰的价值认同
信仰是指主体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高度信服、景仰、向往、追求,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思想倾向。人们信仰什么,归根到底反映了人们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程度,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生命、生活和前途的选择取向。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人民群众的科学而崇高的人生信仰正在于它的科学性、先进性与人民性。具体来说:其一,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伦敦海格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正是这种“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使命感,使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体现促进社会进步和
人类彻底解放的博大胸怀。恩格斯强调:“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②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某种“终极目标”的意蕴,对社会发展具有无限的导向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科学预见。作为一种人生的精神追求目标,作为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希冀和自己人生的寄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无疑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同时,共产主义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运动。这个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个人短暂的人生而言,它就是一个超越有限人生的无限过程,是一个朝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迈进的过程。胡锦涛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③其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④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新性使其自身始终植根社会发展与变革的生动实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进而使得它的价值理念始终保持着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共进,与群众利益共生。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即使面对种种刁难、挑战和怀疑,也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成为公民的科学信仰和价值追求。
2.蕴含着对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愿望的价值认同
理想是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理想能否成为人生的动力和方向,能否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关键在于认同什么样的理想。我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的共同理想,这不仅取决于它的制度优越性,更取决于它的价值性。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里,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制度,一种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和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的社会形态,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其坚持的价值标准就是“群众标准”,即邓小平所说的“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的标准。马克思早就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⑤。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动机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期望在这种制度下能够获得比其他制度下更多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不是个别人的利益,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进步方向,又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群众追求幸福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望,它把党的目标、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个人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老百姓喜欢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体现一种更高文明、更高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社会主义,一种体现更高效率和更高公平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一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社会主义,一种救危济困、普渡大众的社会主义,一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⑥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被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广泛认同的依据所在,它因其广泛性、包容性和人民性,而具有最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3.蕴含着对中华民族心理归依与意义支撑的价值认同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的核心内容。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内在需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理想,是实现整个民族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及意义认同的思想来源。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认同实际上就是强调人的一种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需要通过民族共同体共同的生活、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价值观来实现。当前,我们强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贯穿始终的主线,就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人们对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前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引用张载的名言,并加以改造,总结出“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引起海内外华人的高度赞赏。这正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有助于增强两岸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和心理归依,促进两岸早日统一。从文化层面来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具有一个确定的诉求,其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个意义体系或价值世界,使民族成为一个价值的共同体,使生活于其中的民众获得意义的支撑,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西方意义上的宗教并不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感来自于民族精神及其哲学。民族精神的涣散意味着一个信仰体系的瓦解与生活意义的耗竭。”⑦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所蕴涵的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与理想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爱好和平、厚德载物的仁爱原则,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进取品格等,对帮助人们确立生命的信仰、明确人生终极目标、促进人类精神和谐、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民族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4.蕴含着对公民德性修养标准的价值认同
荣与辱作为人生价值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它不仅是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斥。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到个人的为人处世,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之者,则知所以修身。”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都说明正确的荣辱观是国之基、人之本。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系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进行从高到低,从理论到实践,从信仰到行动上的科学归纳。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我们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它的内容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社会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各个方面,为各民族、各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明确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涵化德性修养,彰显公民人格,提供了基本规范和标准,有利于促进公民的道德认同。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着崇高的价值理想和广泛的价值追求,是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一面鲜艳的旗帜。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背景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崇高要求内化为公民个体的认知,再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就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增强公民认同的自主性、自为性和实践性。
1.增强自主性,坚持科学认知、理性选择的认同视野
价值认同首先是指“谁认同”,确立认同主体关键在于确立主体的自主性。人之所以能称之为主体,首先在于他能自主。自主是主体自身的一种权利、责任和能力,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马克思特别强调:“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属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化了的人,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被人们内化认同,需要主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科学认知、理性选择的认同视野。理性是一种超乎经验和自然本能的特性和力量。中国传统文化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文化模式恰恰缺少的就是理性的力量。荀子说:“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意指人的理性被偏见所遮蔽,就看不到全面的道理而限于洞穴之中,并产生反理性的效应。现代生活中仅仅追逐感官欲望满足的肤浅心理以及消极被动的盲从行为是人生信仰的最大障碍。人类最合理、最有效的信仰,只能来自科学,依靠科学认知。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的其他一切合理信念和信仰,也是只有依据科学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引导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促进人们牢固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们实事求是地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⑨当前中国已形成了较好的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风气,然而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精神化为一种民族意识,培养整个民族为追求和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为服从真理而果断修正错误的求实精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求真的科学理性精神已成为人们价值认同的重要前提,它将使得人们的价值判断更科学,信仰目标更坚定,行为选择更自主。
2.增强开放性,信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认同理念
价值认同固然是指对相同的认可、接受和共享,但认同之所以能够发生,恰恰是建立在差异这一基础之上的。威廉•康纳利指出:“差异需要认同,认同需要差异……解决对自我认同怀疑的办法,在于通过构建与自我对立的他者,由此来建构自我认同。”⑩故价值认同虽然强调价值的共享和认可,但是也包括价值认异,即认同那些最能反映全人类所有成员根本的、总体的需要而又对自身认同的建构有积极作用的价值,而将那些不能取得共识的东西求同存异。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时期,人们思想运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多种意识形态并存、多种价值取向共生、多元文化交汇、多种利益分化、多样个性凸显,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既要尊重公民的个性差异和独特的价值选择,增强开放性,包容多样性,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以社会主导价值观来感召和引导非主流价值观,并在多元价值取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主导性不能离开多样性而存在,主导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11)我们在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新时代的社会整合作用和引领作用的同时,也就赋予了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时代内涵。
3.增强实践性,深化面向生活、自觉奉行的认同体验
价值认同并不是产生于纯理论的灌输之中,而是产生于社会活动中,产生于公民的生命世界里。人的生命,尤其是个体生命的存在和生长,是每一个人最能直接经验和感受的。人的生命形式的神奇和多彩,个体生命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经历以及自己和家人所凝聚的艰辛劳动,都是人们最能、最应该经验和感受到的。著名哲学家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本质区别是生活世界中充满了目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回到生活世界的个体,才会不断地思索生命的意义,选择自主的道德行为。简而言之,生活世界的教育具有自然性、直观性、渗透性的特点,对人们的价值归依和价值认同起着引导、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汶川地震中,无论是中央还是普通百姓,都自觉投入到“抗震救灾、挽救生命”的实践活动中,全体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对国家和民族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不仅成为推动灾后重建的基础力量,而且也大大激发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坚守,深化了公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体验。
4.增强契合性,实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和谐统一
价值认同从社会层面来讲,是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从个体层面来讲,是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色或身份的理性确认,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只有对自我的认同与社会的认同达到一致,社会才能和谐,个体才能进步。换句话说,只有社会的需求与个人的需求契合一致,社会所倡导的主导价值观才能被个体所认同,内化为自我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融政治、经济、文化理想于一体的社会理想,它表明了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和追求,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和需要,它并不排斥个人理想,而且只有转化为个人理想,落实到个人的追求中,才能转化为现实。同样,个人理想的实现也有待于社会理想的实现。“青年只有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不息,才能创造无悔的青春和取得毕生的成功。”(12)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认同,必须引导人们在深刻理解社会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找准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实现个人追求与共同事业的良性互动,在互动中引导人们将个人理想上升为社会理想,将社会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
注释
①贾英健:《多样价值观态势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8页。
③《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22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⑥刘建明、宋增伟:《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7年,第125页。
⑦顾红亮:《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3期。
⑧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8页。
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69页。
⑩William.E.Connolly:Identity Difference:Democratic Negotiation Political Paradox,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91,P.1.
(1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85—486页。
责任编辑:思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