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会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其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想写、愿写、敢写是每个语文老师都要面对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要激发兴趣,引发学生写作欲望;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课后批改适宜少贬多褒重奖分;作文训练要有鼓励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兴趣;创新;观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其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想写、愿写、敢写呢?
一、激发兴趣,引发学生写作欲望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使儿童的作文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时,这个人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可见,良好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讲故事、听故事兴趣极浓。用写“故事文”引导学生作文入门,可以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总有学生写不好作文,一提到作文就不想写,把写作看成包袱,而写“故事文”能让他们觉得写作文也不是一件麻烦无聊的事。老师要首先组织学生举办讲故事大赛。然后让学生把所讲的内容、听到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事实证明,从讲故事人手。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作文内容的机会,学生就能满怀信心地写出生动活泼、语言流畅的故事。
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万事开头难”,起好步是写好文章的关键。要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明确作文就是把自己平时听到的、看到的一些事用文学表达出来而已。说是写的基础,只有把经历的事情说完整,才能把文章写完整。因此,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并不断为学生创造说话的条件。我在每周一设定一节课,让学生把周日在家里做了什么、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及时进行交流。然后让他们把交流的情况进行总结,用文字记录下来。构成一篇文章,明确要求学生写清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经过这种先说后写的训练,学生们普遍感到作文难度下降了,写作信心增强了,畏惧心理渐渐消除了,对写作也开始跃跃欲试了。
三、学会观察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观察既是得到作文材料的第一步,又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效果。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他们的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这样,学生作文时才会有可说的话,有可写的材料。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接触自然,让他们投身于大自然中,在玩耍中观察、体验,并从中获得感性认识,逐渐提高其作文水平。另外,我们要让学生注重从实际出发,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组织他们参加演讲比赛、写倡议书、广播稿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还要在班级中定期开展信息交流会,让学生们交流他们个人收集到材料的感受,以扩大活动效果,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多方面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生活气息浓厚的作文来。
四、课后批改适宜少贬多褒重奖分
古诗说得好:“数子千过,不如奖子一长。”教师在作文中发现学生哪怕一点点闪光点,也要及时、有效地给予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如想象作文《十二年后的……》,我抓住了学生理想的火花大做文章。并给予适当、正确的评价。有一个女同学幻想二十年后成为大科学家,到瑞典去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在评语中是这样写的:“你的作文很有进步。把自己心灵深处渴望成才的愿望表达了出来。理想是要通过努力奋斗实现的,愿你能为理想夯实基础,刻苦攻关。勤奋学习。实现自己美好的梦。”并给予她九十分的高分,这一下子把她的写作兴趣激发起来了,从此以后,她经常写些文章让我修改。而且每次都有很大的进步。
五、作文训练要鼓励创新精神
创新的结果是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作文训练中要达到的最高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人为本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绿色通道。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用新的眼光、新的观念来审视一切、分析一切。善于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其敢于反其意而为之,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标新立异,不断写出有时代感、有新意的文章来。
总之,作文教学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都是通过完成作文来实现的。教师应始终以培养兴趣、发展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作文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让写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