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强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连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反思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与反思
在第一次与新教材接触的过程中,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曾经迷茫过、徘徊过,也曾经步入了误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有了些许的心得和体会。以下是我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案例及反思。
1探究过程中的小组合作:
教学内容:《斑羚飞渡》的教学片段
教学过程:
请学生围绕问题“文章中让你最感动的是哪里?为什么?”展开讨论。
这个探究过程需要各组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就问题展开讨论,所以小组成员需要适当搭配,否则有些学生会被冷落。根据组内学生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有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负责小组全局、协调小组学习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结果;报告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检查员检查小组学习情况。组员各尽其职,完成探究。经过讨论,由汇报员汇报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晶,其他各组补充或纠正。
反思: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与竞赛。同时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整个课堂人人参与学习、个个互动补充。合作促进了互动,互动升华了兴趣。
2表演过程中的小组合作:
教学内容:《石壕吏》的教学片段
教学过程:
学习课文《石壕吏》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疏通文意。全班分五组,组内明确其职,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表演戏剧的形式,展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要求:①组内全员参加;②想像有创意,合情合理;③补充一些事实已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④表演符合人物身份:⑤配合默契。表演时,一组表演,其他组评分。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与创造能力,同时激发了兴趣。
反思: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并且强调,只有愿意学习,才能学得好。在排演中,学生相互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学生在趣味盎然、快乐无比的表演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学习自觉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职责分明,因此每位学生都会主动投入。
3搜集资料过程中的小组合作
教学内容:《寻觅春天的踪迹》
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选择合作学习。
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在大自然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
内容2:在生活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说与春天有关的某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
唱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
内容3:在创作中,展示春天的踪迹。
仿写诗歌,选一幅表现春天景物的画或照片,给它配上几句诗;或选写春的诗或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能够表达出诗意。
分组:4~6人一组,每个小组包括不同层次的男女学生。这样安排便于学生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释。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积极的团结协作的关系。
反思:本课文的学习需要收集一些适当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组内分工和讨论,同时教师也应与学生合作,指导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会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通过课前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集体合作的力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建议
初次接触小组合作学习,只感觉到这种学习方式的新颖。但在教学实践中,我渐渐地悟出教学中不能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下面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
1明确分工,各尽其职
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需遵循合理性的原则。一是小组成员人数要合理,以4至6人为宜。人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体才能的充分展示,人太少则互动不足;二是可以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依照学生的组织能力、语文学习能力、性别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组都有各个层次的学生,为各小组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三是成员的角色分工采取轮流担任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兴趣,也可以改变学生在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发展的机会。
2适当介入,关爱弱势
首先,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要求合作小组的同学对每一位发言者都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如“你一定能行!”、“某某必胜!”等让学生大胆表达。
其次,教师要适当地介入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极容易成了“优生唱主角,差生跑龙套”的局面。所以要避免只求热闹不求实质的弊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特别要关爱那些极少发言的“弱小者”。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多表现,善于捕捉、放大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根主线,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标的改革中焕发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