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美娟
[摘要]澳大利亚的大学凭借“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大学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大学越来越关注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构建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本文对澳大利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这一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关键词]就业能力本科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146-04
当今,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不仅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进步的瓶颈。因此,各国都把就业问题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问题来解决。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就业问题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领域。加之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社会、国家和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澳大利亚三所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和莫纳什大学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分析,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也加快了改革步伐,从1999年开始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各高校招生数量急剧增加: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2003年380万人,2005年475万人,2007年567万人。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2001年为115万人,2004年达280万人,2007年495万人。这种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上了日程,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我国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反思。结合众多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就业能力认识上的偏差
从理论上看,就业能力是一种与就业相关的复合能力,是个体所拥有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指向于个体更有效地就业与在岗位上得到发展”,具有综合性。“就业能力意味着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个人不仅要具备职业能力(如专业知识、元认知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备软性技能”。各国研究组织以及国际组织都对就业能力的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它,从而使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中国,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在教育被推向市场的初期,难以摆脱精英教育的影响,对就业能力的认识存在偏差。理论上的误区必然会把实践引入歧途。在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中,理论的偏差致使其只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注重对写申请、面试等操作性技能的指导,忽略了对大学生就业观念、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指导。这使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成为学校的软肋,学生在走出学校准备就业时倍感无奈。
(二)就业能力与社会脱节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变革并不只是简单地将大学生就业推向市场,而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和社会外部条件的转型。它要求高等教育面向市场,接受市场的选择,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择业,有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但是,在这一转型时期,由于对高等教育市场缺乏科学而全面的认识,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未能对接市场。首先,学校专业结构、专业规模以及课程设置都没有充分向市场开放,仍受到精英教育模式的影响。这导致本科生就业与市场不和谐,反映了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上的缺失。其次,我国高等教育仍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社会的互动却较少。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社会实践机会较少,效果较差,就业所需要的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公司等社会机构或团体缺乏联系。学校与企业作为人才的培养者与接受者,二者必须是相互沟通的,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而且有助于增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而两者的分离致使就业市场化下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发生错位。
(三)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不足
本科生就业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学校责任有所减轻,而是学校角色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必须由统筹者、决定者转向协调者和服务者。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这一特殊形势下,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被推到一个重要的地位。综观我国1999年以来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涉及面儿小。学校扩招以后,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以往指导与服务的规模和途径涉及面儿较窄,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第二,就业指导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指导只限于抽象的理论,缺乏操作性,就业指导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第三,就业指导只关注应聘、面试过程中技能性能力的训练,忽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引导,使大学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市场。第四,就业指导的深度不够,缺乏从目标选择到面试各阶段系统的指导。
二、澳大利亚大学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澳大利亚的大学能在社会服务理念指导下,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之中,不仅科学处理了高等教育转型所带来的问题,而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符合社会经济、教育形势的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总的来说,澳大利亚这三所大学都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形势下,以大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辅之以良好的外部条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
从这三所大学的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及其学生的反映可以看出,他们都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指向。在莫纳什大学的就业能力培养计划中,突出了就业所需的八项能力,即“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优秀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进取心、计划和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同时,从悉尼大学一些毕业生所谈的感受也可以看出其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例如,鲁克·勃特利(Luke Bortoli)认为:“这个过程教会了我系统地表达,发展了我的辩论能力……它对团队工作和表现能力也特别注重。”尼默·塞伍马特(Nirmal Saverimuttu)说:“我的人际交往和交流能力得到了发展。”还有许多其他相似的感受,如“我发展了自己的分析能力”、“提高了我清楚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这儿的教育使我获得了领导和合作能力,使我学会了处理冲突”……可见,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这三所大学就业能力培养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但是,理论只是基础,科学合理的培养途径是
其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综观三所大学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可以看出,多样性、有效性是其培养途径的两大特色。
1.培养形式的多样性
第一,专业、课程设置。从专业设置来看,专业结构、专业规模符合市场需求,避免了供求矛盾的出现。同时,在学生专业选择方面,坚持以学生为本,专业管理制度灵活,学生专业再选择的机会多且方便,提高了学生所选专业与其自身的适合性,为学生顺利走向就业岗位提供了必要条件。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内容贴近实际、实用性强。在悉尼大学,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材料具有实践性和真实性,在工作中能用到很多”,“授课提供了对市场现实的理解”,这种课程与学生的职业形成了交流和互动,拓展了课程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实践活动、社团活动。这三所大学都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并给予各种服务和帮助。这方面,悉尼大学最具特色,给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类型有假期工作、义务工作、实习、兼职工作、课外活动、HEWO和其他项目。对于这些活动的益处,他们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1)突破“没有经验——找不到工作——没有经验”的恶性循环;(2)从内部了解企业、机构的运行程序,加深对机构运行的了解;(3)获得专业和自身能力的发展;(4)通过与同事的交流,拓展工作选择的机会和将来的关系网;(5)在实践活动中,可能获得一个职位;(6)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三所学校还设置了专门的就业中心,不仅针对毕业生,还为其他学生提供咨询和服务。除此,三所学校给各种社团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学生社团组织类型多样,涉及面广。对于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参加,学生享有充分的权利和完全的责任。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充实的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自由、民主的精神。
第三,一系列的培养项目。针对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系列培养项目、计划是澳大利亚大学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性机制和重要途径。相对于其他途径而言,具有针对性、系统性,是学校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这三所大学都有就业和招聘中心,并提供一系列指向学生就业能力的研讨会和项目。这些项目并不是一系列的讲座,而是以讨论、实践的形式进行,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他们还与美国、加拿大、欧洲及亚洲的许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大量与国外交流的机会。另外,还为学生提供了国外义务工作的机会。广泛的国际交流是他们面对新形势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上做出的现实反应。
2.培养形式的有效性
第一,面向全体的培养对象。就业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涉及面广,这是就业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基础。在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以及莫纳什大学,都以“落实多数人”为其工作原则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一部分有赖于其培养途径的多样性,另一部分取决于学校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在莫纳什大学,通过个别交流或小组的形式提供就业咨询,在悉尼大学,对学生就业指导提供24小时服务和一对一的建议部门等等,这都是学校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实体现。
第二,循环式的培养系统。学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环式的系统,这一系统的通畅循环不仅有利于提高培养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这一培养系统由培养计划的制定、实施、反馈、调节、完善五个部分组成,形成一个不断循环与提高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反馈机制。这三所大学在每一个培养项目实施之后,都提供充分的反馈空间;同时,为了确保反馈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学校还把社会机构、企业等纳入到反馈成员之中。这一措施不仅增强了反馈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还提高了培养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以完善、健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保障
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自主空间,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同时,也给学生就业的成功率和安全问题带来了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挑战,使学生顺利就业,是学校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而强化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从就业指导工作来看,广泛性和可操作性是三所大学的共同特征。其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复循环,指导机构和指导形式的多样化及其一对一的指导模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接受指导的机会,扩大了其工作的开放和深入程度。在悉尼大学,就业指导一般经过一般了解——专门了解——个人服务三个阶段;在墨尔本大学,就业中心给学生提供修改申请、履历等个人化的服务和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指导工作具有深入性。综观三所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它们都涉及到找工作的全过程,包括确定目标、申请、面试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个小步骤,而且其指导具体到实践中的每一个注意点。例如,在悉尼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具体到如何写称呼、履历的字体、发邮件的时间等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这不仅增强了就业指导的可操作性,也提高了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对学生就业起到了很好的扶持作用。
其次,除广泛的、可操作的就业指导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资源来源:网络、就业信息图书馆。就业中心。其中,网络是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核心,是学生就业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是学生咨询教师、教师指导学生以及就业培训的主要途径;同时,学校还通过图书馆、就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信息和资源,作为网络的辅助途径。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保证了学校就业服务的效度。
(三)广泛的社会联系
就业在教育市场的趋使下,成为一种高度市场化的活动。学校在培养学生相关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立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从而提高其培养活动的质量和针对性。在这方面,三所大学做得都比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与各种企业、机构以及社区合作,甚至扩大到国外。悉尼大学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把其作为学生“学位增值”的途径,他们与一系列的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假期工作、兼职工作等机会,通过海外义务招聘网站与海外机构联系,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推向国际,为全球化趋势下的大学本科生实践活动赋予了新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招聘过程中与招聘者的密切联系。与招聘者建立联系,不仅有利于学校对招聘者以及市场要求的理解,更有利于招聘者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与了解。在莫纳什大学,将“促进与招聘者的直接联系”作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主要通过职业介绍会、校园招聘者信息和校园面试三个方面来进行。此外,莫纳什大学还努力给招聘者提供专门服务,为其与学生的相互理解提供一个平台,其他两所大学对这一方面也给予了较多重视。坚持广泛的社会联系、与社会机构以及招聘者的联系,是这三所大学就业能力培养的特色。当然,这也是一个双赢的活动,有利于招聘者找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
三、借鉴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着重于理念的借鉴
在借鉴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社会与教育的现实状况,避免对其具体做法照抄照搬,着重于基本指导思想的理解和借鉴。前者易受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影响,普适性较小;而后者则不易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普适性相对较大。因此,在具体过程中应注意:第一,对于就业能力的内涵必须根据我国社会的要求进行定义,着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在就业指导的设计中,必须根据我国学生就业的实际过程。另外,在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提供方式上,必须与学校具体的经济条件相适应。第三,在寻求与企业合作、与市场联系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我国企业、市场、教育体制的特色,使联系方式本土化、特色化。总之,在建立我国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时,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做法。
(二)注重外部条件的完善
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支撑。就业能力作为一个与社会高度相关的能力,更是如此;澳大利亚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是以其完善的市场机制为支撑的。中国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只是将就业推向市场,缺乏相应的外部条件的支撑,整个教育机制与市场联系不紧,从而给高等学校就业能力的培养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因此,在我国高校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努力完善其外部条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由于政府一直对高校政策、专业、课程、教材等方面有较多的干预,给学校就业能力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必须减少政府对高校的控制,增强高校办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其次,高校就业市场化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就业的自由性和公平性,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与招聘者的双向沟通,这要求民主、健全和以才用人的市场就业机制的建立。最后,增强社会机构与学校合作的意识,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充分的机会,促进机构对学生的理解。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同步进行。
(三)突出就业观念的转变
中国高等教育,由于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急剧转型,学生就业观念与教育制度改革的失调是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就业观仍处于精英化时的状态,“等、靠、要”思想、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等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现象。这导致了学生走出学校所面对的一系列困难,从而出现了“就业鸿沟”的现象。因此,中国高校在建立其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时,必须根据这一特殊现象,采取适当的措施,努力改变学生现有的不合实际的就业观。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根据学校的情况和自身的能力,做出符合实际的就业规划,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这是改变学生原有就业观、建立与时俱进就业观的一项重要工作。
总之,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责任编辑:赵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