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宏
[摘要]本文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观察高校德育过程,认为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存在着从众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剖析,重点研究了对高校德育产生正面影响的积极型从众,认为培养积极型的从众可从舆论造势、奖惩刺激、认知升华与“众从”制衡四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德育客体积极从众消极从众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16-04
从众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从众现象的研究也是社会心理学家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一个社会越是发展,群体化生存的诸多变化特点就会带给实践主体越来越多的困惑,而群体中个体的从众则是一个特殊的却又广泛存在的现象,因此,对一个群体从众现象规律的把握是我们有效地调控群体行为、达到预期实践目标的重要条件。
本文所说的“德育客体”指的是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它属于德育过程中“人”的要素,也是高校德育过程的必备要素。在高校德育过程中,众多的德育客体构成了有其自身特点的群体,而群体的特点决定了其成员的从众现象的必然存在。但对于高校德育而言,这种客体方面的从众现象要么未被重视,要么置于浅层的感性理解阶段。为了拓宽高校德育实践的思路,我们有必要对发生在德育客体身上的从众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掌握并利用这种现象的规律。
一、对“从众”一词的分析
对于“从众”这一范畴,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界定。例如,有学者认为从众可以定义为: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更多的学者则给出了类似这样的界定:“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这就是从众现象。”对比这两种界定,我们可以发现其间的差别。前者强调了外部压力的复合来源都可以促成从众的产生,既强调了来自团体方面的压力,还强调了来自个人方面的压力。后者只强调压力的单一来源,即来自团体方面的压力。但前者同时也表明了这种压力的性质,即不仅真实的压力可以引发从众现象,臆想的压力也同样可以引发从众现象。
本文所借鉴与阐述的德育客体的“从众”,则是对以上两种界定的整合,既承认外在压力的不同性质(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都可导致从众现象的发生),同时否定了外在压力的来源的双向性——认为这种外在的压力只来源于团体或群体方面,而来自个人方面的压力所产生的往往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另一现象,即所谓的“众从”。而所谓的“众从”,即“团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笔者认为,从众是指高校德育实践中德育客体在外在的群体压力下,改变先前的意见、态度而采取与众多的其他德育客体一致的行为。
二、高校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及其成因
1.高校德育客体中的从众现象
相比德育客体,德育主体总是少数,因而也可以说高校德育是少数人去面对多数人的实践,这也是一种将已有的诸种道德要求与规范“嫁接”到德育客体身上的努力。这种努力不可能仅仅凭借德育主体个人的魅力就可以实现,更多的时候需要在德育客体内部施加一种群体压力,依靠这种群体压力迫使德育客体改变以往的态度与行为。换而言之,这种压力的存在可以促使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的态度及行为发生德育主体所期望的改变。
高校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主要体现为德育客体身处群体的环境中,由于主客观的现实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不从态度到行为方面进行调节,放弃自己原有的意见及态度,以吻合于外部施加的约束模式。这其实也是德育个体在环境面前做出的调整,是德育个体对于集体生存情境的一种适应。成功的高校德育实践离不开对德育客体从众现象的有效掌控,高校德育实践更是要求德育主体设法使德育客体对所属群体中主导性的道德观念予以认同。如果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忽视了从众现象的存在,就会降低高校德育实践的效率,因为对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的有效利用在很多时候会推进高校德育实践的步伐。
2.高校德育客体从众现象的成因
为何在高校德育客体中会产生从众现象?我们可以从“沉默的螺旋”模式的提出者——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的思想中得到启发,该模式的部分思想在于:“大多数个人力图避免因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造成的孤立。因此,某人为了了解哪些观点是占优势的或得到支持的,哪些是不占支配地位的或是正在失去优势的,便对他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长期存在甚至更得势;看到这些趋势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观点的个人越来越多……”具体而言,导致德育客体发生从众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如果高校德育群体中的德育客体在道德认知方面产生了迷惘,就很容易产生从众现象。因为在德育群体中,当单独的德育个体遭遇到道德判断方面的难题却又无法有效定位时,一个最为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个体态度纳入群体态度体系之内,让个体的行为符合集体的评价标准。的确,“在许多情境中,我们之所以遵从别人,是因为别人的行为是我们自己如何正确行动的唯一指导”。这种避免“错误”、追求完美的心态很容易导致从众现象的产生。其次,如果高校德育客体在群体中对于所得到的道德评价信心不足,也容易产生从众现象。身在群体中的个体,都想获得正面性道德评价,以避免受到所属群体的排斥。每个德育个体在群体中的言行都必须符合所属群体的道德标准,都得按群体的期望行事,只有这样,他才可能得到群体的认可。而在获得群体肯定道德评价的过程中,从众便成为最便捷的应对策略。再次,如果高校德育客体自身存在着某些容易诱发从众现象的个性特征,也很容易在条件具备时产生从众现象。对于一个德育客体,如果他性格比较懦弱,思维能力较差,缺乏集体生活的信心,不具备比较充足的肯定性道德评价,那他就可能在更多的场合产生从众现象。这样的德育客体,对群体中的多数人的意见与态度相当敏感,他希望通过对群体的归附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也补充自己在主动性方面的乏力感。当然,对于这样的德育客体,功利取向式的意见归附也决定了其立场的不稳定,在诱因具备时,很容易发生态度与行为的重新调整。最后,如果高校德育客体所组成的群体具备了某些容易引起从众现象的特征,同样容易成为从众现象形成的土壤。在一个由德育客体组成的松散群体中,人们保持着比较无序的联系,这样群体的成员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向心力,于是人们对于群体的依赖心理就比较微弱,从而降低了从众现象发生的机率。而在一个不缺乏行为榜样的群体中,如果人们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较强的凝聚力,群体能为成员们提供道德理念的参照系,并且群体压力的存在也为大家所认可,其缺点能被群体成员所理解,其弊端同样能被群体成员在意识中稀释,群体中就
很容易出现从众现象。同样,从众现象的产生还与德育群体的规模有关。那些规模较大的德育群体中个体所承受的群体压力通常也比较大,这种群体对德育客体的影响也较大,也就更容易产生从众现象。
三、高校德育客体从众现象的影响及类型分析
1、高校德育客体从众现象对高校德育效果的影响
高校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对高校德育实践会产生影响是没有异议的,然而,这种影响到底性质如何,达到何种程度,我们却无法简单地给出断语。通过对高校日常德育实践的分析,我们发现,德育客体中的从众现象在某些场合可以对德育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另外的情景下却会阻滞高校德育的进程。
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利用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从正面影响德育实践的做法很多。例如,对于某种社会道德风尚的倡导,我们采取的方法多为先发动强大的舆论攻势,在德育客体中间营造一种无形的强大“压力场”,并在群体中寻找能够体现新的道德风尚的“形象代言人”(即能够体现新的道德要求的榜样)。而对于群体中的个体成员来说,他们也存在着这样的心理,即持续“本能地在精力旺盛信仰坚定的人中间寻找自己的主子,他们永远需要这种人物”。德育主体通过人为地、主观地诱导,让德育客体形成对德育主体所树立的“形象代言人”的认同。这种形式的从众是高校德育所必须的,也是符合德育主体的期望的。
而在另外的场合下,却会有相反的结果。当高校德育群体中存在的不符合德育主体要求的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从众现象就会给德育实践带来许多危害。例如,当众多的高校德育客体受到市场经济理念的冲击,在商业化浪潮中将商品交换的原则引入人际关系的处理时,对弱势成员的关怀心理便淡化了,人情淡漠的托词沦为对“物竞天泽,适者生存”观念的简单论证,而隐匿在个体背后的悲剧性命运的社会性原因却被忽视了。高校德育客体对这种观念的群体性推崇将会严重降低整个德育群体的道德水平,它们的存在与蔓延构成了对德育主体德育实践的极大障碍,它有可能将德育主体的种种不懈努力化为乌有。
2.高校德育客体的积极型从众类型分析
根据高校德育客体从众现象对高校德育实践不同性质的影响,我们可以对其作类型上的划分。我们将发生在德育客体身上,符合德育主体心理预期的、会给德育实践带来正面促进作用的、能够降低高校德育实践难度的从众称为积极型从众。同时我们将影响德育效果获得的、会给德育实践带来负面影响的、会加大德育实践难度的从众称为消极型从众。消极型从众对德育的影响是负面的,对它的进一步分析并非本文重点,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德育客体中的积极型从众的正面影响来提高德育的效果。
对于积极型从众,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有程度之分,即它可以呈现为较弱、中等、较强三种程度,本文将其对应分为功利趋向型、魅力复制型与信念内化型三种。
所谓功利趋向型从众,是指高校德育客体在获取奖励或者避免惩罚的动机驱使下产生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态度与行为。这种从众类型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阶段性,即态度与行为所持续的时间与奖励或惩罚措施存续的时间大体相当。对于这种类型的从众,外界施加的奖励与惩罚对德育客体而言是一种动力因素,当它们逐渐消失直到不复存在时,这种从众类型中的个体也就逐渐丧失了从众的动力,最终走向末路。
魅力复制型从众是指高校德育客体对自己所属群体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与归属感,而这种强烈的认同感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使其对群体中主导性观念及行为产生努力模仿的愿望与动机。这种类型的从众,其实也是个体与群体关系重新确立的一种模仿构架。由于内心深处深度体察所属群体的荣誉,内在于德育客体身上的模仿心理也被唤醒了,而“人就像动物一样有着模仿的天性。模仿对他来说是必然的,因为模仿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简言之,这种从众类型与功利趋向型从众不同,它没有获取奖励或回避惩罚的动机,而只是在对某种魅力形象的模仿欲望的驱使下完成了动机的替代。
所谓信念内化型从众,则是指德育客体已完全将某种群体的道德意识融入自己的主体意识,已将群体的道德态度内化为自己的态度体系,并且能够主动地外化为符合德育主体所期待的道德行为。这种道德信念与道德准则的内化,会对德育产生最为深刻与久远的影响。而这种从众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坚。
四、调控策略
在对高校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的影响及积极型从众的类型分析的基础上,下文探讨采取哪些策略才能促使有利于高校德育展开的从众现象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舆论造势
为了培养对高校德育实践具有正面影响的积极型从众,我们需要在高校德育客体中烘托一种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使得群体性主导观念能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健康孕育。
社会舆论属于一种群体意识,它是“一定社会群体关于某一现象的整体性评价意见”。为了促使我们所期望的积极型从众的产生,我们可以利用舆论进行造势,为德育客体树立供其效仿的榜样。通过提供言语与行动方面的现实参照物,可以让抽象的道德理念通过形象生动的现实载体得以体现。健康的舆论对于一个德育群体内从众氛围的营造是通过对正面事物的弘扬与对负面事物的抑制实现的。这种弘扬,是对符合德育发展的道德理念的推崇,是对具有正面道德品格的人的价值的体认。而这种抑制,则是对违反符合群体发展的道德理念的否定,是对违背群体道德的人的精神上的负面评价。通过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榜样的确立以及道德理念的反复强化与推崇,可以使德育主体最终成功地跨过征服德育客体的门槛。它也是达到德育主体所期望的从众类型的最为便捷的路径选择。
2.奖惩刺激
在高校德育实践中,有时我们会面对一些认知水平较低的德育客体,当我们无法通过短时期的努力使其达到较高的道德层次时,针对前文所述的功利趋向型从众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奖惩刺激的应对策略。
由于功利趋向型从众中的德育客体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动机在于外界施加的奖惩形式,我们就可以通过外界不断输入的奖惩措施来培养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但是这种从众类型又有时间上的阶段性特点,因而能否维持这种从众的连续性就成为关键。既然动机的持续保持是有条件的,就要求外部奖励动力与惩罚压力能够保持着一定的强度与水平,同时又要求当德育客体对外在的奖惩手段的敏感性降低到一定的临界线时,德育主体对德育客体的奖惩的量与质两方面都要有所加强与提高。但在现实中,我们在运用奖惩策略来调控德育客体的从众时,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即必须知道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有条件限制的,不可无限制滥用。这种方法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原因在于奖励与惩罚的效能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因而,我们在运用奖惩促进的策略对德育客体的从众进行辅助干预
时,还必须结合其他措施,最终促成德育客体道德境界的整体性提升。
3.认知升华
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使德育客体对所属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诸种道德理念在认知方面达到主客观信息一致与对称的理想状态,德育客体的从众才最为持久。对于德育主体而言,使德育客体对群体内的主流观念在认知方面得到升华,其实就是完成了主流道德观念在德育客体身上的内化。而当“观念通过不同的方式,终于深入到群体的头脑之中并且产生了一系列效果时,和它对抗是徒劳的。……让观念在群众的头脑里扎根需要很长时间,而根除它们所需要的时间也短不了多少”。
前文所述的功利趋向型从众是依靠外界的奖惩手段来维持的,但一味地单纯依靠外界的奖惩措施作为动力的唯一源泉会使德育实践难以持续,它的负面作用也十分明显,即容易产生对奖惩的心理依赖。魅力复制型从众虽然完成了动机上的转变,即行为的动力源于对群体观念的崇拜与模仿,但却存在着不稳定的特点,它会由于情境和其他因素的介入而发生改变。因而,努力使德育客体的认知和信念与所属群体达到一致,形成的从众心理才最为持久与有效。
4.众从制衡
“没有叛逆,人类就会停滞不前~,社会需要不同的群体中能够不断涌现敢于突破常规、开拓进取的人。但在高校德育领域却有所不同,我们的道德要求多是守成型的,虽然不能笼统地否定道德品质及行为方面的进取与创新,但更多时候要求的则是德育客体对现行道德秩序的遵从,高校德育要求复制更多的能够具备现行道德规范的温顺的客体。德育客体中的“众从”现象(即前面提到的多数人受到少数人的影响而改变先前的态度与行为,导致群体凝聚力的减弱)的出现往往会使德育陷入困境。虽然说有时候的确存在着“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情况,但在高校德育的视野之内,如果不是真理,而是谬误在少数人的身上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并能对群体的主导性道德观念进行抗衡时,这时德育的开展就会步履维艰。“众从”制衡的策略就是为了防止德育客体中少数人的负面言行对群体中其他成员的扩散影响而提出的。
限制这种“众从”现象的产生及扩散其实也是对前述的消极型从众的遏制。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做法在于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当群体中的众多成员保持整体上的观念一致时,少数人的影响就得不到扩散,其活动的空间就会萎缩。对于群体存在的“少数派”,也不能一味地进行打压,而要辨清其存在与发生作用的原因及其活动的内在机制,并运用灵活的策略,各个软化与击破,使其对群体德育观念的影响降至最低。在有些情况下,“众从”现象的引领者并非一人,这时就需要防止他们观念上的一致,抑制它的能量蓄积,避免其不断地壮大造成对德育客体中多数人的压力。
当然,对高校德育客体的从众现象的调控策略很多,这里所探讨的只是从整体上的一些应对设想。在实践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德育对象的个体特征,综合运用各种调控策略,在德育客体中形成我们所期望的从众类型,最终为高校德育任务的完成减少障碍。
(责任编辑:刘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