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导的实施途径

2009-06-19 04:26彭远威陈国梁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训导顶岗就业指导

彭远威 陈国梁

[摘要]职业素质训导在促进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职业素质训导,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的重要举措。本文在阐述职业素质训导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导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导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103-03

职业素质训导是指高职院校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育、引导、实践等途径,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活动,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职业素质训导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学校的重视,也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探索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导的实施途径,对促进学生职业观念、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导的基本内容

当前,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重点转向职业素质。在用人单位选拔者的眼中,职业素质才是最根本的,有了优秀的职业素质,比如职业适应能力、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时间观念、创新意识等,企业的发展就有了良好的保障。据此,职业素质训导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职业观念。要让“德业俱臻的高技能职业人”。成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也成为学生的价值选择。二是职业道德。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教育和修养而形成的职业道德方面的状况和水平,包括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修养等。三是职业意识。这种意识主要是指职业所要求的工作意识,如团队意识、沟通意识、协作意识等。四是创新意识。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求真求知的主动意识、追求新异事物和真知灼见的强烈欲望,形成大胆置疑、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养成不满现状、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五是职业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从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运用方法的能力与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导的实施途径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导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参与竞争的重要条件。为此,必须把职业素质训导纳入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职业素质训导的平台。

1.进行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心理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的行为规范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是高校形成优良学风、校风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养成教育,是实现职业素质训导的基本途径之一。养成教育注重基本品质的培养,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团队精神、吃苦精神等。通过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养成教育也注重内在素养的形成,因此要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良好身心品质的养成和发展上,推动其知识的内化和良好情感意志品质的养成。

尽管养成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其教育的效果和开展情况却大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对养成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导向偏差,容易导致学生只追求学科成绩,对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漠然置之;二是工作量大,大量的汇总工作堆积在期末,无法保证评价的准确与完整;三是实时性不强,不能及时掌握测评情况,无法实现比较,包括群体中的横向比较和学生成长过程的纵向比较,因而无法达到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一些学校实行基于网络的养成教育评价系统,促进了养成教育的开展。

2.强化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以其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有效的组织,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其中,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训导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社区服务,如社区公益事业服务、社区人员就业培训、敬老助残、义务家教、法律咨询、卫生保健等;二是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如走进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到与专业相关的各类企业兼职、到农村调研等。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促进了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认识企业用人需求,提高了学生对各种职业的认识,更新了职业观念,强化了职业技能,并且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训导提供了综合实践平台,促进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

当前,高职院校要不断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范围,提升社会实践活动质量,健全社会实践工作体系,切实提高社会实践育人的成效,形成有效的实践育人工作机制。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社会实践模式,如成立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等。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课程教学体系,规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敦促学生完成社会实践的任务。特别是要按照“基地化建设、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进、日常化开展”的思路,开展活泼、新颖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大学生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平时课余经常搞,周末重点搞,寒暑假集中搞,社区服务常态化”的良好态势。

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也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大学校园文化,除了能够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民族文化修养外,还是学术思想创新的根本动力。要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拓宽大学生视野为重点开展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名家报告会,以各种方式锻炼大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促进所学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求取真知,教育学生形成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活动对帮助大学生融入集体,帮助他们在学校期间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品德等,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以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为目标,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节、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更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寓教于乐,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校园文化活动当作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要以打造校园精品活动为切入点,营造具有教育性、时代感和感染力、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了解社会主流文化的同时,满足他们的完善个性需求。要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着重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效果。要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如专业学习型社团、社会实践型社团、文体娱乐型社团,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开设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是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政策导向、学生需求,通过规范的课程开发确定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获得有关就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促进学生选择并为从事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好准备。就业指导课通过案例分析、模拟面试等方式,促使大学生更新职业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完成职业规划设

计、养成职业道德有着重要作用。它帮助学生加深对“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了解,还能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

当前,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日益显现,其独特的作用逐渐得到学生的青睐和学校的重视。当前,要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水平,努力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学队伍。目前各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由搞就业工作或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和领导兼职,他们虽然长期从事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培训,难以保障就业指导课的效果。其次,要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当前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只针对毕业生,低年级学生无法更早接触就业方面的知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再次,要改进教学方法。要根据就业指导课的特点,引入资料分析法、参观讨论法、案例引导法、场景模拟法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开展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

5.开展校内实训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校内的工业中心或实训中心,组织学生在模拟现代化企业的实训车间、训练室进行专业实训,让学生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实训中,教师从上岗前的着装、知识准备,到使用过程的安全规范、仪器使用,再到最后离开实训室,都要求完全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训练,让学生毕业时就能到企业“顶岗”,“真刀真枪”地参加生产实践。通过校内实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乐业、刻苦耐劳、一丝不苟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准确守时、遵纪守法和纪律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生产质量意识。通过小组学习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良好的沟通意识。

高职院校应立足于职业素质训导的内在要求,不断提高实训的仿真水平,逐步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中心,将企业的车间搬进学校,建成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教学过程在真实的生产线上完成,教学内容按照实际的生产流程组织,有可能的话还要承揽业务,加工真实产品。为了贴近实际生产和工艺,实训室对外接受订单加工,以订单的物料作为学生的实习物料,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又为学校节约了实训物料费用。为此,要加强实训中心的管理,开放实训室,将实训室建成学生技能的强化基地、创新思想的孵化基地,将实训活动融入到基地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

6.抓好企业实习

企业实习是指学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按照学校实习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上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当前,最典型企业实习就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客观认识社会,自觉调整就业期望,逐步形成比较务实的择业观,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行业和岗位的深入考虑,做好职业规划。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了解企业用人制度、招聘要求等,还能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他们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仅接受了教师的指导,还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勇于吃苦的精神。

当前,到企业实习存在各种困难。推进顶岗实习,首先要加强人力配备,在校内指导教师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积极与企业协调,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共同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培养教育,实现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教师为辅的“双导师”指导。其次要深化指导,指导教师可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现场指导等,在实习过程中对的职业素养、专业技术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为学生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训导顶岗就业指导
黑子,对不起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郑州测绘学校就业形势好一名学生可选五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