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德育课堂“育德与回归生活”教育的探讨

2009-06-18 04:42彭年敏
管理观察 2009年36期
关键词:育德德育课职校

彭年敏

摘要:市场经济下利益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德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德育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主流意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要把“育德与回归生活”结合起来,使德育着眼与当代社会发展和职校生成长的需要,增强德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把德育课打造成真正的魅力德育。

关键词:德育课育德回归生活

高职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时一定要注重育德教育。德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德育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把“育德与回归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德育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在德育课中贯彻“育德与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本文将做以下探讨。

一、 德育课堂要成为育德的主阵地

市场经济下利益的多元化也带来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各种崇洋媚外思想、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在冲击着人们的心灵。

高职校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在成长期,对一些社会问题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不但关系到人才的成长,还关系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胡锦涛总书记在《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德育思想教育多么重视。因此,在多元化思想下,德育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德育课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也要注重育德。德育教师不能仅为迎合学生的需要,简单地把德育课当成吹牛课。还要把时代的主流意识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核心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的社会思想。德育教师应利用好三尺讲台,坚持育德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德育课堂始终。

二、 德育教学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德育课要坚持育德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但并不是生搬硬套的传授。多年来传统德育课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效果的不理想早已证明了这点。“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抑制和削弱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地位,不能把德育思想有效的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所以,要想增强德育教育的时代感、主动性和实效性,德育课必须要回归生活。

所谓回归生活,也即德育课不能总是把自己束缚在理论的高阁中,德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要及时地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学中要坚持“三贴近”原则,以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1.教学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

当今高职校学生的年龄、身心和所处的多元化变革时代,使他们不再俯首帖耳听命于教师讲授,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生活见识。如果德育教师仅仅把教材中的理论生搬硬套到课堂,是激不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德育课堂必然是沉闷、枯燥,毫无生机的,也谈不上什么德育的魅力。

职校阶段学生处在喜欢运动的年龄,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及时播放一些报道职业道德方面的实例,加强对道德缺失与道德模范双重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又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2.德育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泉源…”因此德育的开展是无法离开多姿多彩的生活而进行的,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是“活泼不止的溪水”,而只能是“死水一潭了”。

育德是渗透在各类生活之中的,一堂好的德育课应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即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活。现代职校生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他们时尚、赶潮,崇拜明星并擅长模仿。教师可利用演示法,组织学生演示小品。小品内容一定要有主题,也能被广大学生接受,这样,寓教于乐,使课堂不再空洞、枯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心理乐于接受并主动参与其中。

如在讲《职业道德》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学生熟知的小品《打工奇遇记》,并让学生分组演示,然后对各组进行评价。这样寓教于乐,使学生们在笑声中体验出对待不良的职业道德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讲《哲学基础》时,布置一个小型的时装秀,让学生在表演中比较出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穿着打扮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符合自身的身份、气质,否则就会出现东施效颦的效果等等。

3.德育教育要贴近学生实际

如何教育学生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需要和发展相结合 ,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 解决和调适他们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是德育教师应尽的职责。大部分学生进入高职校是考不上高中后的无奈选择,社会对职校生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再加上学习基础差,使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或过分不冷静走极端,或逆反心理较强,形成某些过激行为,从而导致了道德知行分离。德育教师要选择激励学生题材来鼓励学习信心。如用电视剧《亮剑》李云龙的敢于“亮剑精神”来激励学生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树立“亮剑一指,所向披靡”的必胜信心,对帮助学生学好专业技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三、 德育课要坚持把“育德与回归生活”结合起来

东航“返航”事件使我们再一次清醒认识到:德育教师不能为迎合学生一些低级趣味的心理,把德育课变成漫无边际的吹牛课,那就违背了德育育人的宗旨。还要把时代的主流意识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自身道德修养都不够,就更谈不上用他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德育教师采取“三贴近”原则,目的也是为了育德。因此,德育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案例取材上要坚持育德的主方向。案例教学既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贯彻其中,真正发挥魅力德育,德育育人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同时又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探索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对时代变化,社会环境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来适应新时期现代化进程中德育教育的新特点,以多元的、灵活的创新教育思维来开创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来源:光明日报2008年03月04日

2、周长春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

猜你喜欢
育德德育课职校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新时代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途径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我的职校我的梦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