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浅析

2009-06-17 08:59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人才观就业质量中等职业教育

王 芳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由于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片面认识,不科学的人才观以及产业工人社会地位的急剧下降等外部因素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中等职业教育难以实现预期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人才观 就业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建国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国家通过制定和颁布职业教育法律、增加经费投入等手段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然而,当前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生源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中等职业教育难以实现预期发展。分析其原因,涉及学校教育自身和外部社会因素,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片面认识

职业教育在新时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负有光荣的使命,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应该成为我国企事业乃至高新技术企业劳动者的主体,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在我国不论是社会,还是家庭和学校教育自身,重学历轻技能、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依然存在,主要表现有:

首先,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社会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进一步加深,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是低水平教育,甚至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前途。

其次,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等级社会,传统的等级观念在国人思想中根深蒂固,人们追求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待遇,加之当前正是独生子女的高峰期,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相当迫切,学生和家长总认为职高是普高落榜生的去处,中职教育成了失败者的教育,因而更加助长了新的“普高热”,而冷落了中等职业教育。

再次,多数的中学教师和校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有偏差,观念比较陈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不够,只满足于给高中和大学输送优秀学生,对一般学生的成才之路缺乏引导,致使许多学生对接受职业教育不感兴趣。现在,部分省、市实行“三试”合一的中考政策,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学生被排在最后,势必给人们留下中等职业学校档次低的印象,从而影响到生源的数量和质量。

面对这些偏见,我们应认真思考,应转变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重视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对于我国当前提高国民文化科学素质固然非常重要,但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不可能包办、替代其他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还有近60%要靠中等职业教育来完成。

二、片面的人才观

一方面,由于社会观念的滞后,全社会对社会分工的多样性和人才结构的层次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具有高级知识与技能、从事科技工作的是人才,而从事基础劳动、处在企业生产的一线工人就不是人才。因此,家长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工人的,不被社会承认和重用,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绝对不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其实,当前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则是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并强调“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同时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这种标准科学界定了人才的内涵,体现了我国选才观念的重大变革,由过去的以学历和职称为主转向了以能力为主,其实质就是“四不唯”,即“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这是对原有人才观念的重大突破。同时,科学人才观也告诉我们,人才不仅包括“显现”的人才,还包括“潜在”的人才,不仅要涵盖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也涵盖了没有学历和职称、但有专门技能的人才。

另一方面,就目前我国的劳动者状况来看,劳动者素质较低是使我们的企业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我国企业不良产品每年造成的损失近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50%以上是工人技能不高所致。不仅如此,好多企业工伤事故频繁发生,给工人自己和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其中大部分与工人的专业技能素质偏低有关。工人技术素质高低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更上一个新台阶,不仅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需要中职教育培养的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所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中初级劳动者的主渠道,不仅不能削弱,而应该大力发展。

三、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

社会地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明确将“社会地位”定义为“个人在社会制度中所处的位置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和义务,通俗的说法指威望和荣誉的高低并泛指关于权力、财产或权威的分配情况,它规定了一个人的身份,它是相对于同一个社会制度中其他人的关系而定的,随着社会关系的不同而变化。”它是在同一社会制度中,由于社会分工与职业身份不同而反映出来的人们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中的层级位置。衡量社会地位的高低,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财富与收入、教育、权力、名誉、声望、职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位置、消费或生活方式、社会参与或交往等等因素。

在我国,过去人们的经济收入差别不大,因而政治地位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而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各阶层的经济收入差距明显拉大的条件下,经济地位逐渐取代政治地位成为大多数人评价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并且更多地是以职业而定。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领域“两个根本转变”(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和企业制度改革,我国企业职工失业下岗问题凸现出来。与在业人员相比,失业工人、下岗工人的经济收入大幅下降。经济地位的下降必然带来包括政治地位、文化地位在内的社会地位的下降。同时,整个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虽然还处于社会的中间阶层,但其内部分层的位置却有了很多变化,原先处于中上层的普通国家干部和普通知识分子在往中间回归,国有、集体企业的产业工人由中层往中下层移动,雇用工人阶层中的蓝领处在中下层,农民工阶层是工人阶级中社会地位最低的,其位置仅比处在社会底层的一般农民阶层高一点。另外,有关研究证明,全社会各阶层就业人口的文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序是:农民阶层、企业工人阶层、党政干部阶层、科教人员阶层。我们不难发现,人的文化程度的高低也是决定人的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难看出,产业工人社会地位的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更多的人不愿意做企业生产一线工人。这种择业观又进一步影响到初中毕业生不愿意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招生生源不足的困境,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是可想而知的。

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

就业质量可以理解为是失业者或各类求职者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就业岗位或较合适就业岗位的状态。它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虽然,很难给它一个概括性的定义,但是可以通过多种指标的综合从总体上反映就业质量的优劣。这里仅从对口就业率、待遇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问题。

1.对口就业率低

就业率是衡量就业质量高低的一个指标。目前,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来说,如果不讲求专业对口,愿意做一些技术含量不高、待遇低下的工作,应该说还是能顺利就业的。但是,如果从对口就业率的角度考察就发现,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较低。

首先,专业设置“粗制滥造”,不能适应当地主要产业需求。虽然近几年我国职教发展较快,但相对于经济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仍显得相当不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特别是跨入21世纪,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展开,职教面临着教育改革的新一轮飞跃。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中等职业教育似乎已应接不暇,更谈不上对市场“预测”和“前瞻”。为了迎合市场需要,一些中职学校过于急功近利,专业设置“粗制滥造”,专业课程往往是东拼西凑,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有的干脆“挂羊头卖狗肉”,人才质量得不到保证。如不少职中的“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只是对原“电脑”、“财会”等专业换上一、两门课程,再冠以时尚名词,根本没有突出应有的专业性的培养。同时,许多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不能与当地主要产业密切接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及时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扩大一些对口就业率高的专业招生规模,减少一些对口就业率低的专业。

其次,缺少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第一,缺少专业技能训练条件。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与学校的技能训练条件成正比。然而,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盲目设置一些新的专业,较少考虑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导致在培养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条件,也不能很好地与企业加强联合,借助企业的设备进行技能教学,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较差。比如,一些学校的汽修专业由于学校的实习设备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仍停留在解放牌、东风牌等老式车型上,因而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低。第二,专业技能训练时间不够。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与技能训练课时极为相关。但是,由于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正确处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操作课的关系,专业课与操作技能课的相对较少,技能训练时间较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

再次,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与双证制的实施有直接关系。根据劳动部颁布的《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目录》,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许多专业都要求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此,有些学校和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和重视,不能做好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和鉴定工作。这样,学生即使有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没有职业技能证书作为凭证,就会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认可,进而很难被对口录用。

综上所述,要提高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一是要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科学设置专业,二是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强专业技能教学,同时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拓宽就业面,增加选择的范围。

2.就业待遇不高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技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凸现,企业工人的就业待遇与其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将会影响其所能从事的单位和具体岗位,进而影响经济收入、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水平的高低。然而,现实中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专业设置的“粗制滥造”、“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和专业技术训练设备的不足等原因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难熟练掌握某一门专业技术,仅仅是懂些“皮毛”而已。这样,在就业过程中,学生也往往只能满足于找到一份工作,而没有更多的“资本”与用人单位谈待遇高低,结果导致持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一般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没有多少差别,甚至于还不如有些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再加上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能吃苦耐劳,最后所获得的待遇就比较低。因此,要提高中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待遇,必须增加专业课程的技术含量,教学过程中可以实行以技术应用为主线,采取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同时,企业工人的工资及福利待遇要尽量体现其技术与劳动的价值,在与其他行业,如“白领”等劳动者的对比中,尽量避免过分失衡。

3.就业稳定性差

就业稳定性指数,根据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方法,可以用一个人将一个工作保持6个月以上的可能性来衡量。具体计算时,可以用一个人曾经做过的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或更换工作的次数来度量。中职毕业生第一次就业时间应是1年~3年,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渡过就业适应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经验基础。然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远远不是如此,只有30%的学生第一次就业能稳定1年~2年,20%的学生第一次就业后1个月~3个月后就开始跳槽,40%的学生在就业一年后开始跳槽。造成就业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分别承担一部分责任,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学生自身适应能力较差,直接影响了自身的发展。首先,学生的职业意识准备不充分。工作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表现在工作中责任心较差,忽视操作规范,工作效率低,次品率高,没有为企业诚信服务的意识,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慢,不能承受工作的压力和挫折。这些都导致他们不能体会到工作的快乐,缺乏上进心,没有认同感,久而久之,他们感到工作枯燥乏味,就会滋生辞职的念头。其次,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不强。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喜欢钻牛角尖,不善于用与他人沟通的办法解决,甚至与管理人员发生争执,喜欢推卸责任,相互埋怨,这样直接导致与同事的关系僵化,甚至有敌对情绪。这样,学生在单位里没有一个很好的人际环境,也会导致其跳槽。

参考文献:

[1]李琰.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3,(3):12-13.

[2]王培林.社会转型期中国工人阶级地位的变化[J].广东社会科学,1999,(3):49.

[3]宋波、阚卫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地位的演变[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3):183.

[4]周平.谈如何提高就业质量[J].中国培训,2005,(3):52.

[5]胡宇明.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职教论坛,2004,(7):64.

[6]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6):3.

猜你喜欢
人才观就业质量中等职业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龚自珍的人才观
以多元人才观为引导,深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
蒙哥马利元帅的军事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