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及对策

2009-06-17 08:59梁周全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师范生对策

梁周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化素质的内涵及价值,分析了当代师范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并探索出相应的培养途径,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师范生 文化素质 对策

早在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重点指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师范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教育的未来,他们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拥有深厚的文化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一、文化素质的内涵与价值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经历较长时间的磨炼、修习、陶冶所形成的精神品质和内在修养。每一个人要成为社会中的一员,融入到社会群体生活之中,就必须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活实践素养、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知识素养和情感意志素养”等方面。

其中生活实践素养是人的文化素质的基础。它包括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实践经验和人们将外在的社会生活内化为自己的心理体验,从自己和别人的生活中汲取独特的体味与滋养的意识与能力。

思想道德素养是人的文化素质的“脊梁”和“灵魂”。它包括一个人所具有的思想理论知识的广度与高度、思想理论的眼光与头脑、思想理论的境界和层次。思想道德素养最根本、最重要的内涵是思想理论的境界。没有把思想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变成自己的眼光和头脑,形成自己的道德境界,铸成自己的人格,那么它是空虚的。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一根软弱的苇草,但是这根软弱的苇草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因此,它便有了尊严,它便成了宇宙的精华,万物之灵长。”

文化知识素养是人的文化素质的“气息”与“韵味”。它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知识的广度和高度以及一个人所禀赋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一个人身上弥漫的文化气息与文化品格一般比较模糊、空灵,但是它在根本意义上制约着一个人的文化意趣和文化层次,对一个人的生活发生着悠远、深沉的影响。

情感意志素养是人的文化素质的“载舟之水”。一腔充沛的情感和一颗年轻的心灵,对于一个追求人生质量和事业成功的人来说,是绝对不可少的。伟大的诗人、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往往是终生保持一腔热血和一颗童心的在人类文化知识的大海边捡拾贝壳的大孩子。在一个人成才的过程中,志气比才气重要,意志比智力重要。

以上四种素质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实际上是交融在一起的,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显示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的状况和水平。

二、文化素质的价值

文化素质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和生命质量,维系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命运与前途。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对人的文化素质高度重视,在儒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仁”从来就是高于智的。“仁义礼智信”,“仁”排在首位,远在“智”之前。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这种对“智者”、“仁者”的比较,分明蕴含着“仁”高于“智”的价值取向。

中外著名科学家、学者历来也十分重视文化素质的价值。爱因斯坦曾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说:“文史哲是更应受保护和重视的,因为文史哲所代表的人文学科,不但是民族文化传承创造的命脉所在,更重要的是,它是社会价值引导的源泉。不能想象,一所没有较高文史哲研究水平的大学是世界一流综合大学;更不难想象,一个将文史哲研究置于边缘地位的民族,其在文化价值上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民族。”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坦言,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这些看法都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精神高度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把文化素质的价值说得极为透彻。

文化素质在师范教育中的价值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它对师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素质的增长,有助于师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职业理想和信念,提高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文化素质教育,对于师范大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特殊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师范大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性、开拓性能力。人才培养的成败,主观方面取决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而创造性思维,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在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如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学艺术素养又有利于想象力和形象化思想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宽知识面,使之开阔视野、活跃思路,打破各专业领域之间、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师范大学生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从而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培养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当代师范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

当代师范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她们富有爱心,乐于助人不自私,思想活跃不僵化,独立思考不迷信,心灵敏感不迟钝,诚实正直不虚伪,善于求新不因循守旧,注重个人发展不拘泥现状,这是文化素质的亮点。但也有不少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思想、知识、能力、修养等层面上。

在思想层次上,由于受无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少大学生人生目标短期化,现实主义倾向严重,把日常物质消费水平的高档看成是生命格局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标,从而表现出学风浮躁,无心于学。

在知识层面上,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应业教育”影响,偏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导致人文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能力层面上,主要表现为某些师范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强,动手能力、耐挫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弱,不太适应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

在个人修养上,没有把已有的人文知识充分转化为见识,进而变成涵养自身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个别师范大学生公德意识淡薄,个人礼仪修养欠佳,不懂得如何做人。还有的师范大学生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和国家利益;只讲实惠,不讲原则、不讲道德和精神。由此可见,提高当代师范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实属当务之急。

四、当代师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

师范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大教育,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包含社会生活和社会精神文化对人的全面建构,这些建构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

1.把大学教育作为主阵地

同济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章仁彪教授说:“从根本上讲,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回归大学之道,弘扬大学之魂,明务新民,止于至善,是谓大学;万物并育,化成天下,是谓大爱!”大学应从五个层面构建文化素质教育。

一是重视文化素质课程建设。加大人文社科类必修课程比例,增开文学、史学、哲学、法学、艺术等选修课,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道德修养等内在品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大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二是重视课堂教学的渗透。充分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渗透文化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三是重视发挥“两课”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师范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他们提高文化素质修养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四是重视校园文化的熏陶。创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行为文明、精神高尚的校园人文环境,举办丰富多彩、生动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史哲科技讲座、艺术展演活动,成立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创作等社团,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学生求知求索,升华情感,促进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五是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积极开展社会文化的调查、教育见习、实习,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实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中开拓视野,接受熏陶,实现文化知识向人文精神的内化,进而涵养自身的行为和修养。

2.把读书作为终身的功课

朱光潜说:“读书的功用在储知蓄理、扩充眼界,改变气质,读的范围愈广,知识愈丰富,审辩愈精当,胸襟也愈恢阔。”师范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必须和读书结下终身不老的恋情。生有涯而知无涯,师范大学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和自己所需要的书籍读。一般来说要读最基础的书,基础书可以使人功底深厚,形成一生的文化“童子功”;要读经典的书,经典书可以使人“登泰山而小天下”;要读前沿的书,前沿书使人的精神、思想比较新锐、敏感,富有生气,与时代一同前进。

3.构建高档次的“文化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讲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师范大学生要为自己构建一个健康、优质、有档次的“文化场”,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引导、制约着自身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和文化素质。

总之,师范院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宽厚文化素养的一专多能的创新人才,完成大学教育之使命。

参考文献:

[1]王东成.略论文化素质的价值、内涵及其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3).

[2]帕斯卡著.何光武译.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5.

[3]李斌.亲切的交谈——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侧记.人民日报,2005-7-31.

[4]罗昌智.文化守望与大学的使命.中国教育报,2008-6-9.

[5]朱光潜.艺文乐谈.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师范生对策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诊错因 知对策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