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

2009-06-17 03:00阳剑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亚里士多德启示

阳剑兰

[摘要] 亚里士多德在批评他的老师柏拉图“善理念”和“主知主义”道德教育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生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著名的“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把道德的本质视为知识,认为道德教育是任务就是教授人掌握道德知识,继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又提出了“善理念”说,他们开创了一条“主知主义”的道德教育路线,对其后的整个西方道德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但在“主知主义”道德教育的洪流中,也出现了不少主张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道德、道德教育,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他的主要生活教育观点如下:

1.认为生活是道德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教育需要认识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功能”。教育需要认识人的政治本性和人的理智本性;需要把辨别善与恶的伦理德性和参与公共生活的实践智慧统一起来;需要关怀个人美善的幸福生活,同时需要关心实现个人幸福生活的公共生活。他将生活视为道德的根据,即从根本上讲,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是生活的需要,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终根据。主要表现在他对幸福,善与至善的理解方面。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产生以前的半个多世纪里,在希腊社会的实际生活和理论研究中,至善和幸福问题是人们最关心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柏拉图的“善理念”说。柏拉图的“善理念”,即至善,它是唯一真实的,他认为人们要达到幸福,就必须摒弃一切情欲和现实生活要求,去追求至善。亚里士多德没有秉承他的老师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应从现实的生活出发,主张人们现实生活中一切具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在追求某种目的,都是在实现某种具体的善,善是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不能说只有一个善,所有的事物和行为活动都在追求一个善。善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它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善的意义和存在同样多,它既可以用来论说是什么,如神和理智,也可以用来述说性质,如各种德性……没有某种东西能是共同的、普遍的、单一的”。至善则是由各个具体的善积累而成,并且是在现实中通过德行的活动达到。他认为,柏拉图的抽象的、神秘的“善”理念“是人们无法达到的,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无用的。”亚里士多德尽管也讨论至善是人的德性的目的,但是他更强调这种“能够表现为现实生活的特性”。坚持从现实的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来说明什么是幸福,善和至善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突出特征。

2.重视生活、实践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与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主张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在践履”,强调德性必须有实际行动的训练,需要在生活中养成正确选择的习惯,才能真正全面地完成德性。美德不仅是一种道德知识,更重要地是一种道德行为,德性是一种选择习惯,它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道德训练过程就像人们学习技艺一样,是经过多次重复练习而学会的。他举例说,一个要想成为公正的人就要通过做公正行为才能变成公正的人,不通过实践,谁也成为不了有德性的人。“有些人什么合于美德的事都不做,而是躲到有关美德的道理言谈之中,认为他们是哲学并因此能成善人。这么做就像认真听医生讲话但不按其指示做的病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获得德性来说,知识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其他的条件比知的作用更重要,事实与生活是最后的主宰者,在实践的研究中所提出的东西必须交给事实与生活来验证,如果它们与事实一致,就可以作为知识来接受,如果不一致就只是一些意见。他认为德性是一种行为的结果,这种行为是自觉的,是经过思想而选择的,不是德性决定人们的道德行为,而是坚持不懈的道德行为决定人们的德性,没有付出行为的德性是潜在的自然禀赋,只有在良好的习惯中才能形成的品德。当然,他并没有否认理性在人的德性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培养人的诸善德来自于三个根基:即出生所禀的天赋,日后养成的习惯和内心的理性。这三种方式必须尽可能地相互协调,如果三者之间不和谐,不仅理性不能发挥最优良的作用,而且经过训练养成的习惯也不能发挥好的作用。但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还是批评了那种把德性的养成视为理智活动的结果、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的思想,更强调后天的生活习惯、社会实践在品德教化中的作用,强调行为训练和理智思考的统一”。

3.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过“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的目的不是以认识为目的,而是为了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之中实践道德,过一种幸福的生活,“我们探讨不是为了知识德性是什么,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 “在某种意义上,有两个问题需要人们思考,其一是,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其二是,当情况不明显的时候,人们怎样确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亚里士多德把最好的生活方式称为“幸福”。而“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挥发德性的力量而达到幸福,其中一个关键在于现实活动,也就是阿伦特所说的“幸福在于行动”。幸福是一种合于德性的生活实践,是在表现人的优秀品质的活动中实现的。亚里士多德反复论证:必须先进行有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德性,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他说:“幸福在于善行,实践(有为)就是幸福。在实践的事物中,目的并不在于对每一课题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它们的实践,对德性只知道是不够的,还应力求应用或者以某种办法使我们变得善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幸福的,相反的活动则导致不幸,这种合乎德性的活动贯彻在生活之中,是持久最有价值的,伦理学的目的就是教给人们“实践智慧”,面对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变动的事情,对之进行深思熟虑,以便判断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可以看出,现实的行动、生活的观点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伦理学之中,成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生的目的,既不是柏拉图的那种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的离世绝俗,也不是那种庸俗的自私的享乐,而是通过对他人和国家有利益的善行,献身于社会事业,过理性的优良生活,过一种美德的生活。”这样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基础,同时,生活实践也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不能超越历史,无视前人的经验和成绩,它总是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无法割断也不可割断与历史的联系。20世纪下半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理性对人类社会实践领域的全面渗透,反思人的生存状况、批判科技理性的优越及其对人的异化,倡导人回到自身、回到自己应该过的生活世界,成为人文社科界的一股重要潮流。亚里士多德对脱离生活的批判,提倡教育走向生活,主张生活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

1.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也就是回答什么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本体性关联,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性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因素,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综观一切,生活也只有生活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马克思指出:“我们那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就深刻地表明了生活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本体性关联,人的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滋长、生存的土壤,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真实根基。追溯历史,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生活的需要,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教育,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产方式教育以及原始宗教教育,这种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育活动,除要求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以外,还要求熟悉当时的风俗习惯,礼节仪式和宗教仪式。佛罗斯特曾指出,原始社会中的教育,“儿童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适应在他周围环境中的那些力量。”不难看出,维持生活的需要,尤其是最起码的生存的需要,是原始社会思想和道德教育得以产生的历史根源。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来讲,也是建立在生活之上,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能由自身来解释,只能由生活和变化发展来说明。“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和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生活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物质生活对人来说是第一位的,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人的所有历史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政治理论、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2.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是满足“现实的个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最一般的意义和最直接、本体的功能在于人的改变。具体地说,在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改变,“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品德发展。”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导致的这种改变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体现了人对某种引导着社会发展方向的思想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因而在本质上是人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来促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通过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而使社会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力量——现实的人,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具有某种实体性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活中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出现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属人的”趋势,越来越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把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衡量尺度。思想政治教育为了生活也就是为了人,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也必须在生活中展开。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是活动着的人,人们是通过活动来创造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历史的,有目的的活动就是表现和实现人们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人们只有通过活动,才能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多样性需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从人的活动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存和活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使人获得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活动方式,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获得的方式,是人通过这种独特的生活实践来追求自己的价值理想的目的性活动。

3.在生活体验中生成思想品德。杜威认为,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仅仅靠抽象的思想政治品德知识的学习或机械化、模式化的行为训练,还必须经受教育者切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去生成、去发展。

“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指的是个体的身心与世界交往并生成感受、情感、领悟、反思等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活体验中生成思想道德品质,首先,应积极组织和促进受教育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受教育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对各种思想道德品质要求的真实体验。其次,创设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获得对教育内容的亲身体验机会,从而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克伦理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9. 4.

[2]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46.

[3]包利民.生活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269.

[4]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9.

[5]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9.

[6][美]加勒特.汤普森,马歇尔.米斯纳.亚里士多德[M].北京:中华书局,2002.79.

[7]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5.

[8]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

[9]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4-115.

[10]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5.211.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12][美]S.H.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3.

[13]马克思恩格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91.

[15]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48.

[16]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13.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5.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亚里士多德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