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才
[摘要]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要立足于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两个基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实现“重塑他们”的要求,这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问题的良好策略。本文论述了开展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的策略,提出了较为有效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方法。
[关键词] 高校贫困大学生 教育策略 物质解固 精神解困
自高校开始有偿教育以来,由于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别,致使一部分大学生难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的费用而成为高校贫困大学生。据统计,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人,占大学生的25%以上。且这一群体人数呈上升趋势。他们由于经济上的窘迫、生活上的困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思想、心理、生活、学业等问题,而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也引起了高校教育者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拟将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的策略问题进行研讨。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的两个基点: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
根据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心理、能力等方面素质的表现和经济现状,对于他们的教育要以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为基点:第一基点是物质解困,旨在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消除他们后顾之忧。物质贫困是指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因经济窘迫使某一群体生存或个人生存在物质供给方面严重落后于社会的同一群体或个人的社会消费水平的一种物质状态。要实现物质解困,高校应加强资助体系的制度建设:首先,成立相应的专门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贫困生档案;制定符合他们实际的“奖、勤、助、贷”和社会捐资的发放制度,把社会爱心准确的传递给他们。其次,学校的管理机构应积极开辟渠道,筹措“专项基金”,注重增强“专项基金”的造血机能(利用专项基金开拓产业或实行承诺资助)。再次,要根据社会需求的情况,对他们实施有目的的技能培训,增强他们勤工助学的实力。第二基点是精神解困,旨在提升高校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精神贫困是指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因种种因素在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落后于社会主流精神风貌的一种精神状态。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诸多问题。社会和高校应着力的搭建平台,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多关注其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与价值体系,引导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保证他们的思想和身心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他们获取资源的能力。第三,两个基点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物质解困是精神解困的保障和基础,精神解困是物质解困的原发动力,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的核心和治本之策。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教育与经济帮困相分离,过分重视物质解困,而对他们精神解困方面重视不够。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解困工作的开展和探讨,使精神解困方面的工作纵向深入开展,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关注的热点。他们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其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因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了焦虑、孤僻、自卑、敏感、敌对等心理问题;在人格特质上也多表现为内向、谨慎、情绪不稳定,参与社会团体活动的程度较低等特征;他们面对未来迷茫悲观,感到前途无望,甚至会引发了对社会及当前的看法和社会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和自己的人生持悲观、否定甚至产生敌对的观点,思想和心理呈现畸形和病态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成为了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的核心,应使我们格外的关注。其措施:首先,让他们充分了解我国学费制度的变化,让其家长和学生从学费由国家承担的传统教育观念中解脱出来,逐渐接纳交费上学的事实;加强他们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和学校的资助体系等方面的理解,督促学生和家长正视困难,引导他们解决经济困难与学业关系。其次,要利用网络非面对性和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摸清高校贫困大学生内心的真实困惑,经济困难的程度,对他们开展思想引导和心理调适,经常就心理健康和就业等方面开设专业讲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增强自信心。第三,教育者应充分发挥优秀贫困生和校友的示范作用,用优秀贫困生的事迹和成功校友的故事,引导他们调整心态走出心理阴霾,以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解决自己所面对的困难,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的要求:“重塑自我”
由于应试教育和经济困难的影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都比较忽视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导致他们自身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与其他大学生相比都存在差异,他们在校园里承载着各方的压力艰难行走。因此,高校贫困大学生要卸下重压,“重塑自我”的健康成长,非常需要高校教育者的帮助和支持。所以,为高校贫困大学生营造良好“重塑自我”的环境和平台,这是实施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的要求。其方法:第一,引导他们开展自我认识,通过努力改变现状。引导和教育他们要主动的重新审视和解析自己目前的现状:一方面,让他们认可自己经济困难,建立正确对待贫困的态度;明白经济困难是阶段性和暂时的,它不是人生的全部,相反它是对自己情感、意志和能力的一种考验和锻炼;虽然自己生活困难,但是同样可以帮助别人;明白能在自己走入社会前主动积极培养自己,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乐于助人的精神,开拓创新的能力、诚实守信的美德,这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让他们查找到自己素质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在思想道德,学习,人际交往,心理自护等方面着力的培养自己,注重自身特长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让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学会做人和做事,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第二,引导他们积极融身社会和学校各种团体中,不断完善自我。鼓励他们投身于公益活动、第二课堂等,扩大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让其更多地接触社会、同学和老师,有机会体现和展现自身价值和聪明才智,获得社会、老师和同学最大限度的认可;重视他们技能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组织、协调、交际、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改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观念,使他们从自我的狭小城堡中解脱出来,将自己视为团体中平等的一员融入其中,通过与他人、团体的合作摆脱暂时的贫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为回报社会、贡献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真正的“重塑自我”。
参考文献:
[1]张忠等.阿德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