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语文江苏卷人文性得失解读

2009-06-13 05:52王耀文季治国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项为异类现代文

王耀文 季治国

语文新课标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教学和学习自然应围绕这二者进行。同样评价考核也应围绕这两者进行。高考是对教学和学习最权威最具信度的评价考核,自然更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下足功夫。工具性自不必说,高考对学生的识记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鉴赏能力等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考查。下面笔者仅就人文性方面谈谈2009高考江苏卷命题之得与失。

江苏是较早推行课改的地区之一,今年是课改后的第二次高考,应该说试题还是闪烁着较为浓烈的人文光辉的,在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是有意识有作为的。

基础知识题——紧跟时代,关注生活,关注生命。体现之一为病句题(第2小题),该题4个选项选材涉及以下四个方面:A项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B项为80后作家要张扬个性,C项为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刺激计划,D项为青少年如何应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信息。这4个问题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或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或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成长。其中A项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B项倡导创新,C项引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金融危机,D项告诉我们要学会甄别取舍,要学会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而更健康地成长与生活。

体现之二为语言运用题(第3、4小题),关涉“洼地效应”和“汶川地震”。第3小题“洼地效应”应是一种经济现象,说明只有综合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等)好了,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该题旨在引导人们自觉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综合环境,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保护自然环境,更突出的要求是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第4小题要求学生在地震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情和思考。凸现命题对生命、生命的意义及生命的方式(如何与自然相处)等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探究与思考,这是对人类生存的一种反思,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古诗文阅读——关注社会,传承民族情感。文言文选文为清人汪琬的《书沈通明事》,传主沈通时为江苏淮安人,有地域色彩。选文前四节以记为主,最后一节以议为主,表达了要善用人才的愿望。这在当下金融危机爆发、就业困难的大形势大背景下,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诗歌鉴赏为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表达了岳飞强烈的爱国情感。面对北方铁蹄下人们生活的惨痛情景,作者发出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的哀叹,但全诗哀而不伤,作者怀抱沙场杀敌之愿望,表现出了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表现出了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全诗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价值体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极好的爱国传统教育,能够引领他们自觉传承民族美好情感。

现代文阅读——追求崇高,追求卓越。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张笑天的《上善若水》,人文内涵丰富。首先体现在选题上。上善若水,老子的哲学命题,它要求人们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中包含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水使万物获益,又不与万物争利。水永远是利它而非利己的。这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进步意义;这对于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价值体系尚未牢固确立的学生来说,无疑能起到极大地引领作用,帮他们确立健康的价值思想体系,培养崇高的品质。其次,选文和命题也注意对人文资源的挖掘,除了引导人们向善之外,还注意引导学生对选文所包含的环保意识、传统文化、人生生存状态等进行深入探究。

现代文阅读选做题之一实用类阅读选文为《画家黄永厚》。主人公黄永厚勤奋好学、热爱绘画艺术、固守寂寞、淡泊名利,他执着地追求卓越的艺术人生,体现了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这些对青少年性格习惯的养成有指引意义。

作文——感性与理性交汇。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品味时尚”,考生首先要弄清何为时尚,要想弄清何为时尚,就需要平时生活做心人,用心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时下时尚的是什么。如果平时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关心社会的进步,不接触时代的发展,不关注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就无法精准确定时尚的内容,也就无法写好作文。所以从“时尚”看,作文命题要求学生接触社会,感悟体验生活,真正触摸时代脉搏。

有了时尚还要懂得品味,光有生活积累和体验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有理性的思维能力,能对感性的材料作出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内化为一种精神内涵、文化元素。所以从“品味”来看,作文命题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做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

整个作文题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光感性光理性都是不行的,要将感性和理性完美结合才行,这也体现了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

总之,江苏高考语文命题处处闪现着人文的光辉,对学生以至整个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但亦有瑕疵。

文言文——价值取向不健康,误导学生。文言文《书沈通明事》中涉及两个人,其一田仰,此人“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即看到明朝将要灭亡,就把自己的家托付给沈通明,而自己竟然乘船渡海而去。此种行为于国于家都是极不负责的,但是选文本身及命题均未加褒贬。另一人即主人公沈通明,此人当“捕者围其居”时, “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并与之俱逃出。试问,此时他的妻子呢?孩子呢?父母呢?我们不敢想象。而第6小题要求选出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其负爱妾逃出竟是他“有情”“有义”的主要依据。如此命题似有不妥。此外,文中多次写到此人饮酒,且以赞赏口吻。“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 “以饮酒自豪”, “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饮酒犹不减少时”。试题选择这些内容且不加贬斥,甚至加以褒扬,对学生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都是一个误导。

论述类——观点论据不科学,不严密。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为《说“异”》,强调要正确面对异类,重点分析“异类”的积极意义,探术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样的观点正确与否不谈,仅就何为“异类”这一问题来说,文章解说并不透彻明确。对于涉世未深的辨别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读了文章,他们可能并不能搞清什么是“异类”,相反可能把“怪异”“奇异”“与众不同”等都划归“异类”加以发扬。此外,选文论据之一“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谁肯服输?倒是文武皆不出众人的‘异类宋公明,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第一把交椅”。这样的“异类”值得肯定吗?这是不是在暗示我们学生在人人拼搏奋斗的年代也来个什么都不会,来个不学无术呢?另外文章将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创新观念说成“异类观念”,也是荒谬之极。如果能这么说的话,什么都可以归为“异类”了。

作为对学生乃至全社会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的高考命题,在人文内涵的开发方面应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才好。

(王耀文 季治国 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学224426)

猜你喜欢
项为异类现代文
勾股数的新发现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完形乐园趣多多
完形乐园趣多多
完形乐园趣多多
毛毛虫中的异类
鱼中的异类
鹦鹉中的异类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