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剑
宋朝的陆象山曾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什么是“涵泳”?“涵”,《辞海·词语分册》的解释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于水中。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见曾国藩《谕纪泽》)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也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可见,“涵泳”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笔者在参加河北省普通话达标学校验收时发现,不少学生不能流畅地朗读,更别说读出感情,读出美文的美了。究其因,和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关。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重视涵泳、重视诵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会如此吗?那么,如何做到涵泳呢?
一、在美读中情感之花绽放
涵泳的第一要义是多读,第二要义是熟读,第三要义是美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些名言都在强调多读、熟读的重要。而美读,是诵读的最高境界,也是涵泳的高层次要求,是读者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审美过程,也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要求。
如何做到美读呢?叶圣陶先生说:“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写的那位老先生,读书时自得其乐,读得把头“拗过去,拗过去”,真正是“尽情发挥了作者当时的情感”,也融入了老先生自己的情感。“美读”,即表情朗读,目的是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入情、入境、会心。美读要多吟诵,多想像,要眼到、口到、心到、耳到;读到尽情处,也许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美文的风光之中,全部神思在美读中飞翔,情感的花朵随美读绽放。
特级教师于漪教《周总理,您在哪里》时,采用了“美读”法:一读,体会感情基调;二读,理解描绘的形象;三读,注意押韵和节奏;四读,总体理解和领悟。在课堂上她饱含深情的诵读,一字、一顿、一挥手、一投足,都是一种传递感情的符号,深深印入学生心里。于老师的美读激发了学生感情的潮汐,学生在美读中又与作者感情强烈共鸣。在美读中,师生的思维穿越时空,流淌的泪水如丝丝细雨倾洒到三山五岳,倾诉着师生对总理的哀思和敬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谁还能说语文课不成功?
二、在品悟中形象之花竞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然而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咀嚼的“馒头”掰开嘴硬喂给学生,越俎代庖,没有把审美过程还给学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头脑中的文学形象要丰富、鲜活、灵动,必须亲自去品悟。品悟是涵泳的更高要求,也是学生在头脑中对艺术作品再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品得更深,悟得更透,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第二次讲莫泊桑的《项链》时,笔者让学生品悟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对自己人生的启发。有人说玛蒂尔德爱慕虚荣我们要引以为戒,有人说玛蒂尔德还了项链找到尊严值得钦佩,有人说要学习玛蒂尔德面对磨难的勇敢和坚强,有人说要学习玛蒂尔德做人的诚实与守信……记得第一次讲时,笔者只把“爱慕虚荣”塞给了学生,玛蒂尔德的形象留给学生的也只有虚荣。由此可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品悟,才能使课堂阅读百花齐放,散发出醉人的馨香。
涵泳的过程,是对文学作品的诸多要素鉴赏、分析、品味的过程。从用字的推敲到标点的选用,从结构的严谨到运思的精巧,从语言的风格到抒情的艺术,从形象的魅力到作品的思想……学生在涵泳中不断得到濡养,语文积淀才会越来越深厚,语文素养才会越来越充盈。而我们的语文老师总在抱怨学生不会读不会写启而不发,语文素养一届不如一届,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人意识到了要给学生涵泳的时间,但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有人也能精心设计几节让学生主动品悟的好课,然而这样的好课总像昙花一样在公开课上绽放。语文课堂应该是润泽生命的殿堂。“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成败。”我们的师生只有都养成涵泳的习惯,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课堂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使学生尽赏语文的风光,汲取生命的营养。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编.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杨宝山.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刘占泉.从诵读走向涵泳[J].语文建设,2008,(6).
(王剑 河北南和一中 0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