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捣衣”

2009-06-13 05:52吴贤友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离情寒衣庾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有杜甫《秋行八首》(其一),对诗中“白帝城中急暮砧”一句教材作了注释。但学生并不了解“捣衣”这种习俗以及这种习俗的文化意义。捣砧即“古之女子,对立,各持一杵,上下捣练于砧”(《农政全书·蚕桑》),其目的在于将布帛捣平捣软,便于缝制。现代一些产麻区的农村还保留了这种习俗:妇女将麻绳用石灰水煮过,然后用棒槌在石头上捶捣。经过这道工序加工过的麻绳柔软而结实。

“捣衣”最早在两汉时期就出现了,班婕妤《捣素赋》“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省,争凤音”就是对捣衣形象而诗意的描绘。魏晋更为普遍,“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秋歌》),“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邻”(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庾信《夜听捣衣》)。我们还发现,一开始,对“捣衣”的咏叹还有悲悯织者辛劳的意味,所谓“万结砧杵劳”;到了南朝的何逊、庾信就已经改变为游子和思妇彼此的怀想,“捣寒衣”已成了古诗中表达离情别意的典型意象。

唐朝诗人对此运用更加纯熟自然。“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是《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大诗人李白《子夜吴歌》写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老杜还写了一首《捣衣》诗:“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卷,一寄寒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秋风飒然而至,月明如昼,正好捣衣。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思妇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啊!刘长卿的《馀干旅舍》“何处捣寒衣”却是从听砧人的角度来写的:故城野渡,深秋日暮,冷月初升,就在这孤独凄凉的情景中,非但没有什么东西来安慰诗人,反而听到不知什么地方传来的砧杵声,夜空阒寂,那砧声愈发显得清亮,一声声简直把诗人的心都快捣碎了。兴念及此,那凄婉的乡思,缠绵的离情,怎不令人五脏欲摧,愁肠百结?唐人诗作大多从此两方面立意,不同的是怀想的对象因人而异。“千家砧杵共秋声”(钱起《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刘沧《秋日山寺怀友人》)都是其中经典的句子。

南唐后主李煜有一首《捣练子》被称为“唐词本体”(杨慎《升庵词品》)。“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这首词即因其内容以捣练为题材而得名。词前两句诉诸听觉和视觉,可是“空”“静”二字表明作者什么也没听到和看到,如此寂静而空虚的境界里,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无聊也就溢于言表了。魏晋以来,“砧上捣衣或捣练就成为夫妇或情人彼此相思相忆的诗料;久而久之,也就成为诗词里的典故。”(吴小如)“断续寒砧断续风”,随着风力的强弱变化,砧声也就时有时无,夜长不寐的离人在这样的夜晚怎不肝肠寸断?“数声和月到帘栊”,夜阑人静,砧声还在断断续续的响,伴着月光传入帘栊的,声色交融的情景触动着不寐人的心弦,绵绵不绝。

李煜之后,“捣练子”就成为一个词牌被后人沿用。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还有过《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望书归》《深夜月》《剪征袍》等异名,这些都是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双调,三十八字体,是别格。当然,以这些词牌填的词,大多表现“夫妇或情人彼此相思相忆”的感情。

(吴贤友 安徽省含山中学238100)

猜你喜欢
离情寒衣庾信
尺子在量人的时候别忘了量己
220kV电流互感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送寒衣
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
十月节令行乐之制寒衣 灰飞葭管一阳通 彩线徐添日影中
送别
烽火离情(电影《下柳林》主题曲)
秋天 的 爱
小说《老人与海》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和离情的研究
论庾信礼学观